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周口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周口

周口关帝庙折射周口

2013/12/12 17:34:58 点击数: 【字体:

 


    按关帝庙的碑记记载,关帝庙进行的一次大修,是清道光十六年至十八年,碑文还详细记载了此次修建的募银数额、商号、个人、消耗等内容。据记载,此次大修前,已进行了长达九年的募银。从道光六年到道光十五年,共募银2.6万余两,抽厘10290两,其中坐贾捐银16270两。捐银是“量本金之大小为捐数之重轻”,一般情况下,商人捐赠的比例为千分之一,以此来算,可以看出周口在当时河南城镇中的经济地位。史书上称,周口地处“燕赵江楚之冲,秦晋淮泗之道”,为“水陆交会之乡,财货堆积之薮”,位居河南“四大名镇”之列。

  应该说关帝庙的兴建与周口当时的经济状况密不可分,若没有周口当时的商业就没有今日的关帝庙,而若没有今日的关帝庙,人们也很难想象周口当时的繁荣程度。“周口当时商业发达情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周口文史专家王羡荣先生说,“一是出现了十多个巨商,年经营额在5万两以上;二是商家众多,星罗棋布,仅商号就有1500~2000家。”周口是个地地道道的“商城”。这自然吸引了各省逐利的商人。清康熙以降,周口陆续建成了十余处会馆,其中山陕会馆有两座,一座在沙河北,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关帝庙。在所有的会馆中,沙河北的山陕会馆也就是关帝庙最大,也是保存最好的。清咸丰年间,周口屡遭战乱,“三次焚毁,几至于尽”,十多个会馆多有损毁,关帝庙所幸未受太大冲击。

  2008年岁末,沙河看上去颇有些冷寂和萧条,一叶轻舟,无奈地泊在岸边。冬季枯水,河难行船,自然难有帆影,但清浅的河面却隐潜着历史的影子。

  “三鱼共一头”折射周口的地望

  关帝庙铁旗杆底座上,有一“三鱼共一头”图案,它是周口地域的形象描绘,喻指了周口是沙河、颍河、贾鲁河三河交汇之地。

  周口这一地名,是由周家埠口、周家口简化而来。实际上,若严格划分,他们并不相同。600年前的周家埠口,仅指子午街(现在的周口老街)一片集市及附近渡口河岸。它和先它而存的现在贾鲁河西岸的永宁集,还是两个地名。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贾鲁河通达周口,随着淮颍漕运的发展,周口遂形成两河三岸的通商码头,从那时起周口渐成为三河的总称。明朝中后期,靠三河之便的周家口,商贸日渐繁荣。

  据王羡荣介绍,作为豫东商埠重镇的周口,兴于明后期,盛于清前期,衰于清末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周口商贸繁盛400余年。其间,这里先后出现22个渡口、115条街巷,10处会馆,8座清真寺、41座寨门、50余处庙宇,商贸之繁荣可见一斑。

  有专家认为,周口的价值还在于它曾经在中国运河史上的地位。按史料记载,历史上最早连接黄河的人工河是鸿沟,而周口境内沙颍河以北的贾鲁河、蔡河、涡河、新运河,都是从古鸿沟演变过来的。

  周口境内,多有与运河有关的河道,其中蔡河西汉时叫浪荡渠,魏晋时为蔡水,唐五代为沙水,为南北水运要道。《史记·河渠书》中记载:“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水经注》记载:“沙水东经长平县故城北,又东南经陈城北,故陈国也。又东而南曲,经陈城东谓之百尺沟,又陈南流注于颍。”

  蔡河有两个特点:一是开发早。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前,蔡河已经是连通黄淮的人工运河了,其历史比隋运河至少要早900年。隋运河建成后,蔡河仍发挥着重要的漕运和灌溉作用。二是利用时间长。《陈州县志》载:“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引河入蔡,以通陈颍之漕,明初置七闸以通舟楫。”

  贾鲁河是周口境内的另一重要河流,据《西华县志》记载:贾鲁河汉为浪荡渠,魏名沙水,唐五代为蔡河,北宋时叫惠民河。元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在山东曹县白茅堤决河改道,淹没了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的十多个州县。此后几年间又多次决口,黄泛区人民深受黄水之害,生活苦不堪言。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55岁的贾鲁受命于危难之时,出任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开始了浩大的治河工程。他采取了疏浚和堵塞并举的方法,即在疏通黄河故道和支流河道并不凿新的河道的同时,堵塞缺口豁口,修筑堤坝,将水重新逼入故道,至十一月,所有土木工程完毕,大功告成,多年的水患被平息。这是我国治黄史上著名的“贾鲁治河”,贾鲁河的名字也由此而得。

  《周口市志》记载:明成化年间,贾鲁河始通周口,与沙颍河汇通。

  周口境内的涡河,也为古鸿沟的一支。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载,涡河始于西汉,源出扶沟东浪荡渠,古称泊水。”

