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历史传说 >> 姓氏文化 >> 浏览郑州

游——采用祖字命得的姓

2016/3/3 11:51:52 点击数: 【字体:

游——采用祖字命得的姓

    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将游姓列入“以字为氏”之类,说:“游氏,姬姓,郑穆公之子公子偃,字子游,其后以王父字为氏。”为什么说游氏是“姬姓”呢?这是因为春秋时期建都于今河南新郑的郑国是周朝同姓(姬姓)诸侯国,而游姓又出自郑穆公(叫姬子兰,公元前627年至公元前606年在位)之子偃,所以说游姓出自姬姓。那么,偃(即子游)的后代又是谁开始“以王父字为氏”的呢?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子游的儿子叫公孙虿,字子蟜,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眅,字子明,郑简公时任大夫;二儿子叫吉,字太叔,号子太叔,任郑国正卿,是继名相子产而执掌郑国国政人。史书称他们为“游眅”、“游吉”,由此可知游姓始自他二人,是他们以祖父的字命氏才有游姓的。

    春秋战国时期,游氏主要是在其发祥地河南境内发展繁衍,如游眅有个儿子叫游楚,字子南,在郑国任大夫;游吉之子游速、游楚之子游印,均在东周(都今河南洛阳)做官。秦汉以后,游氏着望于河北广平郡(治所在今河北鸡泽县东南),与宋、焦、谈,并称广平四大姓,直至隋唐时期,这里一直是游氏的繁衍中心。此期的游姓名人,大都出自广平游氏家族,例如,晋代有游畼,受招归骠骑大将军王俊,其弟游邃,曾任昌黎太守,后仕前燕慕容廆为龙骧长史;十六国时前赵有游子远,仕刘曜为光禄大夫,累迁仪同三司。广平游氏主要的一支族祖是游鯶,仕后燕慕容熙,为乐浪太守,其子游幼,仕慕容跋,为广平太守。游幼之子游明根,字志远,北魏孝文帝时历仪部尚书,迁大鸿胪卿,赐爵新泰侯,任官50多年,外身以仁和,接物以礼让,受到时人的称赞。游明根之子游肇,字伯始,北魏明帝时累迁尚书右仆射,外宽内刚,善《周易》、《毛诗》,尤精三礼;其孙游祥,北魏明帝时领尚书郎中,封高邑县侯;其玄孙游元,隋炀帝时拜朝请大夫,兼治书侍御史。游明根有个族兄叫游雅,字伯度,仕北魏,初为中书博士,曾参与律令的改制,累官东雍州刺史;甚有惠政。他的从祖弟游奇,北魏时任梁州刺吏;奇6代孙骞,为驾部郎中。隋朝,游氏称盛于扬州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与戴、商、盛,同为广陵四大姓。唐代以后,由于官职调迁、战乱等原因,游氏部分人西迁至山西、陕西,东迁至山东,而主要的则是向江南迁徙。迁往陕西的,在冯翊(今陕西大荔)形成望族。南迁的主要地区是福建和江西,其次为湖北、安徽、四川;其中江西游氏,系由河南汝南迁去。至明清时期,上属地区的许多地方都有有游姓人居住,其在福建境内者,主要分布于今建瓯、建阳、邵武、莆田、上杭、沙县、崇安、南平、霞浦,有一部分人又西迁至广东;其在江西境内者,主要分布于今南丰、高安、丰城、德化、婺源、上饶等地。清朝干隆六年(1741年),福建漳州人游文昌入垦台北,为游氏入台之始。此后,闽、粤、台游氏又有不少人徙居海外。

    宋、明两代,游姓有不少人被正史单独立传,其中最著名的是北宋学者游酢、南宋淳佑年间官至丞相兼枢密使的南充(今属四川)人游似。游酢,字定夫,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历官监察御史、知汉阳军及和、舒、濠等州。他师事程颢、程颐兄弟。据说他和杨时初次去拜谒程颐时,程颐瞑目而坐,他们一直侍立不去,待天晚出门时,门外雪深三尺,由于精诚所致,得到了程颐的真传。他与杨时、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著作有《易说》、《中庸义》、《论语孟子杂解》等。因此,福建游氏以“立雪”号。游氏的堂号还有“盛兰”、“东兴”。

    在近现代史上,游姓人物既有政绩较突出的官吏,又有著名的学者,还有为革命事业牺牲的烈士。例如:游百川(?——1883),山东滨州人,同治进士,授编修,后迁御史,曾力谏慈禧、同治缓修圆明园,以敢谏而名动朝野。1879年后,历任湖南衡永郴桂道、四川按察使、顺天府尹等职。1881年,黄河在山东、河南决口,他前往治理,分水入海,颇获好评。游国恩(1899——1978)。江西临川人,1920年考入北京大学学习古典文学,1929年至1936年在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任讲师及教授,后又任华中大学教授。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等职,是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曾主编《中国文学史》。其主要著作有《楚辞概论》、《楚辞长编》、《楚辞论文集》等。游寿(1894——1911),广东南海人,少年时痛恨清政府腐败,立志革命,受到孙中山的赏识。曾参加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1911年4月27日参加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在攻打两广督署的枪战中牺牲,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游步仁(?——1927),湖南宝庆(今邵阳)人,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次年参加南昌起义,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参谋处长,后随军南下,在战斗中负重伤,于福建平和牺牲。游瑞轩(1901——1934年),湖南澧州(今澧县)人,曾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1月参加湖南起义,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红四军四纵队参谋长,闽西新十二军军长兼第三十四师师长,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军事部部长,红十九军军长,福建军区参谋长。1934年冬在江西瑞金牺牲。

    游姓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华姓氏中,名列第166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64%,分布较广,以贵州、四川、湖北居多,这三省游姓约占全国汉族游姓的53%;在台湾为第43大姓。日本侵占台湾期间,台湾游姓曾被迫使用日本姓“游佐”,直到1945年台湾光复后,才奉命恢复原来的姓氏。此外,日本侵占台湾期间,台湾土著曾有使用安川、西田等日本姓者,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命改姓,重新选用游姓。作者:谢钧祥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杜——始于酿酒鼻祖的姓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