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濮阳 >> 传统文艺 >> 文艺赏析 >> 浏览濮阳

大笛子戏:来自民间 流传千年

2013/4/17 14:14:39 点击数: 【字体:

大笛子戏:来自民间 流传千年
    刘会立展示大笛子戏演出用的道具。
 
    “这两张老照片我保存快50年了。”史洪恩说。两张照片,其中一张是剧团演员在河北魏县去乡镇演出的路上,几位演员在田间的小路上走着。
   
    “最后面那个背着乐器的就是我。”史洪恩指着照片告诉聊城晚报记者。另外一张是下乡演出的路上,遇到了一座石碑,剧团演员停下脚步在观看石碑的照片。“当年下乡演出的照片我就这两张了。”史洪恩说。
   
    近日,史洪恩与剧团的其他两位老人相邀,向记者讲述了剧团的故事。
   
    下乡演出 自己铺路搭桥
    
    白天干活 晚上再演大戏

   
    据老人们介绍,大笛子剧团于1956年建团。那时他们顶着夏日,冒着冬寒,下乡演出,白天帮农民干农活,晚上为群众演大戏。
   
    剧团的老艺人刘风蓝从12岁开始学戏,13岁就跟着演出。刘风蓝介绍,他们在农村演出,从来“不攀条件”,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为了方便群众看戏,他们早在1958年就提出了要求:送戏到地头,送戏到敬老院,送戏到会场,送戏到最偏僻的地方去。他们曾到过东阿、范县、冠县、馆陶等地许多偏僻村庄。后来,由于演出现代剧越来越多,有些布景道具携带不便,他们又采取“蹲点开花”的办法,把笨重的布景道具集中到点上,携带着轻便的服装、道具到附近农村演出。
   
     “有一次剧团到茌平县博平区演出,离博平七里路的三教堂村,有一些老人听说我们演出的新戏很好,自己又不能跑去看,就叫队干部捎信,要剧团到他们那里演出。剧团马上答复了这个要求,第二天就把戏送到了门上。”刘风蓝说。
   
    大笛子剧团下县演出还与农民群众一同吃住,一块劳动。他们白天帮农民干活,晚上演戏。“有一次在河南省龙泉镇演出,剧团演员白天帮村民灌溉,需要从山下打水到山上浇水,同志们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一上午的时间才能挑两趟水,有的同志肩膀上都磨出两道通红的印子。白天干完活,晚上再演戏。”刘风蓝说。
   
    剧团演出现代戏很多,每一出戏都做新的布景、道具、服装,要花很多钱。他们就本着勤俭节约、自力更生、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尽量自己动手,处处精打细算,节省开支。“剧团的郎顺喜是灯光师傅,他利用业余的时间学会了简单的木工活,布景框子自己做,片子自己画。新服装不够,女演员一齐动手,利用传统戏的服装改制。”刘风蓝说。
   
    范县“大笛子” 如今仍活跃
   
    以大笛伴奏 田汉为其命名

   
    大笛子剧团的生存可谓一波三折,逐渐地被人们遗忘,然而,在大笛子的发起地范县,该剧团依然活跃着,一些老艺人为了挖掘大笛子戏作出了不少努力。
   
    据剧团的老艺人介绍,大笛子剧团最初是在范县(当时属聊城专区)杨集乡前后店村发起,1962年和1970年经历两次大的调整,大笛子剧团被迫退出舞台,现在在剧团几位老艺人的努力下,大笛子剧团在前后店村重新成立,并更名为范县罗卷戏大笛子剧团,又活跃了起来。
   
    近日,在冠县杨集乡前后店村剧团大院里,两间破旧的房子里面放着演戏用的道具,一间房子的一面墙上挂着一块大镜子,这是平时剧团演员排练用的。现任罗卷戏大笛子剧团团长的刘会立,向记者介绍了当年的两次调整和曲折发展的经过。
   
    刘会立介绍,解放前,前后店村民们自发凑钱买来服装、道具等,一些爱好唱戏的村民开始搭台唱戏,成立民间剧团。“当时还叫大罗戏,后来被改为大笛子戏。”刘会立说,1956年剧团在山东第二届戏曲观摩大会上汇演时,时任全国文联主席田汉和文化部领导观看后给予高度评价说:“该戏音乐伴奏以大笛为主,不如叫大笛子戏为好”。从此大罗戏更名为大笛子戏,同年被批为范县职业剧团。
   
    当时范县共有京剧、评剧、豫剧、大笛子等共9个剧团,后来进行调整,只保留两个,一个大笛子,一个四平调。1962年大笛子剧团被撤掉,只保留了一个四平调。后来,山东省戏剧协会会员郎方铎带剧团的几名成员去文化部反映情况,文化部领导很重视,当年大笛子剧团被晋升为聊城专区职业剧团。1970年,由于全国掀起京剧热,剧团的演员开始改学京剧,大笛子剧团便没有了。
   
    “当年大笛子剧团在我们村成立,不能在我们村失传啊!”刘会立说他们要把大笛子戏传承下去。后来,由刘会立带头,与村里几位老艺人又成立了剧团。
   
    “那时候孩子们学戏很辛苦。”刘会立说,前来学戏的都是10多岁的孩子,他们自己从家里带馍,在剧团里吃住。有时下大雨,剧团的房子漏雨,孩子们睡觉的被子都是湿的。但是他们都坚持了下来,一年四季到外面演出。
   
    2007年大笛子戏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更名为罗卷戏,后又于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下拨40万元钱,要求对该剧种继续进行保护和挖掘。□梁营营【原标题:大笛子戏:来自民间 流传千年
   
    ■相关知识
   
    何为大笛子戏?
   
    大笛子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号称传统戏曲的活化石。它源于唐,成于宋,盛于元。
   
    大笛子戏剧目多来自宫廷,曲调古色古香,既有唐宋的大曲,也有元明杂剧余韵,有古代中原俗曲小令,又有南曲曲牌的纳入。
    
    大笛子戏拥有八大声腔体系,300多个唱腔曲牌,300余部剧目,舞台表演粗狂朴实,润以舞台艺术色彩、动作,脸谱服装极其朴素,大笛子戏的音乐伴奏以大笛为主,配以笙管、横笛、箫、丝弦等各种乐器,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   
    ■延伸阅读
   
   服饰脸谱夸张醒目
   
    大笛子戏的脸谱以红脸、花脸最负盛名。以赵匡胤、秦琼和张飞、薛刚等脸谱而论,均甲于其他剧种。其特点是用色简单,着色搭配讲究适宜,谱形鲜明醒目。如红脸(秦琼)面额与两颊合至口唇全为朱红,鼻梁后至双眉上部以白为地,沿眉上部斜涂黑彩对称相照,黑白相间,以示眼神且正五官,庄重而大方。该剧种服饰,强调与人物的社会地位,家境和性格的吻合,且具夸张之特点。如《水浒》中的李逵,《晌马》中的程咬金,往往赤膊光背,或项围水肩即可。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聊晚全媒网 2013-3-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