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郑州美食 >> 美食访谈 >> 浏览郑州

葛记焖饼:四代人接力做最正宗的美食

2014/12/9 9:06:23 点击数: 【字体:

葛记焖饼:四代人接力做最正宗的美食

     在位于郑州市伏牛路的葛记焖饼总店,记者见到了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葛记焖饼的第三代传承人葛永志老先生,老先生非常和蔼并且谈笑风生。“非常感谢政府给予我们关注和保护,葛记已经传到第四代了,以及快一个世纪了。这么多年来,回想起来真是不容易啊!五味杂陈,个中滋味只有我们最清楚了……”

    “目前,葛记焖饼有两个店,伏牛路的这个店,是我们的总店,另一个在郑州的东郊未来路与货站街交汇处。我的大姐和妹妹在那负责……原来黄河路那多热闹啊!这么多年来,可以说几乎年年都在搬迁。”从老先生感慨的言语中,不难听出弦外之音。

    颇具传奇色彩的家族创业史

    “葛记焖饼馆的创始人葛明惠(即他的祖父),生于1882年,是清朝满族镶黄旗人,他10岁进北京珂王府做事,曾给王爷赶车,颇得王爷欣赏。他勤快好学,闲时常到王府膳食房帮厨,熟谙烹调技艺。当时,王府中有一种主食千层饼,还有一种菜肴名称坛子肉。有一天,王爷回到府中,感到腹中饥饿,葛明惠便越俎代庖,用坛子肉为王爷焖了一盘饼,又用榨菜、芜荽沏了一碗汤,饼软肉香,清汤爽口,王爷大加赞赏。民国初年,战乱纷纷,祖父带着父亲和叔叔来到河南谋生。危难中想起被王爷赞赏的坛子肉焖饼,于是,经朋友帮忙在郑州火车站附近开了‘坛子肉焖饼馆’。解放后,几经变故,祖父和叔叔先后去世,由父亲葛云祥继续经营,他继承发扬父亲的烹调技术,使烹制的坛子肉一开坛便香气溢,经其多年苦心经营,遂使葛记焖饼成为闻名遐尔的风味小吃。

    葛永志说,葛记坛子肉焖饼是用饼和特制的坛子肉加青菜焖制而成。其饼是用软面烙成千层饼,放凉后切成帘子棍形备用;坛子肉选用带皮五花猪肉。切成两厘米见方的方块,先放入锅内添水煮开,撇去浮沫杂质,捞出肉装入坛内,下足八大料,外加香腐乳,倒入肉汤封口,大火烧开后,改用文火慢炖,炖到烂熟。开坛时浓香四溢,过往行人闻香止步,素有“开坛香”之美誉。焖饼时,锅内用青菜铺底,放上饼条和坛子肉,加高汤稍焖即成。

    其肉香味醇厚,肥而不腻,其饼柔软适口,老少皆宜。焖饼时配菜除用绿豆芽外,更多是用四季鲜菜,如蒜苔、小白菜、四季梅、茭白等。焖饼用的汤。除猪肉汤外,还用鸡汤、鸭骨汤。因此焖出的饼软香不腻,鲜美口。

    见证郑州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

    葛永志说,从1926年开始,近百年来,葛记焖饼馆历经沧桑,先后在一马路、乔家门、德化街、西太康路、大同路设点经营。

    1989年,在郑州市饮食总公司的支持下,在南乔家门恢复字号开设门店,再创百年老店,而且关键的生产环节都由葛氏家族成员操作,从而保证了其传统正宗风味,使一些到郑州的“老北京”也寻迹前来品尝。

    1994年初,葛记焖饼连锁经营总店组建经营,先后在大同路、中原路、文化宫路、城东路开设分店,在门面装饰、服务程序、配料操作、服装、价格等五方面达到统一,走连锁经营之路,创规模效益。1995年,在郑州第四届美食月中荣获“中原名吃”之称号。1997年12月,在杭州全国首届名小吃认定,摘取“中华名小吃”桂冠。

    “我们是2008年3月份被评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位,2010年的7月份升格为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葛记焖饼第四代传承人葛斌说,他记得最清楚,因为已经感觉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压力了.

   为郑州人民做最正宗的葛记焖饼

     记者来到郑州市东部的货站街附近,在一个并不繁华的地段上找到了“京都老葛坛子肉焖饼馆”。

    “我们总共兄弟姐妹六个,我的三弟葛永志,就是葛记的第三代传承人。现在他的儿子葛斌已经得到了真传,成为我们葛记的第四代传承人了。”葛素芳说道。

    “这个店是一个月前刚刚从黄河路搬迁过来的。近一个世纪以来,葛记焖饼在郑州‘辗转腾挪’,见证了郑州‘翻天覆地’的变化。千遍万遍,不变的还是我们葛记焖饼的那个味儿。”

    “搬迁次数多得已经数不清了。”葛元祥的大姑娘葛素云感慨地说,“房东见我们生意好,合同一到期,不是漫天涨房租,就是不再续签合同,我们只好被迫搬家。”

    “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我们不指望着靠它发财,只是想坚持下去,让老顾客什么时候都能找到‘葛记’,都还能吃到‘那个味儿’。”葛元祥的六姑娘葛素芳说,如今葛记焖饼第四代传人——葛斌,已经成熟,再加上所授徒弟的增多,“葛记焖饼制作技艺”在传承上已经后继有人。

     看到记者前来采访,不少老顾客都表达了对葛记焖饼的喜爱之情:

    “葛记有悠久的历史的焖饼又有很多新菜,可以做郑州的旅游定点饭店啦!”

    “最喜欢他们的伊府面和红豆粥了!”

    “我代表我们全家三代来表个态:葛记我们绝对顶你!”

    “我们的愿望是能在郑州开四家店,东、西、南、北各一家。”葛素云接着说,“葛记焖饼制作技艺”之所以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因为它的特殊性。它不像其他饮食一样容易复制。所以,要想保证原汁原味,得多下功夫,不能大量供应。

    传统工艺制作起来非常复杂,工序繁多,技术工艺不好操作,为了保证技艺传承,店里的师傅都是葛记焖饼传人的徒弟。“有一二十个徒弟,有3个已经在葛记干了20多年了,1989年改革开放后郑州饮食公司决定恢复传统风味和名小吃,在南乔家门恢复葛记老字号时,他们就来了,那时候他们才十六七岁。”

    “我们第三代都已经老了,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也希望葛斌他们能利用越来越先进的科学技术,研制出适应葛记焖饼发展的生产技术,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也能实现标准化,这样可以把‘葛记焖饼’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记者智泓)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人民网(2012-11-2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