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许昌 >> 名人名家 >> 逸闻趣事 >> 浏览许昌

荀攸定计斩颜良诛文丑

2013/12/26 16:36:53 点击数: 【字体:

 
    2007年8月8日前后,我在中牟和原阳的大地上四处奔波,寻觅官渡大战的踪迹。

    那几天,适逢中原地区天气闷热潮湿,无边的旷野上,原阳和中牟的朋友先后陪同我采访,汗水从他们的脸颊上滑落,很快湿透了衣衫。

    三天中,我们走遍了传说中曹操和袁绍大战的地点。那一带的地名,诸如官渡桥、袁绍岗、草场等,仍透露着1800年前的信息,但遗憾的是,其地形、地貌已经与三国时迥异。1000多年了,黄河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改变着大地的面貌,这里被决堤的黄河水淹没了70多次,不管是胜利的曹操还是惨败的袁绍,他们的遗迹几乎全被淤埋在地表下的深处。正如清末民初的中牟才女周淑君所说:“也无官渡也无桥,化作烟村柳万条。若问其名还似昨,空存三字到今朝。”

    在我看来,“官渡大战”这个题材是个“烫手的山芋”:这场战争太有名了,让《厚重河南》无法忽视;但也因为太有名了,人们对有关它的一切都熟悉,很难写出让人眼睛一亮的东西。

    这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在中国可说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三国志》这样的正史就不去说了,单单《三国演义》浓墨重彩、酣畅淋漓的渲染,就足以让“斩颜良”、“诛文丑”、“火烧乌巢”等故事深入人心。这两年,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又对这场著名的战争进行了透彻、详尽的解析。因此,在考虑写这个题材的时候,我心里很是踌躇,只希望能在古战场遗址找到灵感,让这一系列文章有一些不同的东西。但奔波几天,却让人有点失望。

    回到郑州,翻阅纷繁复杂的史料,数天后还找不到头绪。忽然,一个意外的发现让我眼前一亮:官渡之战中,曹操最重要的三个谋士竟然都是许昌人!

    世事如棋,步步难料。纵是高手,也总有看不清楚的时候,官渡之战前后,曹操多次被复杂的现实所惑,举棋不定,甚至“臭棋”就要出手的时候,是这三个许昌人与他纵论大事,点破迷津,让前景豁然明朗。也正是有这几个许昌人“支招”,官渡大战中的曹操步步棋都走对了顺序,时机也拿捏得恰到好处,走得很是漂亮。这盘棋本来是袁绍大优的局面,在此前的“布局”阶段,袁绍占到先机,不但地盘多,而且外势雄厚。但所谓“高者在腹”,在官渡这场中腹争夺战中,曹操放出胜负手,袁绍却是缓招、臭棋迭出,最终让曹操逆转战局,中国历史由此大为改观。

    这三个许昌人是荀、荀攸、郭嘉,即使在智者如云的汉末、三国时期,他们也是出类拔萃、星光耀眼的。

    荀字文若,颍川颍阴(今许昌市)人,被曹操视为“吾之子房也”,即把他看成张良一样的人才。荀对天下大势了然于胸,曹操的战略布局,多得他廓清。官渡之战最艰难的时候,曹军几乎无法支撑,曹操决意撤回许都防守,是荀一番透辟的分析,将曹操留在了官渡,数天后,战争转机出现,曹军一举击败袁绍。

    荀攸字公达,是荀的侄子;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许昌禹州市)人。此二人都是曹操身边的军师,谋略过人,官渡之战前后算无遗策,功勋卓著。比如,“斩颜良”、“诛文丑”一般人都算在关羽的账上,但其实幕后的功臣是荀攸。

    许昌“三杰”,共同助曹操赢得了至关重要的官渡之战。对于他们的功绩,曹操心知肚明:“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文若是也。公达其次也。”只可惜在赤壁之战前,他们三人都不幸早逝未能参与。从赤壁惨败归来,曹操曾无比遗憾地叹息:“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说得其他谋臣都默不作声,低下头去。

    荀攸:“愚不可及”的智者

    公元200年,袁绍从邺城(位于今安阳北)出发,率领10余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南下攻打许都(今许昌)。曹操闻讯,立即起兵相迎。

    当时的黄河,走向与今天大为不同,是从郑州经延津,再经滑县、浚县斜向东北方向而去,今天的延津、滑县、原阳等县原来都在大河之南。曹操和袁绍的势力范围,基本以黄河为界,因此,延津和滑县的白马津,自然首先成为双方的战场。

    此时,袁绍占有冀、青、并、幽四州,地广粮多,是北方最强大的军阀,他的兵力多出曹操十倍左右。而他的手下,有田丰、沮授、许攸等谋士,颜良、文丑、张、高览等虎将。这样的阵容,初看上去,简直是AC米兰、巴塞罗那来找河南建业较量。不过曹操虽然兵少,手下却也是人才济济,其阵容是建业无法比拟的。他身边的荀攸,就是其中最出色的谋士之一。

    荀攸是个很有城府的人,看上去不显山不露水,其实智商奇高。他跟随曹操东征西讨,屡出奇谋,但外人都不知道,无奈曹操只好向别人隆重推介:“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就是说,你可以像荀攸一样拥有深不可测的智慧,但你的外表之“愚”,却无论如何赶不上他。

