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名人名家 >> 身边名人 >> 浏览郑州

魏德忠:用镜头记录一个时代

2013/7/26 11:50:47 点击数: 【字体:

魏德忠:用镜头记录一个时代

魏德忠:用镜头记录一个时代

    人物档案

    魏德忠,1934年生于河南新蔡,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始摄影工作,1957年任河南日报摄影记者。1980年当选为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1996年当选为协会主席。现任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郑州大学客座教授、河南省红旗渠精神研究会秘书长等职务。曾多次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拍照,用镜头记录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河南人民在社会主义征途上的风风雨雨,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他坚持10年拍摄红旗渠工程,出版大型画册《红旗渠》。其作品先后在国内外展出和获奖,《小水库显神威》获第十四届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荣誉奖,出版有《镜头感知录》等文集。

    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中,中华儿女在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指引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有着60多年“摄”龄、今年79岁的摄影家魏德忠,正是一位执着于用镜头记录下那些时代发展的脉搏,颂扬着、传播着伟大民族精神的“勇士”——8次拍摄毛泽东,6次拍摄周恩来,独家跟踪记录红旗渠10年建设历程,为“红旗渠”精神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作为摄影界的老前辈,魏德忠用一张张照片定格下那些火红年代的经典瞬间,用自己的镜头记录着、颂扬着奋发向上的时代。“除了摄影,一辈子没干过别的大事”的魏德忠,也因摄影绽放了生命的光辉。

    放下笔杆拿起“枪”

    1949年,15岁的魏德忠响应国家号召,从高中校园走进部队,凭借着“小知识分子”的身份,被安排进宣传科开展宣传工作。

    “当时有个战斗英雄马春雨,在部队做教导员,我就写了一篇关于他的小稿子,没想到很快就在《前进报》上全文发表了。”回忆起半个多世纪前的旧事,魏德忠依然历历在目,“这篇报道让领导一下子注意到了我,而这个时候正好宣传科需要一名摄影干事,就把我选上了。”

    就这样,在大部分人还没见过照相机的时候,魏德忠已经端起了相机。“我的第一部相机是战利品,德国蔡司折叠式相机。”魏德忠告诉记者,由于当时条件限制,用的相机都是战斗中收缴的,胶卷更是异常珍贵,连快门都不能轻易按下,只能在无数次的想象中调焦、构图,练习摄影技术。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魏德忠摸索出了很多“绝招”,一卷照12张相片的胶卷,经过他的处理,能照到16张;甚至自己动手加工拼接胶卷,使之得到充分的利用……从1950年到1953年的短短几年里,魏德忠的作品频频发表在《边防战士》《东北战士》等刊物上,一张张反映军旅生活的生动作品,带给战士们极大的鼓舞和安慰,他也因此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为了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实现自己的抱负,1957年魏德忠选择转业,到《河南日报》任摄影记者。果然,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人们热切希望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上下一心的团结精神,深深鼓舞、感染了魏德忠,他作为一名摄影记者的创作生涯,也由此展开。

    与伟人的一段缘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领导人都在他镜头中散发光彩——得到这样的信任和肯定的摄影家,在全国也没有几名,魏德忠正是其中之一。这段际遇,成为魏德忠丰富精神财富中的重要部分。

    “1958年11月1日,第一次郑州会议在郑州召开,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第一次拍毛主席。”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魏德忠依然十分激动,“主席走进会场,大家十分激动,主席也摘下帽子向群众挥手致意……”

    更令魏德忠感动的是,毛主席视察燕庄时,为了摄影记者的拍摄需要,专门从马路走进刚刚下过雨的麦田。“公路高,麦田低,不好拍照。但当时田里刚下过雨,泥泞不堪,陪同人员担心主席下到麦田的路不好走,但主席非常善解人意,主动走进麦地。”魏德忠激动地告诉记者,拍完照,毛主席还说了一段令他一辈子也忘不了、一辈子受益的话:“主席非常幽默地说,‘你们是一只眼睛看人,目标集中——不过以后你们要把镜头对准群众,不要对准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

    主席的话,指导魏德忠数十年的记者生涯——把镜头集中在人民群众身上;而周恩来总理则是春风化雨般,使魏德忠感受到记者职业的神圣和职责。“周总理视察的时候,对群众永远是那么亲切、随和。就连在职工食堂吃完饭,还要向他们致谢,这些事情,连一个乡镇干部都不曾做到。”魏德忠还记得,跟随周总理去关虎屯视察棉花地时,总理小心地和群众一起蹲下来,还招呼记者:“记者同志,脚下留情啊!”

