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郑州工艺 >> 工艺赏析 >> 浏览郑州

“包”裹百味 “香”飘万家——记香包制作传承人芦爱玲

2014/11/11 10:22:09 点击数: 【字体:

 
    一针一线绣出界线。线这边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线那边倾倾轧轧,飘香四溢。
“包”裹百味 “香”飘万家——记香包制作传承人芦爱玲

   走进芦爱玲的工作室,莲生子、蛇缠兔、无忧兔......跃然而出,夺人眼球。说到这里,大家不免疑惑,莲生子是什么?蛇缠兔又是什么?其实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香包。香包又叫“香囊”,亦称“佩帷”、“容臭”、“香袋儿”、“荷包”等。它是一种民间工艺品,具有提神醒脑,化湿醒脾、辟秽悦神的功效。芦爱玲就是这项工艺的传承人之一。

    香包启程之路

    芦爱玲1956年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6岁开始跟随母亲接触香包,8岁又跟随奶奶学习制作香包。年幼的芦爱玲天资聪颖,许多造型和花样,她看一眼就能复制出来,而且还更胜一筹。
  
     “不做就不做,要做就做好”这是芦爱玲铭记于心的话,也是奶奶对芦爱玲的教导。秉承于这句话,爱玲做的香包都栩栩如生,精致之至。

    后来,由于时代的要求,芦爱玲下乡学习,并参加工作,再没有接触过香包。在2006年退休之后,又与香包再续前缘。“街上有卖香包的,但是味道都不对,不是小时候闻的那种味儿”。寻找小时候的味道,便是芦爱玲制作香包之路的第二次起点,为了寻找小时候的味道,芦爱玲也开始了真正的香包征程。

    时隔40年,儿时制作香包的技艺已经有些模糊,为了重拾香包技艺,芦爱玲开始观察别人的香包制作方法。在观察学习期间,芦爱玲觉得别人的技艺不精,做工比较粗陋,于是就决定自己摸索,在卫生、环保的前提下,开始用碎布头、碎毛线等一些废旧料头制作香包。
“包”裹百味 “香”飘万家——记香包制作传承人芦爱玲

    追寻熟悉的味道

    小时候的香包味道对于芦爱玲来说印象十分深刻,她也因此一直在追寻小时候的味道,这种味道有两层含义,一是嗅觉上的味道,即小时候香料的味道;二是精神上的味道,即母亲和奶奶的味道,也是一种传承的味道。   

    为了追寻熟悉的味道,芦爱玲不辞辛苦。她凭借零星的儿时记忆,自己调配香料,但是味道不太对。后来她到人民医院和老中医进行交谈,经过商讨,老中医给了芦爱玲一个配方。根据配方,芦爱玲进行调配,最后还是少了一种味道,亦或少了一种感觉。

    再次失败后,芦爱玲来到了省中医院,拜访一位资深老中医,可能是配料不对,也可能是比例调配不当,香料的味道还是缺少些感觉。在此之后,芦爱玲决定自己调配香料,她反复研究中药比例,琢磨药材疗效,经过多次试验,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具有“小时候味道”的香料被调制出来。

    这种“小时候味道”的香料是综合了药材的香味和疗效配制的,具有提神醒脑、辟邪、防止蚊虫叮咬等功效。根据芦爱玲的描述,这种香料的配方主要有白芷、艾叶、苍术等。
“包”裹百味 “香”飘万家——记香包制作传承人芦爱玲

    细致挑选布品

    香包文化源远流长,香包的传承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承。作为端午节的民间传统饰物,香包寄托着人们心灵深处的美好诉求,渗透着"祈福避邪"的象征意义。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代表吉祥祝福的象征物,比如龙凤、牡丹、梅兰竹菊等。芦爱玲在选择布料时,比较偏重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布匹,寓意偏重吉祥、祝福和平安。这即是对香包的传承,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包”裹百味 “香”飘万家——记香包制作传承人芦爱玲

