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周口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周口

太昊陵:历代帝王寝陵之冠(下)

2014/12/17 8:52:27 点击数: 【字体:


 

    3.依照八卦哲理修建的太昊陵

    在“三皇”之中,伏羲位列第一,所有史书,概莫能外。

    而太昊陵,无疑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原点,人文的原点。1994年的初冬,著名古建筑专家、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和著名古建文保专家郑孝燮先生来到太昊陵考察。当时的太昊陵还不是“国保”,但这已让两位经见过无数古建筑的专家激动万分了,罗哲文先生说,太昊陵不评“国保”,天理难容,并当即书写对联一副:“华夏文明三始祖,淮阳伏羲第一人。”

    这其实是一种广泛的民族文化认同心理,是一种对于根的眷恋。

    因为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是中华“人文始祖”,从这个层面上,太昊陵被称为“天下第一陵”,并被列为中国十八大名陵之首,可谓名符其实。

    太昊陵的建筑模式凸显了建筑者的匠心,也说明了建筑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太昊伏羲文化的精到把握。太昊伏羲氏“一画开天”,太昊伏羲陵古建筑群及其陵与蓍草园的命名无不与先天八卦有关。整个建筑群以“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的统天殿为中心,其他建筑均以八卦含义命名。

    我们踏着先民的足迹,踏着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节奏,再一次走进这片神圣之地。

    进太昊陵,首先要过渡善桥。渡善桥是太昊陵最南的建筑,飞架于古老的蔡河之上,俗称“面桥”,是明万历四年建造的。渡善桥,仅看字面你就会知道,桥是让善良的人走的。无论怎样的人,只要从此桥走过,一看到人祖陵庙,就会弃恶扬善、心地善良起来。

    渡善桥北数十米,是午朝门,又称棂星门,面阔三间,进深近五米,通高十米多,单檐歇山顶,也是明万历四年建造。午朝门是太昊陵中轴线上的第一道门,完全是帝王规制,红门金钉,中间为九排九路,两侧为七排九路。午朝门前有台,台上悬有三连体五级垂带式踏跺,门上方有“太昊陵”、“午朝门”、“开天立极”匾额。午朝门两侧有硬山式“八”字墙,东二十多米处有东天门,为馒头式卷棚顶,通高五米多,上悬楷书“东天门”木匾。午朝门西二十多米处是西天门,样式体量与东天门相同。门前左侧有明槐一株,右侧立太昊陵保护标志,须弥座。整体建筑为明代宫廷式建筑风格,并带有中原地方特色。

    午朝门两侧的东天门与西天门前,原各有石牌坊一座,东曰“开物成务”,西曰“继天立极”。所谓“开物成务”是说开通物志,成就事物。开物,是指一画开天,由混沌分出阴阳,由蒙昧物我不分的状态走向揭示事物内在的通理;成务,是判定事体、是非、阴阳、曲直等。这是对太昊伏羲氏功绩的概括。“继天立极”,继指承受、继承、延续;天与极指至高无上。这里指太昊伏羲氏继承天的事业,创立无与伦比的业绩。牌坊下各立一石,铭文告诫行人:骑马者下马,乘轿者下轿,以示对伏羲的崇敬。

    午朝门一般为帝王皇宫专有。午朝门的午,是地支的第七位,从方位上讲,指正南与子(正北)相对,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中轴线。由于太昊伏羲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所以按帝王规制建立陵庙。在750米长的中轴线上,以此为端,十门相照,九进院落,凸显一种庄严、肃穆、玄秘而幽深的气象。

    4.统天殿是太昊陵建筑群中的精品

    进午朝门北行约三十米,有一条小河叫玉带河,河上有三座敞肩式石拱桥,分别与午朝门、东天门、西天门对应。玉带河穿过东西两侧陵墙,通往蔡河,在陵墙外侧河岸,各有一口井,俗称“玉带扣”。

    过玉带桥,沿御道前行,便是道仪门。顾名思义,道仪门是讲“道”的。《周易·系辞上》说:“成性存存,通仪之门。”何楷注曰:“理之当然曰通,事之合宜曰义。”所以,道仪门又叫通德门,也即通神明之德。“一阴一阳之谓道”,它是超越了物象的宇宙最高法则。“形而上者谓之道”,是指宇宙万物的本源、本体,标志着太昊伏羲氏先天八卦总纲领中的最高原则。

