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信阳 >> 历史传说 >> 姓氏文化 >> 浏览信阳

略谈源于信阳境内的姓氏

2018/7/12 17:51:45 点击数: 【字体:

     姓氏,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历史产物,是联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之一。源于信阳境内的姓氏大多与封国、封邑、居住地以及先人的名或字有关。这些姓氏都有文献记载,有些姓氏还存在遗址遗迹,可作为历史考证的依据;有些姓氏有几个来源,并尚存争议。为弘扬信阳文化,打造“中原侨乡”,本文只记与信阳有关的姓氏。

 

      一、黄国之黄与黄奚同宗


      1、黄国之黄。据潢川黄姓文化研究会和信阳市委统战部部长宋效忠先生考证,传说夏代,一个以黄鸟为图腾的部落叫“黄夷”,由华夏东部游牧而发展迁徙到江淮地区定居:生产活动中心便在今河南省东南部一带。佐禹治水英雄伯益(另一说法为陆终)是这个“黄夷”地区的传奇首领,其后受封于黄,由此诞生了黄国。当时黄国为诸侯国之一,楚国称霸,黄固不服,既积极与江淮流域的江、道、柏、弦乃至随国结盟,又和中原北部的齐、宋、郑、卫、鲁等国修好,充分利用自己处于“黄淮”和“江淮”之间的军事要塞、交通枢纽的地域优势,团结周边的国家力量,在相当阶段与楚抗衡,创造了辉煌历史。


      公元前648年,楚灭黄。但自黄国诞生那天起,便诞生“以国为氏”的黄姓。纵观历史文献,姓氏文化典籍、黄氏宗亲谱牒,自古至今有三点根本共识:一是黄姓发源时间是始于夏朝初年,是赢姓子爵受封于黄,建立黄国。二是形成原因,黄人“以国为氏”,有了黄国便诞生了黄姓。三是黄姓发祥地就在黄国,黄国即在今信阳市潢川。


      黄国故城位于潢川县城西六公里处,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国属当时有一定势力的诸侯国,其辖区东至今固始,南到光山,北临淮河,西部延伸到罗山一带。黄国定都于今潢川的隆古乡一带,是因这里地居江淮要塞,为豫东南各诸侯国的交通枢纽。古城遗址呈长方形,城内面积约2.8平方公里,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现存有三处城门豁口,墙厚、门阔、路基硬,可见当年城门的巍峨、都城的雄风。在原黄国境内发掘出土的一大批黄国青铜器、玉器,件件美奂绝伦,分别为国家、省、市、县(区)博物馆所珍藏,仅青铜器就达74件。其中,4件珍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郭沫若先生所著《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已收录且撰文考证。


      黄国的建立植下了黄姓的根。公元前648年实际上成为黄姓历史上一个特别的里程碑。“以国为氏”的黄国遗民发生了第一次大分流:迁居河南中部的,发展为后来的著名淮阳黄氏;南徙湖北地区的,后因黄氏族人的繁荣、鼎威而得名,就有了湖北的黄冈、黄陂、黄安、黄石、黄梅,成为后来名冠天下的江夏黄氏;为楚“浮诸江南,以实海滨”的黄国遗民,以顽强的生命力,发展为南疆少数民族中的黄氏望族。尤其是苦恋故土守家园的黄国遗民,更是饮恨图存,随着黄歇的崛起,硬是迎来了家族中兴的一天。黄歇是古黄国遗民的后代。黄歇委身仕楚为相25年,封春申君,是“战国四君子之一”,位极显赫,带来黄氏家族中兴。他的封地初在黄国故地淮北12县,后移至江苏苏州一带,黄姓得以在东吴地区发展,长江支流黄浦江,又称申江,上海简称申,这些名称都与当年的春申君黄歇有关。探求不同历史时期,经沧桑岁月先后形成的淮阳、江夏、金华、邵武等著名黄氏望族的源与流,寻出其变迁轨迹,便可发现他们之间千丝万缕的支脉联系是源于一脉,根枝相连。淮阳黄氏的代表人物汉相黄霸,源出黄歇的脉系。被后世黄氏尊为江夏大始祖的黄香,是黄歇的第十五代墒传裔孙。称盛于宋元时代的金华黄氏,其始祖黄苾,是黄香的第十代孙。江夏黄氏之后,形成黄姓历史上一个堪与金华黄氏同样辉煌巨族——福建邵武黄氏,也是江夏黄氏的分支。


