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名人名家 >> 身边名人 >> 浏览郑州

漫漫演艺路 求索无止境——记著名特型演员王健

2016/3/4 12:17:18 点击数: 【字体:


    从《长征》、《雄关漫道》、《解放》,再到《任弼时》、《建国大业》,一部部经典的红色影视作品中,时间改变了弥漫战场的硝烟,却不曾改变一个演绎革命情怀的身影。没有过多的手势、动作,一个眼神就将一代伟人演绎的惟妙惟肖。他就是有着三十八年演艺生涯,与古月、唐国强等三代特型演员合作的首选任弼时扮演者,河南省话剧艺术中心国家一级演员王健。
 
    一路走来,他栉风沐雨,不变的是他对艺术梦想的追求;四十余年更迭,他玉汝于成,不改的是他对演艺事业的一腔挚爱。他用二十五年的时间,以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探索,演绎了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的光辉形象。


漫漫演艺路  求索无止境——记著名特型演员王健
 

 
    艰难困苦  追逐梦想
 
    小时候的王健,在家庭文化的熏陶下,逐渐树立了积极的人生观,使他在后来的文革时期,没有因为动荡而放弃梦想。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七三年,他报考了五个省级和中央团体的文艺单位,都因为家庭原因未能如愿。后来,为响应党的号召,他毅然决定到广阔的农村天地去磨练自己。
 
    下乡后,王健就被安排住在青年农场的临时房。房顶才盖了一半,难以阻挡风雨的侵袭。既不遮风,也不避雨,条件十分艰苦。不曾干过农活的王健,不会使用割麦子的镰刀。但是,他又是作为团支部书记带队下乡的。为了起到带头作用,又不能落后别人,只得用手拔。结果,手上满是被划破的伤口,鲜血淋漓。晚上,王健疼的睡不着觉,独自看着明月,通宵的哭。这一年,王健十七岁。他想,若自己都承受不住,那别人又怎么承受呢?哭完,擦干眼泪,洗洗脸,一早儿仍旧精神饱满,带着大家继续下地劳动。
 
    就这样,王健顶着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压力,咬着牙坚持着。但他还不忘记在下地劳动的路上练习吹笛子,夜里休息时拉小提琴练习曲;早上起来时,还要“啊啊,咿咿,咪咪,嘛嘛”地一路练声。五年里,每次放假回到郑州,他就会追着看遍在郑州的所有演出。王健如饥似渴的学习、感受演员们的演技,汲取艺术家身上的营养。他从不放过每一个演出的细节,反复思考、认真总结,充实自己的演艺知识。就是这样刻苦勤奋的学习,为自己以后的艺术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王健说:“喜欢就是你人生的追求,你有追求总会有机会的。”五年的知青经历,下乡的繁重劳动,始终没有改变他对艺术的追求,对机遇的争取。一九七八年,王健再次报考河南省话剧团,这一考又是七次。这样的考试前后共十五次,历时七年,因没有名额而转考省戏校。最终,作为以团代校生进入河南省话剧团,成为一名话剧演员。“我是河南省话剧院演员!”是他至今引以为荣的称号。
 
     勤奋敬业  无怨无悔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这幅挂在王健书房由著名书法家杨尚伟书写的对联,就是他一直以来追寻艺术梦想的真实写照。一九七八年五月,王健最终进入省话剧团,圆了多年的艺术梦想。五年前与他同一批考试的学员早已具备基本的演员修养,都登台演出了。刚进团的王健,连服装和武装带都穿系不好,画出来的妆更是惹得全团的老师都笑。当时王健感觉压力很大,一位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演员肚子,杂货铺子,多学习!”王健受到启发,于是就下决心要勤奋读书,再读书。此后,他如饥似渴,从不睡午觉,几乎借遍资料馆所有关于表演理论和中外名著等书籍资料。他勤奋好学,甚至外出演戏时也要带上一两本书。每到一处,都先去书店买书,演出回来,就是读完的一提包书。不仅如此,从学习吹笛子到拉提琴,从唱歌、朗诵,到研习书法、绘画,以及对紫砂壶的研究,他力学笃行,在这些广泛的艺术爱好中,培养提高艺术修养。


