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重新评价诸葛亮历史学说的含义(3)

2013/7/4 14:41:29 点击数: 【字体:

功,这种忠君也是需要否定的。

  诸葛亮“匡扶汉室”的动机,不只有忠君的一个因素,还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另一个因素。荆州牧刘表与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是“连襟”。刘表是诸葛亮妻子的姨父,蔡瑁是诸葛亮妻子的舅舅。刘表因与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是好友的原因,对少年时期即避难到荆州的诸葛亮及其兄弟还有再生之恩。诸葛亮要刘备夺取荆州,要和刘备一起拿自己岳父黄承彦这一大家族开刀,于封建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评价,是不孝、不义。刘备一个“三顾”,就使得一介布衣的诸葛亮、一个战争以外的局外人,在国家面临统一大好形势的时候,加入到战争行列中来,并对自己的亲人和恩人下毒手,这种“大义灭亲”的、违背人常的反目,当然不仅是为了刘备,也是为了实现自己出将入相的政治追求。一个人凭借自己卓著的才能去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从古至今的道德标准,都是不能建立在给人民和国家造成灾难的基础上,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即使追求成功了,也要受到历史的否定。汉朝社会已是一个儒学盛行的社会,诸葛亮的作为,与儒家“仁爱”及“民贵君轻”等思想是背道而驰的。汉末的战争是统治阶级内部军事集团的战争,与历史上自下而上的,为了追求社会公正、减轻剥削的以弱搏强的人民革命战争有本质区别,也与在民族危亡时,在国家和民族困难重重的时候,还要反对外敌入侵的正义战争有本质区别。统一的动机脱离了具体的历史环境、历史条件,不讲时间、空间、大局,不都是好的。在统一大好形势经过多年内战十分难得出现的时候,诸葛亮要先通过战争把这种统一的成果破坏掉,再通过战争实现自己亲手的统一,这个理想无疑是要受到历史否定的。一定要分清是非地看待207年诸葛亮《隆中对》中先“三分后一统”的统一主张,逆历史进步潮流而动的倒退性。这是207年国家面临统一大好形势下,《隆中对》不当提出的第三个理由,或者说是“即统学说”包含的第三层含义。

  四.诸葛亮历史形象的嬗变

  正是由于在汉末国家经过多年内战,统一的大好形势已经出现,这个时候诸葛亮提出了“先三分后一统”的“隆中对”,并亲身实践至了234年生命结束,所以,隆中对以后“兵连祸结,遂为战国”的三国历史,诸葛亮是负有重要责任的。208年赤壁之战曹操兵败后,天下向着三分发展,经过十几年战争,公元222年,三足鼎立的局面以孙吴改正朔为标志,正式形成。这以前,220年,北方曹丕称了帝。221年,益州刘备称了帝。三国鼎峙形成后,三国之间几乎年年都有战争。在经历了上百次战争以后,263年,魏灭蜀。280年,西晋灭吴,分裂和长达90年的三国战争局面结束。东汉末年,全国人口5600万,三国结束时,下降到了760万。西晋短期统一后,历史上的“五胡乱华”、东晋南北朝形势的出现,都与这一时期长年累月的战争,使得汉民族人口锐减有关联。589年,隋重新统一中原。

  诸葛亮从政的一生,大致地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7年至221年。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战争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刘备夺取益州和巩固益州政权的战争,给益州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公元221年刘备称帝时,益州人口下降到了90万人。第二个阶段是222年至234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多次北伐,蜀汉人民因此而承受了严重的经济负担,也有不少人因战争而命丧黄泉。

