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三门峡 >> 传统文艺 >> 三门峡曲艺 >> 浏览三门峡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河南坠子

2016/8/11 10:37:10 点击数: 【字体:

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因其主要伴奏乐器“坠子”而得名。其渊源为河南民间说唱小曲和“道情”调结合发展而成。一说是“莺歌柳书”和“道情书”的结合,又说是“三弦书”与“道情书”的结合。据本地坠子演员刘仲英说:大约八、九十年前农村民间男性柳书艺人逢年节或庙会时,自拉自唱,或两人对唱,或一人拉弦一人手执单钹敲打着唱。后因生活所困,流落城市谋生,吸收了“道情书”的简板、渔鼓,把三弦改造为二弦弓拉,特点是“坠音”(下滑音),故称“坠子”。不久,便成为一种新的曲艺形式。此后,又增加了女演员,坠子日趋盛行,学唱坠子的人遍及河南各个城镇,腔调也有了大的发展,有南口(河南味)、北口(京津味)之分。后来因流行地域唱腔风格有所区别,称东路坠子、西路坠子、北路坠子。又由于地域差异,和受其它艺术的影响,以及演员本人的音质、作派等特点,河南坠子的声腔、形式表现,更为多彩多姿。
 
    河南坠子流入三门峡区域,始于清末民初,据卢氏县《朱阳关乡志》(1985)记载,“清末民初,在朱阳关街的东街贺家大院设有茶馆,‘茶座清唱’已成时尚。每至黄昏日落,过往的商客旅人在此消遣歇息,吃茶设宴,并请艺人说唱坠子书、大鼓书、抓筝等”。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陕州城关茶棚和渑池、灵宝县城有两位男坠子演员巡回演唱。四十年代又有女坠子演员到陕县城关和市辖各县城流动演唱。据原城关老商界人士乔紫亭(1909年生)回忆,当时有两名女演员叫康玉珍,裴宝珍,各由丈夫伴奏演唱,曾轰动一时,每晚茶棚爆满。但除卢氏县文峪人吴银中早年学坠子书外,本地人学唱者极少,认为腔调特殊、难学。1953年前后,陕县、渑池、灵宝,卢氏先后成立坠子组,多为外来演员。1957年秋,城关曲艺组首次吸收14名学员学唱河南坠子(后有10位被淘汰)。初教河南坠子的老师是洛阳来的一名男坠子演员,唱的是老腔调。1958年8月,河南省说唱队到三门峡工地慰问演出,城关曲艺组的4名学员孙明华、刘仲英、宫玉珍、刘平华,即前往观摩,随团学习,受益匪浅。此后,孙明华学唱刘宗琴的西路坠子味;刘仲英受赵铮影响,又通过唱片和到外地观摩,吸收了北路乔清秀及东路徐玉兰等人的唱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坠子韵味。
 
    1963年后,三门峡市曲艺队的女坠子演员增至6名,琴师2名,分两个坠子组巡回各地演出。这时期,她们多演唱自己创作、改编的新曲目,在唱腔上有许多发展。1964年8月,她们参加洛阳地区现代曲艺会演的创作曲目《母子会》(孙明华唱)、《巧劫狱》(李安玲演唱)、《一柄短剑》(宫玉珍演唱)均是自己设计的唱腔,得到与会好评。临汝县广播站将曲目全部录音在县城播放。三门峡市曲艺队从此有了小名气。1965年,他们还集体对唱自己改编的现代坠子曲目《红灯记》、《社长的女儿》等。“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曲艺队撤销,女坠子演员全部下放工厂或农村。陕县、卢氏、渑池县的坠子书组也大都解散,后来各县成立文艺宣传队,河南坠子则成了主要演出曲种之一。
 
    八十年代初,三门峡市及各县,区的坠子书艺人先后组成书班,到各地巡回演出。原三门峡坠子演员刘仲英,到洛阳老城曲艺厅、临汝县城、焦作曲艺厅等地,以自己创新的别于他人的坠子腔调演唱长篇曲目《杨秀英告状》,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欢迎,影响较大。临汝、汝阳两县文化局于一九八三年特请她任教,在本县办河南坠子学习班两期,培养学员110名。至今,该两县曲艺队或文艺宣传队中,仍有她的得意门生。还有卢氏县骆小双家庭班(原唱大鼓书)、孙永年师徒班等六个坠子书组在山村演出亦相当活跃。
 
    九十年代以后,除卢氏县南山,灵宝县朱阳、西阎等乡村仍有师徒班演出外,沿铁路线的坠子书班均已解体。1990年春,已在工厂当了工人的刘仲英,被邀在市内“音乐曲艺厅”演唱月余。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下一条:三弦铰子书上一条:大鼓书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