漫漫演艺路  求索无止境——记著名特型演员王健

剧照1
 
 
    用勤奋和敬业去对待每一个细节,用汗水和鲜血去铸就每一个经典。一九八零年,在拍电影《杨家将》时,王健饰演杨六郎。剧中有许多骑马对打的场景。剧组中有一匹从杂技团借来的马。马性刚烈,奔跑如飞,对人非踢即咬,剧组里无人敢骑。王健主动请缨,最终驯服了这匹烈马。在黄河滩的拍摄现场,王健全身武将行头,脸都晒烂了,鼻子、脸往下流黄水。卸妆时,脸上更是钻心地疼。剧组要送他就医,王健断然拒绝。谈及此事他只是说,“我从来不觉得我在工作和艺术上是苦的”。心中的艺术梦想支撑着他坚强地克服重重困难,不断突破自己。 
 
    每一个精彩的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经典武侠片《侠女十三妹》中有一个片段至今让人记忆犹新。片中王健饰演的角色需要被对手踢下马,腾空摔出去,然后再鲤鱼打挺跃起抽刀。经过多次演绎,他动作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不少武术爱好者都慕名前来与王健切磋。其实,这个场景拍了数十次,也就是说王健也被摔出去数十次,才将这个精彩镜头呈现在观众面前。在拍完这段戏后,有将近半个月王健的脖子都僵直的不会动。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此后,王健又拍摄了《黄河纤夫》、《彭大将军》、《花木兰》等影视作品。当年在影视圈小有名气,片约不断。
 
    艺道沧桑  百折不回
 
    一九八六年,王健在延安拍摄电影《彭大将军》时,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有人一句“王健很像照片上的任弼时呀!”的玩笑话,让王健放在了心上。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自那以后,王健就开始搜集任弼时的资料,为扮演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做准备。
 
    拍摄电影《大决战》时,王健是饰演任弼时的首选演员。但他觉得自己是个青年演员无法胜任一个伟人形象的塑造,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多次前来洽谈,他执意不愿出演。


漫漫演艺路  求索无止境——记著名特型演员王健

剧照2
 
    一九九二年,由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片名的电视剧《任弼时传》剧组在全国搜寻任弼时的扮演者。对于王健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机会。王健应邀来到长沙试戏时,提前到达弼时镇,放下行李就跑到任弼时像前站了两个小时。他静静地思索,如何再现最真实的任弼时,不仅要形似,更重要的是神似。当时,任弼时角色竞争者众多,王健的外形不是最像的。但对于角色的理解与把握,以及在镜头前自然、松弛的状态,最终经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韦林玉和任弼时亲属拍板决定:由王健扮演!
 
    开拍以后,韦导演极为耐心的说戏,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启发、诱导,但是王健总觉得空,找不到一个领袖的感觉。一天晚上,编剧汤老师讲一件事:1927年,任弼时到湖南考察,当时省委干部几乎全部被抓,湘东暴动失败,主要原因是条件根本不具备,但是上级要求大暴动,导致全省党组织大部分遭到破坏。任弼时掌握这些情况以后,找当时的省委书记谈话。这位同志汇报了四个多钟头,而任弼时一次也没有打断他的话……这件事让王健茅塞顿开。一个伟人竟然如此有耐心倾听下级的汇报,如此的尊重一个自认犯了大错误的同志诉说。而不是一味的训示,一直演讲、不停的毫无内容的做手势、做领袖状……人,一个真实的人;一个伟大而平凡的人;一个平凡人中不平凡的人:这就是任弼时。母亲骆驼、大管家。王健开始理解党内对任弼时的三个评价的内涵了。
 
