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新闻资讯 >> 浏览郑州

为梦铸魂奏华章——郑州市文艺精品剧目创作工程纪实

2013/7/3 17:26:28 点击数: 【字体:

“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只有精品才有市场”,郑州市以改革创新理念打造文艺精品剧目创作工程,十年磨砺,成绩斐然。

《风中少林》、《水月洛神》、《斗笠县令》等文艺精品剧目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大奖,让世人为之惊叹,郑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了一张张耀眼、美丽、独特的新文化名片。繁花盛开的文艺精品剧目创作工程,郑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堪称总策划和总导演。

郑州以文艺精品剧目为带动,全面提升全市文化事业发展,历史电影巨制《轩辕黄帝》、原创动画连续剧《黄帝史诗》、现代豫剧《都市阳光》正在火热打造中。“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大型文化惠民工程,让普通大众尽享文化带来的甜美成果。

一个文化郑州,一个迈向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郑州,正乘着中国梦的春风,振翅腾飞!

为梦铸魂奏华章

——郑州市文艺精品剧目创作工程纪实

为梦铸魂奏华章——郑州市文艺精品剧目创作工程纪实

 《风中少林》剧照

为梦铸魂奏华章——郑州市文艺精品剧目创作工程纪实

《水月洛神》剧照

为梦铸魂奏华章——郑州市文艺精品剧目创作工程纪实

《斗笠县令》剧照

【水调歌头·精品三叠】

    禅声随风起,英雄照古今。谱写千古恋曲,悠悠动人心。柔美轻盈舞姿,至刚至柔情怀,月下轻轻吟。看小小县令,一心只为民!

    深挖掘,巧编排,出精品。突破旧制,化茧成蝶天地新。深谙中原文化,传承华夏文明,根深树成林。为梦想铸魂,传中原强音。

序曲

    风从商都来。

    这风是风行水上的风,敢为风气先的风,是勇立潮头唱大风的风。

    先是烈烈雄风,阳刚、威武,直愣愣打在脸上。

    然后是婀娜柔风,至美、婉约,静悄悄融在眼底。

    接着是时代清风,真诚、新鲜,暖洋洋化在心头。

    风行于黄河水上,奏响动听的旋律。

    极富华彩的乐章从巨大的商鼎喷涌而出,升腾跌宕,把里面盛满的这座拥有36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之秘倏然揭开。

    世人惊叹!言之不足,嗟叹之。嗟叹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目光呼啦啦投向这片土地——

    这里曾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许多年里,曾经的精彩和沧桑成为久远的文化记忆。

    进入新世纪,滔滔黄河水孕育出新的美丽,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座蓬勃发展的现代化都市。身为河南省省会、国家级战略“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郑州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持续提升,在全国处于先进地位。

    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这块总面积达7446.2平方公里,拥有9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将以什么样的文化面貌示人,她的气质和精神又将如何体现?

    一群人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历史的眼光审视文化现状与将来,生出强烈的使命感。他们认识到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决胜力量,决心用实际行动唤醒沉睡中的历史文化财富,让古老文明焕发现代光芒,从而为郑州铸魂。

    文艺精品剧目创作工程由此启动。

    十年精诚苦磨砺,当《风中少林》、《水月洛神》、《斗笠县令》等文艺精品剧目让世人惊叹时,郑州这座城市拥有了一张张耀眼、美丽、独特的文化名片。

    人们由衷地说:郑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堪称文艺精品剧目创作的总策划和总导演。

    2002年,时任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的李克提出:郑州市文化建设要搞“三个一工程”,即出一部书、创一批歌曲、打造一部剧。他从一个城市的战略格局、发展前景考虑,力抓文艺精品剧目创作。他认为,作为中原重镇,郑州要有自己的文化品格,有与文化名城匹配的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只有让源远流长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富有感召力和审美魅力的文化成果,才能提升城市发展的软实力。他率先提出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打造少林武术与现代舞蹈艺术进行创新结合的原创舞剧《风中少林》。在他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郑州从全国请来文艺专家,就创作理念、创作选题、艺术形式、市场前景进行了多次论证,最终确定《风中少林》的创作方向。他还亲自主持,选定编剧、导演等主创队伍,并多次深入排练基地为演职人员鼓劲加油。

    2006年,时任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的王文超提出,把文化资源和文化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文化事业发展增强城市凝聚力、影响力、辐射力和综合竞争力,真正发挥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他全力支持文艺精品剧目创作,并就题材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从2006年到2008年,郑州组织实施了跨越式发展文化建设工程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先后安排推进重点项目40个,完成投资48亿元。从2009年开始到2011年,实施新一轮文化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三年内投资超过百亿元。

    2011年,时任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的连维良要求,郑州市各文艺院团要以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拘一格培养造就优秀创作和演艺人才。他表示,郑州市委高度重视文化艺术,从人力、财力上鼎力支持艺术创作,鼓励多出精品,多演出,让市民多看好戏。他亲自提议打造豫剧《朝阳沟》姊妹篇,并要求新剧目创作要以新型城镇化发展为背景,反映现实,贴近生活,人物要与经典豫剧《朝阳沟》有关联,要表现银环、栓宝等人物子孙后代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明确提出把郑州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文化名城。他重视文化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制定完善文化改革发展配套政策。他热情支持新剧目创作,多次批示,提出具体要求。他亲自会见美国IM国际传媒集团总裁,支持舞剧《水月洛神》到美国演出,走向世界,从而提升郑州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时任郑州市市长赵建才、现任郑州市市长马懿都对郑州文艺精品剧目创作高度重视,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

    政策给力,真抓实干,成绩骄人。主抓郑州市文艺精品剧目创作工程的省辖市市长级干部(时任郑州市委宣传部部长)丁世显对此感受最深刻:郑州市实施文艺精品剧目创作工程,以文艺创作为抓手,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出《风中少林》、《水月洛神》、《斗笠县令》等一批文艺精品,提升了郑州的文化软实力,在全省舞台精品创作、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进程中走在了前头。

    这些文艺精品剧目代表了郑州的城市形象,提升了郑州的美誉度,打造了郑州的文化名片,也是郑州走向全国舞台、世界舞台的一扇窗口。它们凝聚着郑州的气质,凝聚着郑州市民的精神风貌,折射出郑州于当今中原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在全国的城市版图上独有的精神风貌。

    为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共享文化发展成果。2011年开始,郑州市启动了“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大型文化惠民工程,坚持“政府买单、院团演出、居民受惠”原则,以政府共同采购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国有文艺表演团体承担演出、广大人民群众免费观看的形式开展,为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提供文化支撑。新创并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大奖的舞剧《水月洛神》、豫剧《斗笠县令》,让群众在小剧场内也能欣赏到精彩演出。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大河网(2013-07-0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