    如今,屹立在繁华金水路曼哈顿商业区的“毛主席视察燕庄纪念亭”内,一座栩栩如生的毛主席铜像记录着那段历史,而铜像的形象就依据魏德忠在毛主席视察燕庄时拍摄的历史照片为主要参考。

    “红旗渠”代言人

    稍纵即逝的历史瞬间,一个分神就会溜走,但魏德忠紧紧地抓住了它们——提到魏德忠,除了记录伴随数亿农民度过20多个春秋的“人民公社”,不能不说到他与红旗渠的故事、他十年如一日的拍摄对“红旗渠精神”至关重要的宣传和影响。

    “那是1960年2月,一个乍暖还寒的春天,我跟河南日报采访团一起,在当时林县县委书记杨贵陪同下,采访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山区建设。”谈起拍摄“红旗渠”的经历,魏德忠边回忆、边叙说。当采访团走到林县和山西平顺县交界的大山脚下时,看到一片工地上红旗招展,蚂蚁搬家似的运料独轮车如织如梭,有许多人吊在半空中,凌空开凿身轻似燕,抡锤打钎,那劲头令人兴奋,那场面令人震撼。

    得知这个“引漳入林”工程,要在山上修一条渠,把山西的漳河水引到林县来、解决缺水问题时,魏德忠来了精神,“这不就是唤醒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吗?这不就是愚公移山、大禹治水吗?” 魏德忠告诉记者,“他们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知难而上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改变原来的采访计划,留在工地继续采访。”

    1960年正是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当时人均每天只有半斤粮食,吃不饱肚子,修渠人就在山上采野菜充饥,“早晨汤,中午糠,晚上稀饭照月亮”就是当时的生活写照,但林县人民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经过10年的拼搏,克服了重重困难,斩断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道,架设了152座渡槽,修成了高4.3米、宽8米、设计引水25个流量、140华里的总干渠,加上干渠支渠3000华里的红旗渠。

    红旗渠修了10年,魏德忠就拍了10年——他坐火车到安阳、又坐汽车到林县,接着自己骑着自行车跟随修渠大军上了太行山,与修渠的同志同吃、同住、同劳动,从每一寸渠岸到每一个具有艰难标志的施工点,从每一个令人心动的细节到每一处纪念碑式的建筑,都准确生动地记录下来,把那些动人的瞬间定格,成为永恒的、鲜活的历史见证,并最终整理成册《红旗渠》,成为红旗渠精神研究极其珍贵的资料,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

    2006年,魏德忠拍摄的“红旗渠”作为时代代表精神之一,入展中国影协主办的“摄影中国1949-2006大型摄影展览”; 2008年,红旗渠精神研讨会在安阳举行,魏德忠的珍贵照片成为传播“红旗渠精神”最直观、最震撼的艺术形式。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人们讲述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红旗渠精神,世界称颂着中国的“水长城”、“人工天河”,而正是魏德忠的坚守与付出,使“红旗渠”精神走得更远、传扬得更广……

    “修建红旗渠是艰苦的,拍摄红旗渠也是一样。”魏德忠拍摄红旗渠的代表作《凌空除险》,角度、光线、构图甚至那一瞬间的表情,都在那一刻聚合,达到最为完美的视觉效果——谁能想到,这是魏德忠把自己绑起来,挂在悬崖边以求得最佳角度拍摄的。而为了拍好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的精神,魏德忠躺渣石、攀树枝、爬山头、扒危岩、钻隧洞、蹚河水,被人称为“是个拍照片不要命的人”。

    有人不能理解魏德忠10年如一日的坚守,但他说:“摄影记者最大的职责,是把时代的足迹记录下来,留为永恒。”而他的坚持也是在修渠人的精神感染和激励下进行的,“那种伟大民族精神的激励、那种忘我劳动的场景,总是给我一股股暖流,给人一种力量。我希望这些作品,也能在几十年甚至更远的将来,给后人不断的精神激励!”

    青年一代要勇于担当

    “摄影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在于它瞬间定格的永恒。每张照片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有它瞬间的思考。”“摄龄”比很多人的年纪都要长很多的魏德忠说,一个摄影师终会苍老、会死去,但他拍的有价值的照片永远不会消失,甚至可能会深深地影响几代人,所以摄影师无论用什么型号的相机,都要学会寻找照片中所含的普遍性的意义。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记者是一个光荣的职业,要树立文献记录的观念,做一个忠实的时代记录者。”魏德忠告诫年轻一代新闻工作者,“年轻人要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到第一线去抓真实的生活,把瞬间变为永恒,作为历史的见证永久留给后人,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他还认为,摄影作品应该让人欣赏,不是自我欣赏,因而要反映真善美、能带给群众美的享受和激励,使人们得到一些有益的东西。

    魏德忠提出,虽然摄影器材越来越先进,看似对技术没有要求了,但摄影精神层面的思考更为重要,讲究“抓细节”,追求最生动的典型、探寻照片背后蕴含的思想艺术性也未改变。“对有时代价值、历史意义的题材,要反复去拍。”魏德忠说,如不交“皇粮”这些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需要有代表性作品;社会发展催生的民工潮,可谓是一个历史阶段的时代的脚印,也需要拍出能以反映出群众精神状态、民族精神的代表性作品,“这也是其他艺术形式不能取代的。”