    在这部戏中,角色的年龄时间跨度大。年轻时的任弼时较瘦,可王健偏胖。为了接近任弼时的形象,王健开始吃减肥药,不到二十天,他就掉了十二斤肉,拿烟斗的手都是哆嗦的。中年的任弼时偏胖,王健又需急速增肥,每天狂吃,身体迅速又胖起来。不仅如此,由于任弼时的鼻孔较大,为了在形象上更加接近角色,他以铁环撑鼻,演到动情处,铁环竟然掉进了鼻孔。王健当天拍完戏才到医院取出鼻子里的铁环。
 
    剧情中,任弼时得知杨开慧牺牲,异常悲愤,以弹琴寄托哀思(任弼时与杨开慧是姨表亲戚)。但任弼时的弹琴方式独特,是用指关节敲琴,而不是用手指弹。王健为了尽快进入剧情,连敲五个多小时,琴键上都沾满血迹。导演将此景拍了下来,效果出奇的好。在拍摄任弼时受刑一场戏时,王健头朝下被吊了起来,脚脖都勒出了血印……种种磨难造就了一部经典红色影视作品,它的背后凝聚着王健的心血和追求。
 
    在拍摄中,王健与任弼时的妹妹任培晨在弼时故居巧遇。看到王健扮演的任弼时形象,她连声说:“像,像,真像我哥哥!”
 
    这部片子获得了当年的金帆奖。
 
    十五年后,王健再度领衔主演十八集电视剧《任弼时》,在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广场拍摄时,零下三十七度。他仅仅穿一件衬衣,拍着拍着大雪纷飞。回到房间发现自己双眼眼底出血,回国后一检查,才发现是眼底穿孔。拍摄《解放》时气温零下十八度,持续四天的戏王健都要跳到河里。白天拍晚上拍,腿都冻烂了,脖子僵直的半个小时都不会动。“身有疾,药顶着。体质差,精神撑。”在太行山上拍《城南庄1948》时,高温四十度,王健穿着棉袄、棉裤、棉大衣、棉帽子,还要围围脖,骑着马。他感觉自己身体不适,上马之前吃了五粒速效救心丸。拍完戏回到郑州,身体两次突然休克。到医院检查时,才发现王健的心血管已经堵了百分之九十五。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但王健一笑而过:“比起革命老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我这点事不值一提!”
 
    演员饰演革命领袖人物都有一个过程。这个人物越伟大,演员压力越大,动作越僵硬,为了像而像。一些演员初次饰演领袖时怎么演都不对,大都端个架子,绷着脸,追求照片的模式,作领袖状。而王健则在革命领袖角色的人物心理揣摩,人物性格刻画,生活细节把握,时代背景理解等方面,细心研究,精心实践。为此,他读遍关于任弼时的文献资料,查阅历史档案,观看了大量关于任弼时的影像资料。对刻画任弼时这一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从最初饰演任弼时,需要在导演的指点下才能完成拍摄任务;再到自己戴上眼镜、穿上服装就是任弼时,这中间他经历的坎坷磨难和勤奋学习,常人难以想象。王健在拍摄电视剧《任弼时》时,不仅形象无可挑剔,就连神韵也十分到位。剧情中,当任弼时得知父亲病逝时,他坐在飞机窗口回忆过去父子亲情,一个长时间的特写镜头,从热泪盈眶到泪流满面,让人感动至深、过目不忘,将任弼时的心路历程展现得淋漓尽致。剧中,任弼时动作娴熟的为车祸路人包扎,营救工人时的慷慨陈词,开国大典时不能亲至的无奈……王健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伟大的革命领袖人物,再现给人民!
 
    《任弼时》隆重在央视一套黄金段播出时,中央文献室的黄峥副主任和王健一起去任弼时大女儿任远志家征求意见,任大姐说:“王健和我爸爸,我都分不清楚。”
 
    该剧获得当年中宣部影视精品一等奖,而王健既没有参加新闻发布会,也没有参加首映式,他认为自己完成了一项应该完成的任务,其他留给观众去评说吧……
 
    一九九九年,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而拍摄的六部国家级献礼片中,王健在电视连续剧《中国命运的决战》、《开国领袖毛泽东》、《少奇同志》及电影《大战宁沪杭》、《肝胆相照》和《日出西柏坡》中扮演任弼时。其中,前两部电视连续剧获得了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可以说,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而拍摄的献礼片中任弼时形象,全部都是由王健饰演的。
 
    二零零零年,王健应邀参加中共中央文献办公室成立二十周年。与会领导与代表啧啧称赞:“真像弼时同志!”
 
