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濮阳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濮阳

五花营狮子舞的梁山情结

2013/4/16 15:28:46 点击数: 【字体:

 

    据《南乐县志》记载,五花营舞狮起源于宋代宋徽宗宣和年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大宋宣和遗事》书中记载的梁山好汉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就发生在南乐县五花营村,而五花营舞狮起源正是与此有关。


    据传,大宋宣和年间,大名府尹梁师宝(《水浒传》中的梁中书),为其岳父蔡京祝寿,于5月下旬将10余车金银财宝差大名尉马安国一行押送。出大名南行几十里,到南乐县北黄河大堤上,天热口渴在枣林歇息,被卖酒者用蒙汗药麻倒,后来报南乐知县,查出五花营有酒家名花约。经审,花约供出阮氏兄弟早晨曾到酒店买白酒一担,放入蒙汗药劫得生辰纲。梁山好汉将一部分金银分散给当地贫苦百姓,由于劫取生辰纲是杀头之罪,所以五花营人就想出了把故事情节融入舞狮之中以示对梁山好汉的谢意,把腐败朝廷和鱼肉乡民的贪官梁中书比喻成杀气腾腾吃人的猛兽狮子,把砍柴兄弟比喻成被官府鱼肉的百姓,把梁山好汉比喻成打狮英雄,最后梁山好汉终于把狮子打死,寓意梁山好汉终究会推翻当时的腐败统治。五花营人为纪念这一重大事件的发生,把舞狮表演经过漫长兴衰更替的曲折发展过程,一直保持到今天。

    五花营狮子舞由两只狮子表演,分别有两人披一麻批染制而成的狮子皮,一人端头,一人披皮扮演狮子,另一人为画狮者,手舞用红、橙、黄、绿、青、蓝、紫等7种颜色缠绕而成的绣球。开场由手拿绣球者逗引狮子表演抖毛、翻滚、直立、抢球、双狮闹等常规动作后,兄弟二人和打狮者根据故事情节相继出场:兄弟二人上山砍柴、双狮滚绣球、双狮闹、双刀打狮、探海、狮闹、单刀打、双狮爬山、镗打、赤手擒狮。

    故事从兄弟二人上紫竹山砍柴开始,途中遇到猛兽狮子被吃掉,人们为了除掉此害,请来梁山好汉帮助擒拿猛狮,谁料梁山好汉找到这两只猛狮,从山前撵到山后却又被狮子吃掉。后来人们告知晁盖,就派武松来擒了狮子。

    我国古代无论南狮、北狮,都被视为一种吉祥兽,在重大节日以舞狮增加节日欢庆气氛,可用来镇鬼、驱邪。而五花营舞狮,狮子却被比喻成一种邪恶的化身,是一个屡屡伤人、凶残无比的吃人猛兽,最后被梁山好汉打死,体现了一种人定胜天的气概。

    这里的舞狮特点在于重故事情节及表演情绪的变化,既有紧锣密鼓的热闹喜庆舞段,又有悲伤哀婉的节奏,演员的表演适度得体,引导观众或喜或悲,过渡自然。表演风格糅和了“南狮文、北狮武”的共同特点:刚开场,是武狮表演,在狮子的腾、闪、跃、扑、翻、滚等动作中,变化出很多高难技巧,如二狮下山、抢球、猛狮下山、上高梯、跳涧等,表现出狮子的耀武扬威、飞扬跋扈,鲜明地表现了狮子的凶猛个性。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从狮子吃人的凶残到狮子被梁山好汉追打得无处可逃,进入文狮表演,表演动作有打滚、抖毛、朝拜、挠痒等,看着憨态可掬,其实极尽献媚之能事。演出共10场,长达2小时30分,整场演出体现了一种气贯山河的磅礴气势。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河南工人日报 2010-06-01 作者:奚同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