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安阳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安阳

河南曲沟抬阁

2014/12/19 9:33:16 点击数: 【字体:

 

    许仙、穆桂英、罗成、孙悟空等戏曲人物,单脚踩在刀尖、鲜花或小鸡身上,手执雨伞、刀、枪,在两米多高悬空的“花架”上随势舞动,时而翻滚、时而转身,让人心惊胆战。

  在河南,抬阁的出现与庙会、节庆有着莫大的关联,难得一见的表演是名符其实的双肩上的绝技。抬阁是一种综合性民间文艺活动形式,它集造型、彩扎、杂技、戏剧艺术为一体,熔诗情画意于一炉。因由人抬着表演,故称“抬阁”。

    而安阳曲沟一带的抬阁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过去一千多年间,一直在安阳一带流传。如今,这种表演形式早已遍及中国各地,其表演形式,也由过去的抬阁,发展成现在的背阁、推阁等形式,结合现代的声光电等技术,让人眼花缭乱,耳目一新。

    起源:孔子改村名受礼遇

  在安阳曲沟,镇中心广场上的孔子石像格外显眼,作为中国有名的合金重镇,曲沟不供冶金鼻祖,而把孔子作为尊崇对象,不禁让人生疑。

  当地人称,曲沟原名干戈沟。相传2500多年前,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时途经此地,恰逢天色已晚,便命弟子在此停车住宿。孔子一听此地为干戈沟,名字不吉利,便想绕道而行。村民们听说孔子来了,纷纷出来迎接。入村后,孔子觉得这里民风淳朴,与干戈沟的名称不太相符,便说:“我的故乡曲阜,物阜民丰,是至善至仁之地,将干戈沟更名为曲沟如何?”从此,干戈沟改名为曲沟。

  孔子在此讲学数月之久,离开当日,村内有名的歌手、舞者一起欢送。为了能让孔子在更远的地方能看到村民的热情,歌手和舞者站在桌上边唱边跳。尽管如此,村民觉得还是难以表达对孔子的崇敬之情,便把手中的鲜花放在桌上,抬着桌子,边走边唱,欢送孔子,把孔子一行送出很远。后来,有人把这种艺术形式命名为“抬歌”。

  有村民介绍说,到明朝时,艺人们将高桌装饰成了亭台楼阁的样式,给人以空中楼阁的感觉,“抬歌”也因此更名为“抬阁”。

  演变后的抬阁不仅名称发生了变化,内容也由单纯的唱歌变成了演绎故事,并同锣鼓、号角等乐器相结合,配合秧歌、舞狮、武术等文娱活动,更具观赏性和娱乐性。

  提起抬阁的辉煌,曲沟村民一脸自豪。曾有一次,抬阁的表演吸引远近数万名观众,演出结束时,曲沟家家户户的粮食都被吃光了。

  表演:虚实真假惊险刺激

  曲沟抬阁是当地民间社火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华夏一奇”,但并非随时可演,村民称逢战乱不演、收成不好不演、心气不顺不演。

  曲沟的抬阁分平阁、高阁,平阁只设一层架子,表演者或站或坐其上表演,高阁也被称为“铁枝”,制作表演较为复杂,即在主架上再分上、中、下三层,每架的分枝上分别安排不同的表演者。

  高阁主枝高3至8米,主枝和架子不仅要坚固,还要轻巧、巧妙,能承重,又得满足不同造型要求。同时,高阁表演要用道具和表演者的衣饰等遮掩架子,使观看者看不到架身,如同表演者真的站在空中。

  表演时,为保证表演者安全,“阁”旁可见伴随修行者手持长叉,而这些长叉除为表演者传递道具外,还要维持架子平衡。

  上阁表演者多为儿童,一来儿童体轻,可减轻抬阁者负担,二来上阁表演的孩子更易受人宠爱,“女孩上过装,婆家不用相,男孩上过装,媳妇随便相”等俗语也说明这一点。

  一般由3至5名儿童上阁表演,上阁儿童稍施粉黛,面庞粉红,在架子上做出多种动作,并结合扮演的角色和人物特点做出多种表情,活灵活现。演出时,锣鼓声声在人群中缓缓走来,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场面蔚为壮观。

    出阁:几千年来一直“硝烟弥漫”

  曲沟抬阁早已名声在外,在曲沟,抬阁分几大派系,各派之间互不服输,相互“争斗”。当地村民称,每次时逢重大节庆“出阁”,其实就是在“斗阁”:看谁的设计更精巧、更隐蔽,看谁的表演更能吸引人的眼球。就抬阁而言,曲沟至今仍是“干戈沟”,一到出阁,总能让人闻到硝烟烽火的的味道。只不过他们是在技艺上较量,而非比赛。

  “西社的枝儿颤,北社的嘟噜转,东社的石头蛋。”在曲沟村,无论老人小孩儿,问起这段顺口溜,他们张口就来。村民称,这是在描述各个阁社的特点,也是他们的看家绝活儿。

  “枝儿颤”是以槐枝、桃枝、鸟笼、弓箭、瓶花、伞花等为道具,小孩站在这些道具上表演;“嘟噜转”是以船、磨、钻、轮、杆等为道具;“石头蛋”则以碑、牌、坊、石、盆、塔等为道具。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传承,曲沟抬阁逐渐形成了“高、峭、奇、险、绝”的风格,各个阁社也都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抬阁。如西社有《扒缸》、《水漫金山》、《借雨伞》等,北社有《三娘推磨》、《铁弓缘》、《织皇绫》等,东社有《游月宫》、《百鸟朝凤》、《白猴孝母》等。

