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许昌 >> 名人名家 >> 逸闻趣事 >> 浏览许昌

颍川自古多才俊(下)

2013/11/16 11:36:03 点击数: 【字体:


    何中立:做过皇帝的“贴身秘书”,后到杭州做官

  何中立,宋代许州(今许昌)人,生卒年月不详。据《许昌县志》记载,他曾中过进士,还曾经为宋仁宗修过起居注(我国古代帝王的言行录)。按照规定,负责修起居注的官员,在皇帝公开进行的各种活动中均随侍在旁,相当于今天的贴身秘书。由此可见,其曾经近距离地接触过皇帝一段时间。

  可能在皇帝身边时表现不错,何中立后来被调到当时的“首都”开封府当官。《许昌县志》中有一段文字详细记录了他在开封任职期间破获的一起大案。

  当时有人偷了皇太后的神御服器,官府抓到盗贼后却找不到证据,只好把盗贼释放。何中立到任后,又把盗贼抓了回来,反复审讯,盗贼最终认罪。由于在此案中表现优异,何中立被调到兵部担任员外郎,负责纠察京城的刑狱。

  后来,何中立到许州、陈州当知府。在陈州任职期间,有人造谣大水将至,导致当地百姓人心惶惶。何中立派人将造谣者擒获并杀掉,以稳定人心。后来,他被调到杭州做官期间,突然中风去世。

  《许昌县志》评价何中立颇以“文词自喜”,意思是说他经常因为自己文章好而沾沾自喜;还说他喜欢喝酒,但酒品不怎么样。

  靳裁之: 精通儒学,曾在丈地讲学

  靳裁之,北宋颍川郡(今许昌)人,生卒年月不详,一生潜心钻研学问。 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经常在洛阳讲学,靳裁之常去学习,深得“二程”学说之精髓。靳裁之讲学义理精奥,剖析透彻,深受士子赞扬。南宋时期的著名经学家胡安国入太学时,曾拜靳裁之为师,由此可见其学识之渊博。

  靳裁之志在教书育人。他常说:“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其意大概是,立志于道德者,不会因追逐功名有失人格;立志于功名者,不会因追求富贵而拍马钻营;而立志于富贵者,则会患得患失,为了财富无所不为。

  据明嘉靖《许州志》记载,靳裁之精通儒家学说,曾在颍川城北设帐讲学,名闻中州。他设帐讲学的地方时称帐地,即现在的许昌县苏桥镇丈地村,“丈”乃“帐”之谐音。

  赵居信:学术著作多且成就显著,元朝丞相称其“有德老儒”

  赵居信,字季明,元代许州(今许昌)人。《许昌县志》中记载其“颖悟过人,日记万言,不拘今古。官至翰林大学士,追封梁国公,谥文简。平生著述有《经说史评》、《蜀汉本末》、《理学正宗》、《礼经葬制追远录》、《四道辨》等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赵居信聪明好学、记忆力超群,不仅学术上成就显著,而且官职比较高。赵居信的著作中被后世提起最多的是《蜀汉本末》。学界评价这本书继承和延续了《资治通鉴纲目》的观点,魏、蜀、吴三国,只承认蜀国的正统地位。

  百度百科关于公元1323年的通鉴记载中提到了赵居信,“丞相拜珠又言前集贤侍讲学士赵居信……皆有德老儒,请征用之。帝喜曰:‘卿言适副朕心。’遂以居信为翰林学士”。

  这段文字讲述的是元朝当时的丞相拜珠向皇帝举荐赵居信的事情。这旁证了他死后被朝廷追谥为文简的原因,表明元朝对他道德品质及学术文章的认可。

  姚德溥: 在固始担任教谕之职,后在山东禹城当过知县

  《许昌县志》中关于姚德溥的记载不多:“姚德溥,字雅修,号泽寰,登明万历巳酉乡试。”

  据记载,姚德溥是明朝末年人,聪明、读书多,而且学问很好,当时愿意跟着他学习的有上百人。后来,姚德溥被派到固始担任教谕之职(教谕,“正式教师”之意,宋代开始设置,负责文庙祭祀、教育生员)。

  在能够查到的一本《姚氏族谱》中,也有关于姚德溥的记载,说他在固始担任教谕后,又被调往山东禹城当知县。

  王家栋: 当县令政绩卓然

  《许昌县志》记载,王家栋,许州(今许昌)人也,童年时下笔即做警人之语,被人称为奇才。公元1588年,他被推荐为官,任山西沁源县令。

  王家栋任职期间,鼓励百姓多耕种,禁止婚丧嫁娶奢靡之风,开垦荒地,安抚流民,兴利除弊,政绩卓著。

  随后,王家栋调任山东,任文登县令。他像在沁源时一样实行惠民政策。后因挂念家乡的老母,无法床前尽孝,王家栋遂辞官回归乡里,文登的乡亲时常纪念他。

  回归乡里十余年,王家栋舍弃功名利禄,不再过问时事,经常游历山水。其子也做了高官,史书上有所记载,被誉为“清白之官吏”。

  慕甲荣:“才压三江”传美名

  慕甲荣,生卒年月不详,字冠胪,许昌城西灵井大慕庄人。1933年出版的《许昌县志》记载:他潜心经史,留心训古,为文剖析理蕴,精刻沉实。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以拔贡中举,著有《述德堂大小塾课先入言》,并著有诗、古文、词。

  关于慕甲荣的生平事迹,史籍记载较少。我市在地方史志方面有深入研究的李彬凯、原市六中退休教师郑继昌均曾前往许昌县灵井镇大慕庄探访与慕甲荣有关的故事。据二人介绍,慕甲荣小时下决心攻读四书五经,希望学而优则仕。他将书房设在楼上,除了大小便外从不下楼,人送外号“活柩子”。他19岁考中秀才,5年后考中拔贡,同年考中举人。

  在乡里流传得较多的是慕甲荣“才压三江”的故事。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慕甲荣进京赶考。在京城,浙江考生和河南考生同住一客店,客房有楼上、楼下之分。为争住上楼,双方争执不下,最后以“比文”论输赢。比赛内容:一是背书;二是走马观碑文,双方人选骑快马从午朝门外的石碑前跑过,过后背出碑文内容。河南才子推荐慕甲荣出赛。背书时,浙江才子正背如流,慕甲荣倒背如流。走马观碑文时,慕甲荣可谓“过目不忘”,河南才子胜出。晚上,浙江才子外出,灯笼上写着“三江才子”4个字。慕甲荣知道后,通知河南举人在灯笼上写着“才压三江”4个字。浙江才子看后大为不满,提出再赛:限定时间写30篇文章。最终,慕甲荣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文章,且引经据典,论理精辟,博得众人喝彩。

  综观慕甲荣一生,他才高八斗,但终没有考中进士或状元,其中原因已很难考究。公元1794年,慕甲荣以拔贡中举后,前往禹州担任文教官员,并著有启蒙类教科书——《述德堂大小塾课先入言》。目前,此书还少有存世。【原标题:颍川自古多才俊(下)】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许昌网 2013-11-1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