    道仪门往北,中轴线上依次是先天门、太极门。先天门、太极门之间,两侧分别是三才门、五行门。

    应该说,统天殿是太昊陵整个古建筑群精品中的精品,也是整个建筑群的核心,是建筑群的统领、建筑群的眼。它位于中轴线的正中,也是整个建筑群的中心位置,供奉着伏羲的渡金塑像,也正因为这样,每年的公祭大典、上香仪式都在这里进行。

    统天殿看上去宏伟壮观,大气磅礴,彰显着帝王之尊、人祖龙根地的威仪。龙凤大脊正中矗立着书有“太昊伏羲殿”的三节楼,装饰华贵而繁复,其他建筑则均以灰筒瓦覆顶。殿里奉有太昊伏羲氏圣像,金光闪闪,头生双角,身披树叶,腰缠兽皮,跣足袒腹,手托先天八卦太极图,慈眉善目,聪颖睿智,让人不由得思接千载。

    敢于“统天”,这可不是随便闹着玩儿的,他是人们心目中的天,是人们对伏羲的最高敬奉。

说起来也是自然,先天八卦这一穷三才之理、究天人之要旨的“无字天书”,全赖他老人家的创始,才得以揭开自然、天、人的诸多奥秘,此殿统天便在情理之中。天是什么意思?“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说文解字》如是说。

    要论起来,北京的故宫三大殿,曲阜的大成殿,还有其他大殿,谁敢称“统天”?所以,伏羲至尊,至高无上。

    统天殿内墙壁上,嵌有高1.2米、长36米的青石浮雕《伏羲圣迹图》,标记了伏羲的丰功伟绩,分别为履巨人迹、伏羲出世、都于宛丘、结网罟、养牺牲、兴庖厨、定姓氏、制嫁娶、画八卦、刻书契、作甲历、兴礼乐、造干戈、诸夷归服、崩葬于陈等。殿前有月台,面积300多平方米。这里就是历代举行祭祖大典的中心场所,无论王侯将相、三教九流、诸子百家均望之匍匐,顶礼膜拜。

    5.太昊陵里的神秘蓍草

    统天殿后的显仁殿、陵墓乃至蓍草园,也都分别代表着伏羲文化的不同内涵。

    7月15日,我们在这里举行“万里寻踪伏羲路”启动仪式时,太昊陵管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专门向采访组递交了一把蓍草和陵土,作为此次万里之行的信物,让我们一路带上。含义自是不言而喻,希望我们沿着先民迁移的足迹,把伏羲文化的种子从“祖根之地”播撒到四面八方。

    在伏羲之陵墓后方,有一个蓍草园。我们看到,在夏日骄阳下,蓍草一片葳蕤,周边的青石护栏上系满了人们用以祈福的红丝带。

    蓍草是古人揲卦的工具。《淮阳县志》记载:“太昊陵后有蓍草园,墙高九尺,方广八十步。”相传太昊伏羲氏画八卦用的就是此草,所以蓍草也被称为“神蓍”。有宋以后,历代皇帝遣官致祭,复命时都拿此草作为凭证。《系辞传》说:“是故蓍之德圆而神。”也就是说,蓍与卦对称。德,为德性,也可解作形体和性质。神,运动变化之玄妙。就蓍而言,它的特点是通过数的抽象运算来作为求卦的具体手段,用它求卦时,事先并不知道会得到什么卦,是不可预测的。这段文字说明蓍这种草是一个圆形体(因圆形体可以不停地转动),其变幻莫测。又说:“卦之德方以知(通‘智’)。”卦共六十有四,用蓍草求卦,求得哪卦是哪卦,是定了的(即方的)。一个变化莫测、一个固定不变,一动一静,变化出吉凶来。所谓揲蓍,就是通过数蓍草的数目来推卦,一般把蓍草分成几份儿,通过不同的变化来推算吉凶。

    远古先民们求卦为何习惯用蓍草,而不用其它演算工具(如树枝、谷粒、棋子等)呢?这与先民对蓍草的崇拜和神话有关。据《易纬·乾凿度》引古《经》说:“蓍生地,于殷凋殒一千岁。一百岁方生四十九茎,足承天地数,五百岁形渐干实,七百岁无枝叶也,九百岁色紫如铁色,一千岁上有紫气,下有灵龙神龟伏于下。”《说文解字》也说蓍草“生千岁(才)三百茎。”这些传说无疑给蓍草罩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于是历代相传此草非圣人之地而不生,故为历代钦差大臣前来祭祖复命之信物。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周口晚报(2014-07-2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