    之后,王健又在《雄关漫道》、《建国大业》、《毛泽东》等影视作品中,饰演多个任弼时形象。
 
    经过二十五年的积淀,王健饰演的任弼时形神兼备,已深入人心。
 
    抱冲寡营,君子晏如。“为了自己的理想去追求,永不言悔,也别说苦。”这是王健经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我们能看到的只是鲜花与掌声,伤痕与磨难他却从不轻易展露。
 
    相信那些奋斗与坎坷的经历,在时间的酝酿下,终将会消去苦涩,成为人生中亮丽的风景。
 
    天道酬善  善德为先
 
    “天道酬善”是一位友人给王健题写的赞誉。心存善念方有大德。在俄罗斯拍戏时,有人问王健,中国好还是俄罗斯好?“一定是中国好!”王健坚定的回答。又问:“中国哪最好?”王健又坚定的答道:“河南最好!” 在电影《建国大业》全球首映礼上,王健发言时也讲:“作为河南演员,我感到非常自豪!”字里行间流露着他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在文艺界干到今天非常幸运。我热爱党,热爱祖国。国家和平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作为一个专业文艺工作者感到很自豪”。王健脸上的笑容流露着作为一个当今中国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与骄傲。
 
    在饰演任弼时的过程中,任弼时的精神也在不断影响着王健。叶剑英同志称赞任弼时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王健说,要演好任弼时,不仅要摹其形,学其神,更要学习他高尚的品格。通过饰演任弼时,了解任弼时,从而学习任弼时的骆驼精神。他说:“演伟人,从研究他、模仿他,到再现他,这是我王健二十多年来的艺术历程;也是学习他,自我净化心灵,塑造道德观、价值观的一个心路历程。”


漫漫演艺路  求索无止境——记著名特型演员王健

生活照

 
    “喜欢,就钻进去开始学,越学越钻,越钻越深。”这是王健在演员道路上取得非凡成就的原因,也是他在其他艺术领域取得较高造诣的原因。中国书画名家程十发就曾以“春风大雅,秋水无尘”来勉励王健。他就是这样一个坚守自己精神家园,以广博多识的艺术修养、精湛卓越的演艺技巧和深厚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在演出中不断实践,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演艺事业的热爱和追求的人。
 
    弼时为镜  展望明天
 
    王健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与崇高气节,作为一个演员是无法比拟的,也不可能完全准确再现的。他们心里装的是天下,我心里装的是这场戏。他们每讲一句话,决定着中国命运和多少人的生死存亡。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这一伟人形象,我的职责就是尽力的演好他,弘扬他的精神和伟大的革命品格。他是一面镜子,在名利和个人得失面前,让我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矢志不移地去做我的工作,百折不挠。
 
    王健讲到,自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文化事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通过学习习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要走进生活,走近百姓,为今后的文艺创作与艺术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一个艺术家脱离不了这个时代,要为社会呈现出既尊重革命历史真实性,又符合当代审美要求,可亲可近的伟人形象而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表现任弼时的作品,现在我演,将来别人演,都会是越来越有深度,越来越有水平。作为我,不论是演任弼时还是演别的角色,从今往后会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结合二十五年饰演任弼时以及自己四十二年的工作经验,在艺术创作和文化含量上,应该进入一个再学习、再实践的新阶段。
 
    作为河南省话剧艺术中心的国家一级演员,演出话剧十三台,电影电视剧一百二十余部,在重大革命题材影视作品中,八十余次饰演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在谈及此次获得第九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荣誉称号时,他表示,“这是专家、观众和各级领导给予我的鼓励。作为一名演员,我的责任就是以最佳的状态,来迎接下一部!”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