  蜀汉在263年灭亡的时候,人口94万。42年间,人口基本上是零增长。这一数据表明,继诸葛亮之后,长年累月的战争对蜀汉生产力发展继续造成了灾难性危害。

  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后朝是必然要为前朝修史的。陈寿为三国这段历史修史,史书中必须贯彻的第一个政治观,当然是魏为正统,蜀吴为僭越,原因是西晋受魏禅而来。魏不是正统,西晋朝廷就不是正统。但既然魏是正统,西晋朝廷却为什么取它而代之呢?这个问题在当时非常敏感,关乎到政局的稳定和人心的稳定。所以,在三国的修史中,还必须要贯彻另一个暗线的政治观,就是魏当禅位给晋。怎样才能在史书中贯彻这个政治观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史籍上提高蜀、吴的地位来贬损魏。曹魏如果受不到贬损,西晋就没有取代它的理由。在这一明一暗两个政治观的左右下,诸葛亮成了三国史中,代表蜀攻击曹魏政权最重磅的炸弹。他这个蜀汉的开国丞相,反魏的思想和行为都十分突出,能力也十分强,可以把曹魏政权在史籍中打得遍体鳞伤,能最好地说明曹魏的恶。利用诸葛亮贬魏以说明魏当禅晋,最早的思想根源要追溯到西晋265年建立不久,《三国志》编修之前,西晋皇帝司马炎让西晋朝臣子,时任“著作郎”一职的陈寿,编辑保留诸葛亮对魏“诽谤”言论不加删除和避讳的《诸葛亮文集》。司马炎的旨意表面上看来,好像是西晋皇帝对历史的宏大和通达,其实是要利用诸葛亮的亡魂为本朝受魏禅的合法性服务。《三国志.诸葛亮传》上,保留有陈寿奉旨编辑《诸葛亮文集》告成后,274年给晋武帝司马炎的上言,上言对诸葛亮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诸葛亮的历史形象,在那时基本上就在晋武帝司马炎的主持下定性了。在《三国志.蜀书》中,诸葛亮这个魏晋朝共同的敌人,这个被魏、晋共同认定的僭越的丞相,被陈寿编修得流光溢彩并得到西晋朝廷的认可,那是有重要的政治原因的。诸葛亮的形象如果有害于当朝的政治,它在司马炎手里是活不了的。诸葛亮历史形象的嬗变,始于西晋,第一个把他灵魂塑起来的人,是他身后政治上的敌人------司马懿的孙子晋武帝。陈寿只是那个时代,脱离不了统治集团意识形态的、一支聪慧的、灵透的、能干的笔罢了!但我们对陈寿其人,是怀着崇敬心情的,因为他给了我们一个时代的历史。这是诸葛亮的历史形象,在历史上向着正面方向发展的第一波推力。

  时代进入东晋,少数民族把西晋政权赶到了江南,关于魏和蜀谁是正统的问题出现了争论。正统问题在我国封建社会有地缘正统论和血缘正统论两论。所谓地缘正统论,就是说北方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那里有高度发达的华夏文明,哪个政权占据了北方,哪个政权就是正统政权。所谓血缘正统论,是以血缘关系来确定政权的正统地位。东晋史学家习凿齿为了给偏安江南的东晋王朝争正统,认为三国中,处于南方的蜀,按血缘正统论定位,应是正统政权。处于南方的蜀是正统政权这个正统论一旦成立,处于南方的东晋朝是正统政权就有了先例可循,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正统政权了。当然,这个理论是有很多连习氏自身也无法解释的漏洞的,但是却很能迎合偏安江东的东晋政权政治上的需要。习氏的正统论在当时影响很大,诸葛亮及蜀汉在历史上的地位,在东晋时期得到了第二波有力的、向着正面方向发展的推力。唐朝时,唐太宗李世民在《祭魏太祖文》中,指责曹操“观沉溺而不振,视颠覆而不持。乖殉国之情,有无君之迹”。“有无君之迹”一句,把诸葛亮的反操、蜀的反魏间接的合法化了。诸葛亮的历史地位,得到了第三波有力的,向着正面方向发展的推力,也为唐代关于三国人物的文人创作,在大的方面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求是理论网 2013年05月22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