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走进郑州 >> 印象郑州 >> 浏览郑州

郑州“古塔记忆”之凤台寺塔

2014/3/18 9:45:00 点击数: 【字体:

 

    塔,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出现的一种建筑形式,具有明显宗教特征。

    自从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华大地上便开始有了塔这种建筑样式。因其有宗教建筑特色,形式多姿多彩,而且高耸庄严,有的已成为郑州的地方性标志。

凤台寺塔

    保护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第七批)】

    历史年代:北宋元丰年间

    地理坐标:位于新郑市区西南

    现状: 六角九层叠涩密檐式砖塔,高19.10米,基部周长13.38米。

    凤台寺塔高高耸立于新郑市区西南的洧河岸边,走107国道往南,远远就可以看到。

    此塔离双洎河桥很近,路右边有条小路,拐进去,正对一工厂大门,而塔就在这家工厂的后面。顺工厂墙外小路,朝着古塔的方向走去,经过一个坟场,荒凉阴森。穿过坟场,就到了塔前,塔前也是一片荒凉,空地上全是荒草荆棘,古塔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而其旁边,就是日夜流淌,曾经在诗经中多次咏唱的洧水了。

    塔前立一文保碑,得知是198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此塔列为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旁边还有一石碑,上刻“仓颉造字台”字样,据说,这里是仓颉造字的地方,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个地方称为“凤凰衔书台”,宋代时,在这里建了一座寺院,就取名曰凤台寺。传说很美丽,但是否真有其事,已经难于考究了。

    凤台寺塔为六角九级叠涩密檐式砖塔,平面作六角形,有关资料显示其通高19.1米,无基座。整座塔外壁全用水磨砖、白灰浆砌筑,塔身自第一层向上宽度逐渐内收,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塔身外形略呈抛物线形状。

    塔门两边立柱与门额上刻有题字,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极为难得。门额题字为:“太原温考【】谒朝假以元丰四年七月十二迁葬祖父母、父母于县西南七【】里耿村九龙【】之原”。两侧立柱上题字分别是“辛【】胡世程、陈迥、丁恂、慕容焕、梁坚、郭基同游”,“恩任郑州通判恭览祖考手泽不胜涕恋,宣和元年八月初七日”,“月二十日恭拜先茔过此,男承仪郎直龙图阁【】【】恭题”,“月七日谒朝假诣先师茔焚黄恭览先中书留题”等内容。

    这里一是提供了两个时间,分别是元丰四年(1081年)和宣和元年(1119年),说明,至少在1081年前,这座塔就已经建立于此。二是说明宋代人在一些著名建筑上留题几乎成了风气,这也让我想起了嵩山萧光师塔上的宋人题记,在宋代,这类事可能算是一件风雅之事了。这些题记一是很有书法价值,想来,那时候能够在这些地方题记的人,一般多不是庸俗之辈;二是这些题记到了今天,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时间等信息,为研究古塔,研究当时的社会风俗等,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三是提供了很多与当地有关的丰富内容,比如迁葬其祖父母父母一事,当时当地的地名、官职、题写的格式等等。总起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题记,对推定这座塔的大概建筑年代有了更充分的依据。

    此塔共有九层,第一层塔门朝东开,二层以上,每层三个券门,每相隔一面开设一个,而其上层则错位而开,逐层转移,这样让人看上去参差错落,富于变化,也使塔的整体重量平均分配,十分符合力学原理。只是此塔几乎所有的角都损毁了,从而影响了整体美观。

    去前还想着,既然叫凤台寺塔,一定附近还存在有凤台寺,谁知到现场一看,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座砖塔了,一边是洧河,一边是乱坟岗,另一边是工厂,凤台寺早已没有了踪影。据说,凤台寺毁于抗战前夕。从那时到现在,寺院就再也没有得到重建,只是在其东南约50米外,如今又建一新的寺庙,看着那崭新的建筑,完全失去了前往一观的兴趣,无从得知是庙是寺了。

  从有关方面获知,1965年,河南省文物部门曾对此塔进行过调查,并对地宫进行过清理,在地宫发现有壁画等,算是给此塔进行了一次相对比较系统的调查总结吧。(王学宾文图)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原网 (2014-03-1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