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走进郑州 >> 印象郑州 >> 浏览郑州

南石村潘岳墓

2014/3/21 11:02:35 点击数: 【字体:

    从巩义市区沿G310公路西行约10公里,有南石村,西晋文学家潘岳之墓就在此村。

    南石村属芝田镇,位于北宋皇陵区域之内,G310公路东西横贯,坞罗河纵穿北流,汇入伊洛河。北宋修建皇陵时,这里曾是烧制、供应石灰的场所,称石灰务,俗名石灰场,南部叫南石灰场,北部叫北石灰场。现在,石灰场成了两个村子,简称南石村和北石村。

    潘岳墓位于南石村坞罗河东岸台地上,北面临近G310公路。现存墓冢大致呈圜丘状,高约6米,冢上丛生荆棘荒草,底部周长近40米,周围是农田,有十几棵桐树、杨树环绕。关于潘岳墓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晋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罗水(即坞罗河)又西北迳袁公坞北,又西北迳潘岳父子墓,前有碑。岳父茈(《晋书》为‘芘’,说‘芘为琅琊内史’),琅琊太守,碑石破落,文字缺败。岳碑题云:给事黄门侍郎潘君之碑。碑云:君遇孙秀之难,满门受祸,故门生感覆醢以增恸,乃树碑以纪事。太常潘尼之辞也。”潘茈(芘)墓距潘岳墓不远,在公路北面,原高3.5米,周长20米,“文革”时期被平毁。2009年6月3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潘岳潘茈(芘)墓为文物保护单位。

    潘岳(公元247~300年),西晋著名文学家,字安仁,后人称之为潘安,祖籍今河南省中牟县大潘庄。其祖父潘瑾,安平太守;父潘茈(芘),琅琊内史。从其父起移居巩县,潘岳生于巩县,小名檀奴,长于巩县,人称神童。他曾在河阳(今洛阳市吉利区)、怀县(武陟县西南)、长安(今西安)和京都洛阳等地做官,官至给事黄门侍郎,死后与其父同葬于巩县今南石村罗水边。民间对潘岳最熟悉的是他作为中国第一美男子的身份,“貌若潘安”是古人对于一位男子外貌最高的褒奖,“掷果盈车”、“连璧接茵”、“傅粉檀郎”就是有关潘岳的典故。他对妻子杨氏的忠诚专一和脉脉深情,更成为千古佳话,世有“潘杨之好”的评价。潘岳在为官方面也颇有建树,“栽柏立誓”、“浇花息讼”的故事四方传诵,有“潘河阳”、“河阳一县花”之誉,就连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都有诗赞颂他。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不仅写出了汉魏以来第一长篇大赋《西征赋》,还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悼亡诗派,是太康文学的代表人物。

    潘岳对母亲的孝心尤其值得称道。晋武帝时他任河阳令,虽公务繁忙,仍事亲至孝,父亲去世后,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他喜欢种植花木,天长日久,所植桃李竟蔚然成林。老百姓跟着仿效,很快全县到处都开满了桃花、李花。每年花开时节,他总是拣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亲自搀扶母亲来林中赏花游乐。一年,母亲染病思归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随即决定辞官奉母回乡。上官再三挽留,他说:“我若是贪恋荣华富贵,不肯听从母意,那算什么儿子呢?”上官被他的孝心所感动,便允他辞官。回到家乡后,母亲竟很快病愈了。家中贫穷,他就耕田,种菜,卖菜,再买回母亲爱吃的食物。他还喂了一群羊,每天挤奶给母亲喝。在他的精心护理下,母亲晚年过得很快乐。因此,他的事迹被选入“二十四孝”中,是“辞官奉母”的主人公,成为中华传统孝道的典范。令人叹惋的是,晋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潘岳受“八王之乱”牵连,在洛阳西市被杀,并“夷三族”,包括年迈的母亲。所以有的二十四孝版本,抽换了“辞官奉母”,认为潘岳最终还是连累了母亲。

    洛阳市吉利区有潘安井和转枝柏,徐州市贾汪区有潘安湖和潘安古村,中牟县大潘庄也有潘安衣冠冢,这些都表达了后人对才貌双全的潘岳的崇拜和纪念。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郑州日报(2014-03-2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