    荀攸少年时,就以能洞悉人性、洞察人心著称。董卓乱政时,荀攸曾与何等人谋划刺杀他,将要成功的时候被人发觉,何、荀攸都被关进了监狱。在狱中,两人的表现大为不同,何忧惧自杀,而“愚不可及”的荀攸,却是该吃吃该喝喝,“言语自若”。恰在这时,董卓被王允拿下,荀攸因此获救。后来他被任命为蜀郡太守,赴任途中因道路阻隔,被迫滞留在荆州。曹操闻讯,亲自写信将他招至麾下。

    曹操是个有眼力的人,一见面就看出荀攸“愚不可及”外表下非凡的才能,极为高兴地对荀、钟繇说:“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于是先后任命他为汝南太守、尚书等职,不过,实际上曹操却将他留在身边,出任军师的角色。在随后一系列的战役中,荀攸以准确的形势判断和精妙的战术设计,赢得了曹操的绝对信任。建安三年,曹操要征讨张绣,荀攸分析说:“张绣与刘表相恃为强,但他是游军,要从刘表那里讨要钱粮,刘表肯定不甘心供养他,时间长了他们准定要‘掰’。我们不如等等,时机一到,就能招降他。如果急切地攻打他,刘表必然来相救。”曹操没听这个建议,遂进攻张绣。结果刘表果然出兵相救。两军夹击,曹军形势极为不利。曹操这人好就好在有度量,容忍并赞赏比他聪明的人,他坦诚地对荀攸道歉:“不用君言至是。”他们设奇兵击退张绣,才得以全军而退。不出荀攸所料,张绣最终还是投降了曹操。

    随后,曹操征讨吕布,连战皆捷,吕布败退到下邳,固守不出。曹军攻打不下,而士卒长期征战,疲惫不堪,于是曹操决定撤军,这时荀攸与另一位许昌人郭嘉站了出来:“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三败,其锐气衰矣。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夫陈宫有智而迟,如今吕布士气未复,陈宫计谋未定,别松劲接着打,可彻底铲除吕布之患。”他们建议引来沂、泗水灌城,很快冲垮城墙,生擒吕布。曾经勇猛无比、多次给曹操带来麻烦的吕布,随即被砍了头,消失在群雄逐鹿的舞台上。在与袁军对垒之前,荀攸等人已帮助曹操清除了周边的对手,他们之间也度过了磨合期,处于最佳的状态。

    在当时的很多人看来,袁绍实力强大,袁、曹对决,曹操的胜算极小。但双方交战之初,曹军连胜两阵,斩了袁绍最为著名的两员大将——颜良和文丑,相当于一开场就“哐哐”灌对方个“2比0”,恶狠狠地给对方一些颜色瞧。颜良是关公的刀下鬼,文丑是谁杀的,史书没记载,《三国演义》也算在关公的账上。不过认真说起来,关公奇迹般斩将立功,其实有赖于荀攸神出鬼没的计谋。

    声东击西诛杀颜良文丑

    袁绍、曹操的交锋,是从白马城拉开大幕的。白马在今滑县县城附近,当时是黄河重要的渡口,是从邺城到许都最方便的渡口。袁绍派遣郭图、淳于琼、颜良进攻白马,曹操的守将是东郡太守刘延。一个多月后,曹操率军赶到附近,这时袁绍也引兵到达白马对岸的黎阳(今浚县县城东北),准备渡河支援。

    如果直接去救白马,双方的大战就将提前上演,那就不是“官渡大战”,而是“白马大战”了。但在这一带决战,绝不是曹操的意思,他预设的战场,是今中牟与原阳之间的官渡水一线。为了与袁绍决战,曹操在那里已苦心经营数年,在那里决战,地形有利,并且令袁绍的补给线拉长,古代作战,这一点很重要。

    望着白马城,曹操面临困局:大军前来,不能不救白马,但直接去救的话,弄不好会让决战提前上演。这时荀攸站了出来,对曹操说道:“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他建议曹操先到另一个渡口延津去,作出一副渡河攻击袁绍背后的架势,这样袁绍必

    分兵向西应战,然后曹军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擒也。”曹操欣然听从了这个声东击西的计策,令部队在延津大张旗鼓准备渡河。河那边袁绍闻讯,忙按照荀攸的“指挥”,派出大部队前来迎敌。而曹操此时带领精锐向白马急行军,临近白马十余里,颜良才得知消息,大惊之下,仓皇上马迎战。曹军的先锋张辽、关羽杀入敌阵,关羽奋起神威,一刀将还迷迷糊糊的颜良斩落马下,然后下马割了他的头。袁军士兵看得是目瞪口呆,曹军趁势掩杀过去,白马的袁军全军覆没。

    解了白马之围,曹操不敢久留,下令部队保护着白马城的百姓,沿黄河向西南撤退。袁绍那边得知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又折损了爱将颜良,一阵手忙脚乱之后,派人过河来追。这次前来的是颜良的哥们文丑,还有投靠袁绍的刘备。文丑报仇心切,带了数千骑兵在前,刘备则率大军在后。到延津南,文丑追上了曹军。

    关于这段战事,《三国志》中《武帝本纪》和《荀攸传》的记载稍有不同。

    《武帝本纪》中,陈寿把曹操写得很“牛”: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新华网 2008-4-2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