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名人名家 >> 逸闻趣事 >> 浏览郑州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韩非子:诸子百家之集大成者

2014/12/15 10:11:41 点击数: 【字体:

韩非子:诸子百家之集大成者
 

    韩非子(约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哲学家、散文家。

  《韩非子》共55篇,分为20卷,约10万字,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其中大部分为韩非子所作。纵观《韩非子》全书,构思精巧,说理精密,描写大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语言幽默。书中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

  《韩非子》一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

  《韩非子》不仅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一朵奇葩,而且也是一部立论鲜明、言词犀利、寓意深远、气势磅礴的散文杰作,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他的文章能令一个伟大的帝王拍岸叫绝,他的思想能令这位帝王陶醉和痴迷。这位帝王曾对人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这位帝王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这个人就是韩非,他的著作叫《韩非子》。

  韩非子是韩国贵族,他曾和李斯同学于荀子门下。韩非子擅长写作,秦王嬴政读了韩非子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3年,韩非子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李斯妒忌韩非子的才能,与姚贾一起进谗加以陷害,韩非子在狱中被迫服毒自杀。韩非死了,他的作品却活了下来。汉朝初年,有人把他的著作编订成册,这就是先秦时期集法家大成的著作《韩非子》。这部书现存55篇,十万余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

  小故事大智慧的寓言故事

  在《韩非子》中,最富有文学色彩和文学价值的,首推寓言故事。韩非子寓言大约有300~400则。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凭着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这些寓言故事集中了先秦法家的学说,文笔锋利,议论透辟,其作品不仅在数量上冠绝古代,而且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在内容上,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超越了其它人的作品;在艺术上,不管是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或者是对故事情节的编辑,都匠心独具。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

  韩非子在寓言中的愚化形象,不仅风行当时,也流传到后代,尤其对后人的笑话、小品,以及宋人、明人笔下的人物形象,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自相矛盾》中的楚国商人,《守株待兔》中宋国的种田人,《掩耳盗铃》中的偷铃人等等。《韩非子》寓言哲理性强,文笔生动,为人传诵。如《击鼓戏民》说明在事关重大的事情上,千万玩不得儿戏。如果拿原则问题开玩笑,就会失信于民,招致大祸。《鲁人搬迁》这则寓言说明要发挥自己的专长,必须找到合适的地方,如果找错了地方,长处就会变成短处。这些寓言故事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当时社会上广为流传。

  韩非子寓言,无论是质和量,还是思想和艺术上,都凌驾于先秦诸子寓言之上,在中国寓言文学史上,可谓一颗绽放光芒的巨星。后代寓言的形式,题材,多沿袭韩非子寓言的形式、内容,并将其发扬广大。韩非子寓言尤其对后代诗文的影响极深,它犹如文学创意的来源,提供给文人诸多的灵感,以不同的题材,创作优美的文学,使寓言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放启迪之光。

  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

  韩非子是著名法家学说集大成者。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深入探讨,而且卓有成效。

  对于治国,韩非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对于这些,韩非用“守株待兔”故事讽喻时政,说“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尤可称道的是,韩非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是对中国法制思想的重大贡献,对于清除贵族特权、维护法律尊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韩非认为,光有法和术还不行,必须有“势”做保证。“势”,即权势、政权。他赞赏慎到所说的“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来为天子能乱天下”,提出了“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的论点。

  很重要一点,韩非不但提出政治主张,还详细规划了“力求可靠”的实现手段。韩非从人性角度思考问题在百家中也是很独特的。虽然韩非子思想有着很多的漏洞,但在当时有很大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对待他, 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它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唯物辩证的哲学思想

  韩非具有比较明确的朴素唯物论思想,认为自然界万物的运行是有规律的,其总规律是“道”,其特殊规律是“理”,明君把握好总规律才能治国安邦。他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和扁鹊见蔡桓公的典故提出了“质量互变”的看法。韩非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尤其突出,他在中国逻辑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矛盾之说”,给矛盾律提供了正式的称号,而且充分地论述了矛盾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韩非还提出,在面对重重矛盾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在两点论的基础上坚持重点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提出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们的认识都必须依赖于感觉器官,来源于实践,因此韩非在整部论著中经常提到“参验”,即循名以责实,用主流思想话语来解释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韩非反对天命思想,主张天道自然。他认为“道”是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源。“道”先天地而存在。有了道才有万物,“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维斗得之已成其威,日月得之已恒其光。”。“宇内之物,恃之已成。”韩非子同时在找个哲学史上提出“理”这一哲学概念,并论述了它与“道”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道者万物之所成也,理者成物之文也。”在韩非子看来,“理”就是事物的特殊规律。人们办事应该尊重客观规律。

  韩非的认识论继承了先秦哲学中唯物主义的思想传统。他提出的反对“前识”和“因参验而审言辞”的观点,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韩非子》还收录了大量的先秦典故,成为提升人格境界、陶冶性情的良药,这些典故就如同一剂清新的良药,对于试图侵蚀我们思想的毒素有预防和疗治功能,可以荡涤我们的灵魂。放一部《韩非子》在案头,能使我们正襟危坐肃然起敬,也能使我们胸怀天下心雄万夫;能使我们反躬自省洁净灵魂,还能使我们忍俊不禁会心一笑。寒冷的冬夜,读读《韩非子》,暖心!何乐而不为呢?

  出自《韩非子》的成语

  焚林而猎 焚烧树木林,猎取禽兽。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久打算。《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

  负薪救火 背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韩非子·有度》:“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盖世无双 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没有人能比得上。《韩非子·解老》:“能御万物则战易胜敌,战易胜敌而论必盖世。”

  根深蒂固 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韩非子·解老》:“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

  孤掌难鸣 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力量孤单,难以成事。《韩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故弄玄虚 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骗人。《韩非子·解老》:“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

  寡不敌众 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韩非子·难三》:“夫物众而智穷,寡不胜众。”

  汗马功劳 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

  见微知著 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老马识途 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良药苦口 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路不拾遗 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论功行赏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韩非子·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谭绍木)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江西日报(2014-12-1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