    “剪过的碎布头、碎毛线,我也不会浪费。用它们来制作一些小玩意儿”,说这话时,芦爱玲脸上透露着愉悦和自豪。

    除此之外,芦爱玲还会根据时代的发展来选择布料,比如今年是马年,芦爱玲就选择有马的图案的布料,制作成香包,并取名“马到成功”。

    精美独特的造型

    不墨守陈规,喜欢推陈出新,这是芦爱玲的性格。于是,她经常观察生活,观察周边的事物,并仔细琢磨,以此来获得灵感。
“包”裹百味 “香”飘万家——记香包制作传承人芦爱玲 
香包《蛇缠兔》
 
    在芦爱玲的众多作品中,她的得意之作是“蛇缠兔”和“招财纳福”。“蛇缠兔”是根据民间传说制作的,为了制作此造型,芦爱玲到浚县考察兔子的造型,并且综合多个地方的传说,自己研究设计“蛇缠兔”。民间有一说法“蛇缠兔,辈辈富”,芦爱玲的“蛇缠兔”也是富贵吉祥的象征。对于“招财纳福”,芦爱玲付出了更多的心血,大象是河南的象征,用大象代表着芦爱玲对故乡的热爱。根据芦爱玲介绍,有次外出,她看到一个塑料大象鼻子上有“如意”,乌龟背上有“元宝”和“福”,她就开始思索,为什么我的大象上不可以有“福”,不可以有“元宝”?回到家中,芦爱玲就开始动手制作,取名“招财纳福”。
“包”裹百味 “香”飘万家——记香包制作传承人芦爱玲

    芦爱玲对造型的要求不仅体现在结构上,还体现在花色上,她挑选的花色必须匀称搭配。在确定造型后,芦爱玲在制作上也极其精细。比如为了设计一个“元宝”,她就构思了一年,先后选取布和毛线来制作,但是都不尽如人意。经过种种思考,芦爱玲决定用金丝线,制作出来的“元宝”闪闪发光,酷似真金。

    独树一帜的创新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艺术也是发展变化的,创新是艺术的灵魂。芦爱玲说,在传承的基础上,她会去学习别人的长处,只要是好的都会为自己所用,并且每一年都会创新出不一样的香包。

    芦爱玲的创新除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外,还为了适应时代,满足大众的需求。现在的社会是个性化的,每个人都在彰显自己的独特,香包要想传承和发展,就必须加以改变,来适应时代。
“包”裹百味 “香”飘万家——记香包制作传承人芦爱玲 
 
    现代人追求美观和实用,芦爱玲就把传统的香包改造成项链、毛绒玩具、耳坠、戒指、胸针等形式,来满足各个阶层不同人的需求。正因为不断地改革和创新,芦爱玲的香包有四大优势,品种多,颜色布料好,做工细,香味好,收到很多人的欢迎,销量非常好,逐渐有了自己固定的客户。

    社会的肯定

    芦爱玲细腻的手工技艺获得了社会的肯定,一位80岁的老人看到芦爱玲的香包后,给予充分的肯定:“造型新颖独特,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香包”。后来在2008年受邀参加展演活动。在2010年,在绿博会废弃物设计大奖赛,凭借《乌龟献寿桃》获得银奖。2013年6月,受邀到省妇联组织妇女阳光工程做香包。

    传承和发展

    香包在《诗经》里就有记载,《礼记》云:“五采谓之绣。”由此可见香包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发展史。现代香包经历了几千年岁月的洗礼和无数代的传承,从一个佩戴品变为工艺品,并且成为承载传统文化元素的载体。

    为了传承香包,芦爱玲办了学习班。在班里最小的孩子6岁,最大的73岁,人数最多达到50多人。目前芦爱玲准备办孩子班和成人班,不为赚钱,只为传承。

    芦爱玲有一个心愿,就是让香包进入学校,进入课堂。每年端午节时,给一年级的小孩子上一堂课,让他们知道香包是什么,用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要带香包,香包蕴含着怎样的文化。为了这个心愿,芦爱玲也在不断地努力着。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著名人物 芦爱玲

芦爱玲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