  一把雨伞、一朵鲜花,塔尖如何支撑起一个人的重量?这便是抬阁的绝妙之处——芯子。它的设计是衡量抬阁优劣的所在。

  西社的刘大买是制作芯子的高手,被当地人称为状元。在刘大买家,阁架、芯子、服装、道具等堆得满满的,俨然一个小型的抬阁博物馆。刘大买说,抬阁的芯子分为三大类:出手芯子、动物芯子和器物芯子,它们的特点分别是芯子从手中引出、芯子在动物身上埋伏和芯子在器物中佯实。在表演的时候,芯子穿插运用在动植物和器物中,通过真伪结合、动静结合、雅俗结合、巧拙结合,让观众真假难辨,产生神奇莫测的感觉。

  独特的设计,再结合现代声、光、电等技术的运用,让每一部抬阁表演起来都更加逼真、耐看。各表演团队在芯子上的处理绞尽脑汁,也是各队“针锋相对”的关键。这种竞技与较量,让曲沟抬阁不断推陈出新,名扬万里。

  转变:四处表演得以传承

  作为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曲沟抬阁没有具体的传承人,这种表演形式能走出去,与一位叫张永顺的村民有很大的关系,当地人都把他称为功臣。

  1980年,曲沟老阁社准备重新出阁时,张永顺入社。1990年,安阳市举办殷商文化节时,曲沟抬阁社第一次接到了外出演出邀请。而在曲沟,抬阁自古有“演出不出村”的古训,因此,老艺人极力反对。然而,张永顺想法不同:“人家辽宁海城人能将高跷踩到国外,我们为什么不能呢?”于是,他带头成立了一个小阁社,请来铁匠、裁缝连夜赶制阁社道具、服装,如期参加了演出。

  “成立阁社时,我们就定下了当时看来是‘吃月亮’的目标——让曲沟抬阁到北京地坛庙会演出。”张永顺说,“1994年,我带着几个人去了北京地坛公园,但因当时曲沟抬阁对外地人来说闻所未闻,人家根本不予理睬。”当年的表演,并未进行。

  回去后,张永顺没有灰心,而是借着去武汉要账的机会,带着一些抬阁的影像资料到武汉市中山公园,很快便达成演出协议。当年的4月26日,张永顺带着8架阁、137名演出人员去了武汉,一经亮相便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吸引了几十万人前来观看。提起第一次外出演出,张永顺至今记忆犹新:“我们这一炮算是打响了。”后来,张永顺等人在北京又“火”了一把,在此后几年间,他们的足迹遍及上海、南京、长春、秦皇岛、海南岛等中国各地。

    发展:由“抬”到“背”成绝技

  如果说抬阁是群体表演,重心容易掌控,那么由抬阁发展而来“背阁”技术难度则更大,也更为惊险。且不论上面表演者的重心能否与下面保持一致,仅长达数小时的行走、转动,对表演者来说就是极大的体力考验。

  人群中,彩妆儿童架在精壮大汉肩膀上,距地两米之外随势舞动,高高在上,俯视如河的人流,飘飘荡荡,仿佛沉浮于云霞之际。儿童或翻身、或转动手上的刀枪,令人啧啧称奇,拍案叫绝。

  许仙、白娘子、穆桂英、杨宗保、罗成、秦琼依次走过,成为了连结历史与现实、梦幻与真实的形象纽带,也许他们是想通过所扮角色,与历史对话、为未来祈福。

  老艺人孙书林称,每次表演都要分成不同的表演小组,每个小组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表演者有时被称为“上装”,由男女儿童扮演;下层表演者称为“下装”,由熟练掌握各种表演技巧的成年男子扮演;中间部分称为“中节”,用各种造型艺术和机关巧妙将“上装”和“下装”连为一个整体。背阁表演的主角是“上装”的儿童,一般只有3至8岁,造型均源于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

  背客表演几乎不外出表演,只在当地每年春节的社火上表演,每年一次。每次表演,幼童都要保持直立姿势长达数小时,这是怎么做到的呢?背阁时有些孩子立在花上、刀尖上,又有何玄机?

  这便是中国民众智慧所在,“下装”男子先穿上防护棉背心,然后绑上特制的铁支架。“上装”女童骑坐在一个马鞍形支架上,再穿上带假脚的宽彩长裤,便完成上装。裤子一穿,坐着的小姑娘马上变成直挺挺站立的姿势。

  为了防止儿童从上面掉下,一些还配有靠背,把儿童捆在马鞍与靠背上,然后三四个人共同用一根长长的木竿,将其送至男子肩头的器具上,机关扣合紧密后,再加上伪装,外人便看不出任何玄机。此后,上下便可就摆出种种姿态摇摆行走了。

  表演中,“下装”按一定舞步边走边扭,“上装”也随之左右摇摆,配合默契,惊险之中体现出活泼,欢快之中略显诙谐。至于“上装”站在刀尖或花朵上,实际上是由“下装”男子操控的机关道具。

  其实,整个出阁演出是很辛苦的。每年的社火演出日,天还不亮,村民便开始准备出装,直持续到下午4时左右。“下装”、“上装”没有吃饭时间,靠休息间隙补充饮食。表演的孩子会因疲惫而入眠,观众会笑话背了个“瞌睡虫”。

  尽管如此,一千多年来,曲沟抬阁一直代代相传,延续至今。作者:王永记   何晓聪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美国侨报网(2014-08-0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