  与河相应,周口的航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了。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利用鸿沟(浪荡渠)进行舟船运输的记载。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年),越王赠魏惠王300只船旅军资,由淮经项(今沈丘县槐店)入鸿沟,抵达大梁。后历两汉,至三国魏黄初五年(224年),魏文帝御舟东巡伐吴,水军循颍浮淮入寿春到扬州。三国魏正始四年(243年),邓艾在陈、项屯田,开邓艾沟引水灌溉,大积军粮,凿广漕渠,通舟运粮。唐大历十二年(777年),陈州刺史开陈、颍运路以通漕运。唐建中三年(782年),李勉疏治蔡水,颍河水运亦随之兴旺。五代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四月,宰臣李谷疏导蔡河,以通陈、颍水运之路。显德六年(959年),在汴口设斗门,导汴水入蔡水,以通陈、颍之漕。此后,汴蔡漕运成了宋王朝的生命线。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许州知州石普在逍遥大流堰穿渠开二斗门引沙河入蔡,以漕京师。

  明朝时期,运河漕运大振。据《海河史简编》记载:“永乐成祖徙都燕京,漕运之局势又变。永乐元年漕运始用淮船,受300石以上由淮安入淮河、沙河,经太和至陈州颍歧口跌坡下,用线船可载200石以上运至跌坡上,分别以大船入黄河,至阳武(今原阳)、新乡、八柳树等处,陆续运入卫河,转运北京。”明永乐六年(1408年),明成祖采纳户部郁新奏言,开辟淮、颍、沙三河漕运,周家口为漕运要道。明万历年间,航运又有所发展,埠口逐渐增多,商贾云集,桅樯林立,周口成为淮河流域的物资集散中心之一。当时翰林学士熊廷弼曾过周口题诗曰:“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

  清顺治年间(1644年~1661年),社会秩序稍安,市场相应繁荣,外省商贾竞来周口经营,附近农产品,粮、棉、麻及皮毛等聚此成交。市场扩大,行业增多,货物吞吐量指日而上,原有埠口不能满足物资转运及过往商旅之需要,先后又开辟了大渡口、小渡口、新渡口、上下齐埠口等多处渡口。沿河两岸,街坊连接,永宁集东西长达十余华里。康熙初年,周口有1919户。陈州管粮州判原在州治(今淮阳县城)内,康熙九年(1670年)移设周口,统管全镇市面,周口遂成为繁荣市镇。至乾隆年间,周口商务臻于鼎盛。

  周口逐渐形成了东南西北水上运输网,成为江淮流域北航商运的咽喉要道,北通燕赵,南达江楚,西控秦晋,东临淮泗,成为直、鲁、豫、皖、苏等省的物资集散地,旺季日吞吐量四万吨左右。其时,从界首至襄县各码头,拥有货船一万多艘,周口三岸的船户六百余家,大小船近千只。河面上千帆竞发,昼夜兼程,镖头喝号开道,威武壮观。同时,周口码头经常停泊大小船只五六百艘,过往船只川流不息,周口码头常年桅樯如林。

  资者名单透出晋商在周口的地位

  发达的漕运,使周口在清朝前期进入工商贸易鼎盛时代。其时,“人烟丛杂,街道纵横”,“车舟辐辏,烟火万家”,被称为“水陆交会之乡,财货堆积之薮”。十四省行商巨贾,纷至沓来,力谋发展,共同演绎了周口六百年之辉煌历史。其时的最主要内容,就是商会的林立,商会中又以山西、陕西、安徽、湖北、怀庆等外籍商帮为主。其中,又以周家口的山西帮商人为盛。

  山西帮商人(包括部分陕西人)进入周口时间较早,经济实力雄厚,对周口商贸开发贡献也最大。现存的关帝庙碑文记载,周口南寨关帝庙山陕会馆,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北寨关帝庙(现存博物馆)则建立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从这些资料中可知:一是耗巨资修建会馆,必是在山西帮大批进入周口,并逐步站稳脚跟、基业稳定、团体实力强大之后才能办到的事,这要有一个不短的过程。据此我们可以断知,山西帮大批入周口之年代,最迟也要在康熙之前。二是,从康熙二十年到三十二年,前后仅十二年,山陕籍商界能连续建起如此规模巨大、富丽堂皇的两处宫殿式寺庙会馆,充分显示出远在清代康熙年间,山西帮商界在周口的雄厚经济实力。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修关帝庙的石碑上,记载有捐资者的名单,这些名单中,从一个侧面可看到当时周口的商业情况。重修关帝庙碑记上计有杂货行189户、麻行21户、油行16户、丝行9户、布行13户、京货15户、烟行14户、米行13户、果行12户、山货11户、牛行7户、鱼米行3户、竹木行3户,药材行1户、皮行2户,连同八大董事共十六行业300余户。这十六行300余户,不但行业广泛,户数也很可观,其中尤以杂货行为最。碑上所列八大董事董合盛、李源发、李玉成、王恒吉、路成盛、刘兴盛、牛公盛、李玉盛,都是其时山西帮之头面人物。其中牛公盛一户,自清初以丝织为业,属200余年老字号,直到民国初年才被徽商收购,改称永盛昶机坊。其他在周口的晋商,还有太原张氏在北永兴街开设的义盛承钱庄、晋城人开设的日升昌分号,均以汇兑业务为主,并可发行银票。但山西帮之经营,一直以杂货居多。民初以来有泰兴盛、聚丰厚、天奎等号,专营湖(北)广(州)糖类业务,销量很大,为湖广糖类在豫东的重要转口基地。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2008年12月23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