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周口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周口

太康道情戏梨园绽新春——记周口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康道情

2013/5/9 9:44:08 点击数: 【字体:


太康道情戏梨园绽新春——记周口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康道情
 
太康道情戏梨园绽新春——记周口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康道情
 

    周口太康道情历史悠久,是源于春秋远古时代的民间戏曲艺术,分布在太康及其周边地区。剧目丰富,曲调繁多,是河南最珍稀的剧种之一。

    相传,道情又是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文体为诗赞体。后来吸收词调、曲牌,演变为民间布道的演唱。又因道士唱乐歌时配以鱼皮筒鼓伴奏,故古时称 “鱼鼓道情”,俗称“道情筒子”。明清之际在皖北地区流行,和阜阳一带民间小调“莺歌柳”融合后,形成曲艺说唱艺术。当时的演唱只限于单口说唱,伴奏也只有便于携带的鱼鼓和简板。20世纪初,受河南梆子、越调等地方戏曲影响,道情艺人开始尝试对口演唱和群口演唱,题材突破了原先的道教故事,扩大到家长里短、才子佳人的范围。在清代后期,由沈丘、郸城一带传入太康。

    道情戏以唱为主,剧本多唱词而少插白,一板下来就是上百句唱词。其唱腔中板腔和曲牌兼而有之。演唱时男女唱腔都用真嗓,咬字清晰。唱二八或流水时有重叠句,而且有“哪呼嗨”、“哪嗨依”的衬词,其曲调纯厚朴实,唱词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伴奏乐器以两把坠胡为主,还增添了皮胡、三弦、大胡、笙、唢呐以及一些民族弹拨乐器。上个世纪90年代又增添了电子琴、电贝司等电声乐器,给道情的演唱增添了新的色彩。

    道情的代表作有《王金豆借粮》、《王宝钏》等。1992年,太康县道情剧团携《王金豆借粮》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荣获八大奖项,剧团正式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2000年,剧团被评为河南省文化先进集体;2001年,《富裕之后》荣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大赛金奖,随后又获得全国人口文化奖;2003年,在河南省第八届戏曲、小品(曲艺)大赛中,剧团凭借一部《恋歌》摘得桂冠……与此同时,道情剧团还多次应邀进京献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评价,深受首都观众的青睐。因此,太康道情剧团在当地有“金奖专业户”的美称,太康也因之戴上了“道情之乡”的桂冠。

    随着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宣传媒体的多样化,戏剧消费层次化的格局开始出现变化,道情戏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太康道情剧团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县文化局的支持下,面向市场,走上了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实现了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转变。他们把目光盯在农村,自编自演了30多部表现农村现实生活、反映新时期农民思想感情、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好戏。其中有宣传《土地法》、教育人们珍惜爱护土地的《算算这笔账》、《换招牌》;有宣传计划生育,讽刺“多子多福”的《五福临门》等;有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移风易俗的《婆媳算卦》、《砸金挑》等。太康道情剧团坚持为农民上门送戏,每到一地,就与群众打成一片,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庄户人家的剧团”。此外,他们还经常借演出的间隙,到当地福利院、军烈属家中慰问,送戏上门。最近几年来,该团深入豫、皖、鲁、苏四省300多个县市,演出1300多场次,观众达800多万人次,给千家万户送去了温暖和微笑,为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如今,太康道情已绽放梨园。不远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一支支奇葩摇曳在祖国大地上,绽放着河南周口的文艺繁荣,迤逦着道情剧独有的风采。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河南科技报 2012-08-07 作者:程华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肇始人类的文明:淮阳伏羲画卦台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