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濮阳 >> 传统文艺 >> 文艺知识 >> 浏览濮阳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范县大笛子戏源流与特点

2013/4/17 10:47:08 点击数: 【字体:


    范县大笛子戏是流行于豫北、鲁西南、冀南一带的古老而珍稀的曲牌体剧种。至今近千年。已失传了的唐宋大曲、宫廷音乐,原始剧目,古朴的表演形式等,在该剧种中还原汁原味的保留着。人称大笛子戏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戏曲鼻祖”。 范县大笛子,又名大罗戏,大笛子罗罗,该剧种唱腔、伴奏、身段、表演粗犷奔放。音乐由曲牌联辍而成,戏文词格复杂,曲式,节奏、行腔、过门变化多样,同曲不同唱,伴奏以大笛为主,间配鼓板,锣、笙及四大扇和海螺,(1958年后才有弦乐伴奏)。   

    大笛子戏的唱词,以长短句式为主,对偶句式和单句式为次。大笛子戏的发音大多用真嗓,行腔用假嗓。    

    大笛子戏的唱腔特点:一、大笛子戏换牌频繁,音节跳度较大,有时出现七、八度大跳。二、大笛子戏以过门音乐为主,以唱腔音乐为次,二者有机结合。三、打击乐和唱腔结合,烘托气氛,同时代替句间过门,使演员更有表演余地。四、大笛子戏将伴奏和唱腔各自独立的曲牌前后叠起,形成复调音乐,使音色更为丰富。五、取长曲牌一句,在进行发展,形成新的派生曲牌,其旋律婉转,情调悠扬。 

    范县大笛戏的表演艺术与特技: 大笛戏的表演身段以大洪拳和梅花拳为基架,润以艺术色彩。有粗犷、泼辣、夸张之特点。云手一技,花脸、武生、武旦皆可过顶。武生、武旦出场多大蹦大跳,善用飞脚(俗称旋风脚),可连旋数十个。花脸则拔躯、振臂、眦目、顿足勇跃。行军打仗动作,常用推圈跨步,势如推山。跃起似蛟龙颠浪,蹲伏如猛虎下山,颇具特色。 大笛戏除善演朝代忠奸、打恶除霸等大戏外,武打戏又是它一大特色。在舞台表演方面,以真刀真枪见长。多配以“出彩”(即见血破腹等),是众多剧种中最具真实性的一种。 武戏的过场,行军打仗等场面,往往阵势浩大,威风凛凛。运用其独特的推圈跨步、飞脚、起径、单、双开门、蹲步、扎架等式,使场景龙腾虎跃,势若倒海。 大笛戏有特技“双头人”、“拉龙”、“跑游魂”、“开膛剖肚”、“盘叉”、“削柳椽”、“打五把彩”、“睡三孔桥”、“大上吊”、“炸麻花”、“背钱褡”、“上压杆”、“砸瓦”等十几种,其特点惊险刺激、真实,有极强的舞台轰动效应。如打五把彩,更是恐怖、震撼;刀、枪、宝剑穿肠而过,肠溢血流;菜刀砍头,剪刺双眼、抓钩穿鼻、大铡劈臂,寒光闪闪,满台血人,观众观之,儿哭母叫,胆寒心惊。范县大笛子戏源于唐代宫廷音乐。在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一书中提到的诸多唐宋大曲里,其中[黄莺儿]、[出队子]、[调笑令]、[滚绣球]、[海里花]、[江头金桂]、[拉花甘州]等均原汁原味地保留在范县大笛子戏的曲牌之中,从其拥有众多大曲和在大曲中又有其核心“五大套曲”的情形来看,宋代以前大曲联套现象在该剧种得以印证。

