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外省 >> 浏览文章

北京西城区:以“四名”夯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内涵

2016/7/4 11:22:36 点击数: 【字体:

北京西城区:以“四名”夯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内涵

北京白塔寺
 
    本报记者  刘修兵
 
    2014年末开始,北京市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启动了一项研究课题:围绕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政府部门使用的独特保护方法即“四名”工作体系,进行政策执行效果及未来发展路径的探讨。日前,《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城区:中轴线西侧——西城区“四名”的功能和演变》课题结题。“四名”工作将成为西城区进一步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夯实名城保护内涵的重要抓手。
 
    名城、名业、名人、名景
 
    新时期文物保护对象的凝结
 
    西城区位于北京市中心城区西部,辖区面积50.7平方千米,是首都功能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城区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功能齐备、活力旺盛,对不同规模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意义。”《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城区:中轴线西侧——西城区“四名”的功能和演变》课题组组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传播与公众参与专家委员会委员齐欣告诉记者,包含皇家遗址在内的历史文化遗迹遍布全区,既有北海、景山、白塔寺等著名宫苑,也有宋庆龄、李大钊、鲁迅、郭沫若等名人故居,还有广济寺、法源寺、白云观等宗教场所。胡同、四合院及其孕育的北京民生风情,构成了活态的、区域性的典型文化风貌,皇家文化、宗教文化、传统商业文化、戏曲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西城区现有各级文保单位18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42处、市级61处、区级78处。它们是此次课题的研究主体。
 
    “这个项目设立的时间,恰逢‘十二五’即将结束,‘十三五’正进入规划阶段。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思路,也由个体孤立的文物保护向大遗址、名城整体保护转变。”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西城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文物数量和类型等不断扩充、交融的保护局面,西城区政府将辖区内的文物保护对象,凝结为“名城”“名业”“名人”“名景”(即“四名”)4个具体分类,并将其纳入到相关的政府职能工作中。
 
    “这个项目进行了17个月。西城区政府及下属文委、规划局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进行了多次专题调研。基金会发挥自身优势,先后组织了经验丰富的文博界老专家进行研讨,组织了新闻学、社会学、法学等专业人士进行资料收集和现场勘查,传媒、互联网和文化策划等领域的志愿者参与了调查和报告的撰写。”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记录报告,该项目有超过90%的参与者年龄在30岁以下,据不完全统计,志愿者参与的工作时间已经超过1000小时。
 
    保护政策需要适时调整
 
    “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观察,西城区‘四名’的形成与演变、‘中轴线西侧’构成的人文地理环境,都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行政区划中的街道、村镇和城市中的区级单位,构成了保护政策的‘末端’和社会价值冲突的‘尖端’。”齐欣说。
 
    以西城区为例,文化遗产保护中包含政府在内的各方参与力量,无论在理论水平还是人力执行等方面,都处在“缺血”状态。而今天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已经逐步扩展到每一个政府部门,也具体到每一个居民、暂住者甚至游客的认知和行为。“所以,即便是作为政府工作内容,也迫切需要一个大家都能理解的有效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同的职能部门能够理解和沟通。与此同时,社会公众也需要一个共同的平台,理解庞杂的政府工作。”齐欣告诉记者。
 
    此次调研的一个特点,就是让志愿者在实际调研时,针对同一个调查对象,体验不同的价值观。对“万松老人塔”“杨梅竹街”“大运河文化遗产沿线”涉及的景观变与不变,了解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思路。“一个明显的现象是,这些思路实际上在基层政府工作人员那里早就明了,但是,在更广阔的公共政策范围内,则缺少相互理解的途径。”齐欣表示,在政策制定、工作执行、媒体宣传等具体工作中,一定要在更广泛的公共视角下,去理解和体现既定保护政策,或者说,原有的保护政策,需要适时调整。
 
    文化遗产价值可以增值
 
    课题组研究后认为,“四名”有着简单、明确和综合的特点,也适合让公众同步理解文化遗产的活态状况、对方和自己的相互位置。“作为文化公共政策的‘四名’体系可以理解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源的集合;是包含政府工作在内的社会个体、群体、团体,围绕文化公共利益进行长期生产、生活活动的行为规则;是形成、延续遗产地精神的价值增值过程。”齐欣说。
 
    在“十三五”期间,受到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西城区社会发展、全球范围的文化遗产理念等内外因素推动,“四名”衍生出从区域性的、阶段目标式的工作内容,面临着向可以持续使用的基础性原则再次转化的强烈需求,将有可能成为一项稳定的、全社会皆可以使用的公共政策,并以不断的发展来阐释遗产地精神。作为未来发展的尝试,此次研究已经将“四名”体系中的“名景”界定为体现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遗产地精神”。这样,“四名”体系的现有发展路径,可在“政府工作体系”之上,延伸至“遗产地精神”的体现和成为一项文化公共政策。
 
    “此次研究过程,本身就是一次以政府为主的社会工作,逐步扩展为全社会力量有效参与的文化公共政策的实践活动——非常贴切地体现了中国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方针,更试图在试点环境中,探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新途径。”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西城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课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特别是其中关于文化遗产价值可以增值的观点是一种创见。课题力图从文化遗产和传播的角度,解读名城保护中相关各方的行为规则,并论证了‘四名’从工作体系向公共政策转变的可能性,对西城区名城保护工作特别是‘四名’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晋宏逵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