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历史传说 >> 姓氏文化 >> 浏览文章

元明蒙汉间赐名赐姓初探(4)

2014/2/11 16:17:46 点击数: 【字体:



人在京都人很多,  “塞外降人居京师者盈万”①,他们当中一些贵族在明朝政府中任官,特别是在明朝的军队中有不少蒙古官吏,因此吏部主事李贤“乞敕兵部将达官渐次调除天下各部司、卫所,彼势既分,必能各安其生”②,有许多蒙古人分散后,与汉族杂居,改用汉族姓名,逐渐汉化。元朝蒙古统治者给汉人赐名,以蒙古民族的特征影响汉人,一些汉人蒙古化,而明朝统治者给蒙古人赐姓和名,实行民族同化政策,特别是蒙汉杂居地区,民族同化比较突出。

    三、赐名赐姓与民族同化

    赐姓和赐名是统治阶级实行民族同化的一种手段。但是具体情况要进行具体分析。虽然元朝忽必烈提倡“汉法”吸收汉族文化,但是元朝的蒙古皇帝不习汉文,仍使用蒙古文字,就是蒙古大臣中习汉文者也少。如汉人赵璧译《大学衍义》为蒙语,讲述给忽必烈听③;汉人曹元用为翰林侍讲学士,译唐《贞观政要》为国语即蒙语,“凡大制诰,率元用所草,文宗时,草宽恤之诏,帝览而善之,赐金织文锦”④;大名清河汉人元明善以翰林直学士,诏节《尚书》经文,译其有关政要为蒙文以进⑤;汉人虞集“取经史中切于心德治道者,用国语,汉文两进读”⑥。这说明蒙古统治者不会汉语,不认汉字,而利用会蒙语的汉人将汉文译成蒙语或蒙文,为蒙古统治者服务。元朝蒙古统治者为了利用汉人,使汉人心悦诚服地为蒙古统治者服务,往往赐蒙古名。如赐成都新繁人张惠蒙古名为兀鲁忽讷特⑦,赐绛州曲沃人许扆蒙古名为忽鲁火孙⑧;赐太原人杨汉英蒙古名为赛因不花⑨。元朝时期突出统治民族的地位,即使汉族文化高于统治民族,依靠赐名赐姓,仍使一些汉人被同化于蒙古。

    元朝蒙古统治者给汉人赐名,与蒙古语在元朝推广有密切的关系。蒙古语在元朝为国语,“时诏令皆用蒙古字”⑩,很多汉人任官要懂蒙古语文,元朝提倡汉人学习蒙古语文,世祖“敕璧(汉人赵璧)习国语”一些汉人学习蒙古语和蒙古文,也促使汉人改用蒙古名。由于蒙古人的政治地位比汉人、南人高,因而一些汉人、南人以取蒙古名为荣,造成一些汉人蒙古化,用蒙古名。如江西人刘哈刺不花⑾、河西宁夏人杨朵儿只⑿、辽阳人高宣子蒙古名塔失不花⒀、太原人郝和尚拔都,⒁以及冀州人贾塔刺浑,弟蒙古名六十八,子蒙古名抄儿赤,孙蒙古名六十一⒂等。

————————————————

①《明史》卷176,第4673页。
②《明英宗实录》卷25,第14页。
③《元史》卷159,第3747页。
④《元史》卷172,第4028页。
⑤《元史》卷181,第4172页。
⑥《元史》卷181’第4176页。
⑦《元史》卷167,第3924页。
⑧《元史》卷168,第3964页。
⑨《元史》卷165,第3884页。
⑩《元史》卷172,第4016页。
⑾《元史》卷188,第4306页。
⑿《元史》卷179,第4150页。
⒀《元史》卷153.第3615页。
⒁《元史》卷150,第3553页。
⒂《元史》卷151,第3577页。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