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新闻资讯 >> 浏览郑州

河南新郑:推陈出新 一颗枣长出一条产业化的路子

2012/5/14 11:15:47 点击数: 【字体:

 
    一颗枣,通过推陈出新,长出一条产业化的路子

  
    树下粮仓 树上银行

    
    5月初夏,河南新郑市的枣农忙碌在枣园,把枣树树皮斑驳地砍上一圈,俗称“砑枣”。砑枣,就是让枝桠放慢生长,将营养开花坐果。千百年的砑枣,使这里的老枣树形如大肚弥勒,头顶硕果累累。

  
    放眼望去,这是枣乡最富希望的季节,绚丽夺目,树皮砑了,枣花开了,枣树憋足劲冲向丰收。枣乡正在实现“树下粮仓,树上银行”。让枣农的辛勤劳作变成看得见的收入,让树上银行,存得进希望,提得出现款。

  
    一颗枣形成一个产业

  
    1992年,河南新郑。十几个种枣汉子凑足4万块钱,在果脯车间承包了一角。他们没啥大野心,就是受够了丰产不丰收、守着一等一的枣却卖不掉的日子。他们发誓把枣卖出去!

  
    20年后,这家名叫“好想你”的企业,叫响全国,带动6000万枣农脱贫致富。

  
    当年创业的十几个枣农里,出了个叫石聚彬的掌舵人。他说一辈子最自豪的事,不是做强一个企业,创造多少财富,而是仗着农民那股子倔劲,把不起眼的一颗枣,做成激动人心的大产业。祖祖辈辈种枣,谁想过枣的文章能做这么大?

  
    孟庄镇寺西王村的王副昌今年50来岁,曾吃够了卖枣的苦。30年前他高中毕业,家乡的鸡心枣熟了,鲜枣堆成了山。他拉着车沿着市县叫卖,最远坐大车卖到长沙,想找个好销路,卖个好价钱。“苦吃的不少,钱没赚几个。经常住一晚上旅社,卖枣钱就花没了。”

  
    石聚彬算过账:“那种卖法,一两块钱一斤,只能原地打转。通过深加工,一两百一斤都打不住,这才能反哺农民。”他们从起步的蜜枣、芝麻枣开始,就动了脑筋。别人用20公斤大箱,他们分等级装小箱。别人只做原枣蜜饯,他们做出核枣、人参枣,枣粉、枣片。在广交会上,他们的枣卖出当年的天价,2.6万元一吨。如今的“好想你”产品,十大系列几百个品种,每年主营收入8亿多元。以前,鸡心枣等品种主要用于出口创汇。如今,石聚彬的思路是,枣这么好,先满足国内市场,再考虑***扩张。

  
    王副昌早就不再出去卖枣了。公司基地示范,技术指导,收购价高于市场,夫妻俩还进厂上班,工资每月能到3000多元,8年前就买了轿车。“没人出去打工了,去广州、深圳打工的都回来了。村里老少千人,进厂的就有400人,工厂、枣园,两头赚。”

  
    这群农民,爱枣、懂枣,他们要树标杆,要继续领跑: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开发技术专利,扩大种植面积,做深红枣文化……在“好想你”的眼里,从一颗枣,到一个产业,要做的事太多了。

  
    一颗枣改变一群人

  
    王新才也是当地农民,他没想过,自己还会“搞发明”。1997年,随着工厂发展,他们不满足于只做蜜饯了。他们想创造一种枣片,像口香糖,吃起来方便。万事开头难,王新才带着几个人,从擀面杖开始,找到切相片的铡刀,找到定型的铝条。1998年,枣片上市。

  
    接下来,大家边生产边琢磨,创造力不断被释放。2003年,王新才记得清楚,他做的切片机使切枣片从手工变为半自动。2009年继续改进,实现全自动。农民工高随军,在生产一线发明了枣干铡刀机,提高效率,解决了安全问题。

  
    石聚彬要求技术中心每一两周就要出新品,几轮内部评审、员工品尝后,才向市场推广。当年“分级装小箱”的点子不过时,如今“三粒枣一小袋”的分装方便实用,正应了“一天仨枣,长生不老”的民谚。

  
    枣被称作“铁杆粮食”,曾是荒年的口粮。公司在新疆若羌县考察时,吾塔木·铁干里克一家还在拿卖不掉的红枣当饭,价格太低时,枣甚至用来喂羊。

  
    当“好想你”在新疆发展示范基地,很多群众不免吃惊,那么多枣,卖给谁去?几年下来,红枣收购价从每公斤1.5元涨到现在的36元。受益于种植基地示范、专家下乡推广,铁干里克已经成了资深枣农,过上了小康日子,维吾尔族小伙吐孙江靠种枣达到了百万身家。如今,新疆地区红枣发展迅猛,以若羌、阿克苏、和田等地为代表,种植面积每年以400万亩的速度递增。

  
    “神舟八号”搭载了“好想你”的红枣种子、枣苗、枣接穗进行太空育种。2011年5月,“好想你”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成为中国上市第一枣。这群农民接下来的梦想,远不是卖卖大枣那么简单。

  
    一颗枣带动一种文化

  
    在红枣之乡新郑,七八百年的古枣树并不稀罕,而且每年仍在开花结果。算来树上结的都是“宋枣”、“元枣”。枣文化,成为这方土地宝贵的资源。

  
    很多人知道枣是“百果王”,营养价值高;很少有人知道,枣为中国所特有,集中了全世界近99%的枣树和产量。国人对枣有感情,枣和花生、桂圆、莲子一起,置于新婚夫妇床头,期待“早生贵子”。“好想你”办起枣文化博物馆,让吃枣人了解枣、懂枣、爱枣,带动一系列旅游文化项目。

  
    在“好想你”新郑厂区,工匠悄悄进行着一项大工程。枣树木质坚硬,适宜雕刻。老死、因重大工程砍伐的枣树,在这里被雕刻成栩栩如生的罗汉、弥勒造像。石聚彬讲出了农民最朴实的想法:“枣树为人奉献了一生,不能被当木当柴用,我们对枣树心存感恩。”

  
    石聚彬说:“我们要守住农民的本色,不去投机取巧。做产业,做的是良心,做的是道德。”现在,打假成了一项很主要的工作。对于不时听到的好奇和质疑,石聚彬正在策划征集网友考察企业,把全部生产流程上网晒晒。多年来,厂区早已成为观光旅游的一部分,透过玻璃墙,生产过程一目了然。

  
    2007年,石聚彬自创了“木本粮”概念——木本粮以红枣、核桃、板栗为代表,而草本粮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代表。草本粮解决温饱,木本粮侧重营养健康。

  
    一群枣农用20年,走过了很多老企业百年的路。“好想你”敢想敢干,制定了免洗红枣国家标准,打造枣文化旅游体系,建立了五部委联合认证的技术中心,开始研究营养配比新产品……产业化,改变了枣的命运。一颗枣,正演绎更多传奇。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