    范县大笛子戏至今还保留着古代的演出形式,如唐代以前的“跳加官”戏和宋元杂剧中的“滑稽戏”(如“拉江须”、“打关西”等)、“拴搐艳段”(如“拐妗子”、“奇中遇”、“观灯”等)、“赤膊戏”(如“薛刚打朝”、“西岐”、“红娘下书”等。)这些特征证明范县大笛子戏至少在宋代即已存在,元代趋于成熟,明初进入鼎盛期。明时对大笛戏有:“键击九龙口,一溜十八班”之说。说明当时该剧种在中原已具规模。(“九龙口”指鼓,因唐玄宗曾打鼓指挥过大曲演奏而得名。“十八班”说明当时已有十八个正式班社)。

    从大笛子戏艺人的行规,传说中也不难看出该剧种和唐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敬郎神)。郎神即唐王李隆基,偶像属木制,四肢可活动,尺半高许,由大衣箱管理保存,每逢收徒、节日、奖罚等重大事件,由班主带领全班艺人向“郎神”祭拜,然后才进行具体事宜。

    再如该剧种演员在里场的座位各有定数,唯有丑角演员不受约束,原因是唐玄宗曾演过丑角。伙房开饭,如丑角演员不掂勺,则不能开饭。

    又如农村古庙会演出该戏,会首必先到戏班亲迎郎神,供奉在舞台对面的神位上,方可开戏。如遇几台戏对戏,会首必让大笛子戏占据正台,面对神棚而演,其他班社再优秀也只能屈居左右。

    根据以上特征,大笛戏应源于唐——成于宋——盛于元朝。

    宋都南迁后,唐宋大曲逐渐走向社会,向戏曲化转型。元朝时,大量胡乐的进入,给中原戏曲注入了新的活力。大笛戏演唱大曲时所用的竹笛、三弦、笙三件主奏乐器似显不足,受外来乐器唢呐的启示,改制锡笛以代竹笛,加强了曲牌的表现力,完善了乐队的建制。又吸收了元杂剧的大量曲牌如:“混江龙”、“山坡羊”、“叨叨令”、“玉芙蓉”等,到了明代,大笛子戏吸收了青阳腔、沟沟腔、罗罗腔、昆山腔、石牌腔及俗曲小令。

    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燕九竹枝词》亦载“唯有罗罗独擅场”诗句,证明大笛子戏当时曾进京演出。雍正三年正月,田文镜《特揭保甲之要法以课吏治事》第五条云: “高台罗戏,应严行禁逐也,查得豫省每于集镇冲要处所,扎搭高台,演唱罗戏,动辄三五日不散”。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田文镜升任两河总督,又发出《为严行禁逐罗戏以靖地方事》之文告,命挨村逐镇,遍贴晓谕,极尽侮辱能事。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风俗志》载:愚夫,烧香信神,又好约会演戏,如罗罗、梆、弦等类”,李绿园《歧路灯》中有诸多描述。尽管官家屡禁,足以欲罢不能。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风俗志》载:赛神招梨园,其名罗戏著,最俚鄙淫秽,民间尤尚之。百货俱集,男女杂逐,一村演戏,众村皆至,各招亲厚者,酒食款待,流连宴乐。移他村,亦如之。转相衿耀,有一时至五六部及十余部者,糜费不赀。或一村不能演罗戏,众皆鄙之,村人亦自以为耻。”可见当时在中原地区罗戏之盛行,足见一斑。

    大笛子戏,它以演唱用俗曲编成的剧目为主。它的曲调是由当时中原民间流行的俗曲小令(如“山坡羊”、“娃娃”、“韭菜花”等等)所组成。后来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唱腔、表演和剧目。它和大弦子戏、柳子戏、卷戏等同出一源。因以大笛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叫“大笛子戏”。

    范县“大笛子戏”活动地域甚广,主要在山东、河南、江苏、河北、安徽交界处的四十多个县市。东到泰安、曲阜、泗水、兖州、宁阳,远及沂南、莒县、临沂,南到河南省的商丘、开封、淮阳、徐州、太康、苏北、皖北、丰、沛、萧、砀;北至河北的邯郸、馆陶、大名诸地,近千年不散。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