    “摄影记者这个职业,是艰苦的工作、奉献的工作,也是光荣的工作。通过真实可信的形象,让人毫不怀疑地相信新闻事件,从中印证历史的真实面目。”魏德忠再三叮嘱:“这是人民和国家交给你的光荣使命,应当不负使命,把生活年代的重大事件、时代的足迹忠实记录下来。”

    “绿城”称号的功臣

    很多人都知道,郑州有着“绿城”的别称,这一称号从何而来?答案竟然是因为上世纪70年代初,魏德忠在《解放军画报》上发表的《绿满郑州》的大幅照片,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的清新画面,使郑州自此有了“绿城”之称。

    “1954年,河南省会从开封迁至郑州,这时候开始,郑州大面积种植法桐。到70年代初,这些树已经长得非常茂盛了。”魏德忠回忆,他参加航拍郑州的活动后,把拍摄的作品寄到了《解放军画报》并得到发表,一下子改变了全国人民对郑州的印象、提升了郑州的形象,更得到了“绿城”的美誉。

    时任法国外交部长舒曼看到这些照片、得知法桐在郑州“安营扎寨”后也大为赞赏;1971年,受到吸引的舒曼来郑州,更是称赞郑州是“绿色的海洋”。

    魏德忠对郑州的“贡献”远不止此——郑州作为“二七历史名城”,二七广场、二七纪念塔从最初的建设、后期的扩建、今天的新貌,魏德忠一一记录在册,并适时发表以正视听;最早的河南饭店、中州宾馆是什么模样?魏德忠的作品会告诉您最真实的郑州……

    “其实我想告诉现在的年轻人,郑州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管是经济建设还是绿化、环境改造,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魏德忠语重心长地表示,过去郑州盐碱沙荒比较厉害,风一吹屋子里就是一层沙,春天一片白茫茫,而现在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治理,“大家不要再动不动就抱怨,要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笑口常开不老翁

    1994年,魏德忠从《河南日报》退休,随后在省摄影家协会担任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等工作。养花、种菜,整理资料、参加摄影活动……日子依然过得忙忙碌碌,笑口常开。

    “我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在我眼里社会和他人都是美好的。”魏德忠笑言,老伴曾无奈地评价他“看谁都是好人”。“这或许是因为我赶上了好时代,我受那个年代的鼓舞、受人民群众的影响,变得乐观、积极。”魏德忠告诉记者,“文革”后期时,他也被人贴了大字报,甚至两次入狱。

    “有一次我犯的是‘走私罪’。还上了《河南日报》头版,说‘魏德忠犯走私罪依法逮捕’……”说到当年的经历,魏德忠哈哈大笑。原来,当年他出于好心,把别人推荐的一些进口相机介绍给同行,自己一分钱没落着,就成了“走私犯”。“我问心无愧呀,当时在监狱里还想,最多判我一两年吧,出来以后总有水落石出的时候。”魏德忠说,自己有着坚定的信念,相信党、相信群众,心态非常好,“我想,不能把身体搞垮,在监狱里该吃吃、该喝喝,出狱后大家还奇怪,魏德忠怎么没有瘦?那是因为我没把这些事放在心上!”本该“惨痛”的回忆,魏德忠却讲得活灵活现,十分风趣,似乎在谈一个别人的故事。

    魏德忠的老伴也告诉记者,因为他的作品多,且多与郑州旧貌新颜息息相关,不少饭店“自发”把他的作品挂到了饭店的大厅、包间里,但魏德忠却“默许”了,“那也是一种宣传吧!”他说。

    年近耄耋,魏德忠依然精神十足,除了手头正在筹备的毛主席诞辰120周年摄影展,他还制作了一套“红旗渠”照片,准备进行高校巡展。在各种工作机会中,他还乐意培养年轻的摄影师,“能支持的支持,能帮助的帮助。让年轻人上就是我的幸福。”魏德忠说,“我的心宽着呢!以前当记者的时候,跟毛主席坐过专列,去林县也蹲过运料驴车;我是‘有福能享,有罪能受’!”

    风风火火拍了60多年,魏德忠淘汰掉自己不满意的作品,留下了十几麻袋见证了时代的胶卷和成堆的资料。“我把过去生活年代的足迹留给后世,供后人研究,无愧于自己所处的时代、贡献于时代,这是我的使命和追求!”

    多么崇高的使命和追求!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魏德忠依然孜孜不倦地追求着,不仅用镜头颂扬着河南数十年的时代巨变,更展现出中原儿女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伟大精神;而他的名字,也必将随着他镜头下无声的绚丽世界,随着多彩的时代,愈传愈响亮!本报记者 张子明 左丽慧 文 杨 光 图【原标题:用镜头记录一个时代——中原之子系列人物之魏德忠】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郑州日报 2013-7-2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