      2、黄奚同宗。据潢川县黄姓研究会资料,黄奚同宗。中国许多姓氏的来源,是由别一姓氏衍化分生的。早在古黄国时代,黄姓已经开始这种分衍。春秋时期,黄姓实行贵族分封制。当时的黄国贵族亦即是黄姨贵族,在受封采邑后,一般都要依例离开黄城而出就封邑。有的在出居封邑后,依然不忘自己是黄姓贵族成员而继续保持原有姓氏,例如封于须颈邑的黄伯亚臣,虽已为封邑君主,仍自称为“黄孙”。但是,也有一些出居封邑的封君,以出居的封邑或封号之名作为自己的新氏,如封于奚邑的黄奚氏。


      奚氏来源,一般都认为是出自夏代任车正的奚仲。还有资料钩沉了奚氏的另两个来源:一是来自鲜卑族拓拔氏之后;一是由代北复姓达奚氏、薄奚氏改姓而来。殊不知,奚姓的一个重要来源乃是黄姓早期的分衍。


      据资料可知,黄国一带的“奚”又写作“溪”、“奚阝”,均为地名。其位置当在距古黄国不远的地方,如潢川县与其西邻罗山县的毗邻地带,也有的设在今潢川县城关镇所辖的奚店村。


      据出土的黄国青铜器的铭文记载,也是以证明“叔单”为黄国封到奚邑的“黄孙”。郭沫若在《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中,收有当年出土于潢川的青铜鼎铭文。其中的《叔单鼎铭》铭文有“黄孙子奚君叔单”7字,说明“叔单”就是黄国国君封到奚邑的始君,排行为“叔”,名“单”,身份是“黄孙”,即当时黄国国君的孙子。1972年秋,在毗邻潢川西界的罗山县高店村,也发现有奚君叔单的两件青铜器,铭文分别为:“傒君单自作宝匜,其万年子子孙孙用之”共15字;“傒君单自作盘,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共18字。此二器与叔单鼎主同为一人,即黄孙奚君叔单。


      从近现代黄国考古中还发现,黄姓奚是叔单一族,采邑世袭,人丁兴旺,势力不断扩展,这也正是奚氏所以从黄姓衍化而成为奚姓的重要原因。1974年10月,在罗山县高店村又发掘一座春秋奚氏墓,出土一批青铜器与葬器皆有铭文。如鼎铭“佳奚子宿车作行鼎,子孙永宝,万年无疆”;盘铭“奚阝季宿车,自作行盘,子孙永宝用之”。这说明“奚阝子宿车”为奚君叔单之后裔,仍为奚邑之封君。1975年,在今潢川老李店(距黄国故城约30公里)又发掘一座奚氏家庭墓,出土的铜盒上铭文为“奚阝子淇铸皿,其行宁,子孙永年寿用之”。1979年5月,在信阳县吴家店杨河村出土了一批春秋时期器物,其中的铜削上刻有“佳奚仲缶射 子用”6字铭文。由上述铭文可知,“奚阝子淇”、“奚仲缶射 子”与“奚子宿车”同是“黄孙奚君叔单”之后代,但亦不使用“黄”姓而只称“奚子”了。且其家族的活动区域也已超出今潢川县界,是见其人丁之兴旺,家族之活跃。后来,随着黄国为楚所灭,“奚子”当然也难以存续。但“奚”君家庭及其后裔,却从此以“奚”为姓氏,彻底从黄姓集团中分衍出来。


      二、蓼国之廖与偃姓之舒


      1、蓼国之廖。据《根在固始》一书,蓼,以国为氏。明嘉靖《固始县志•沿革》记载,“高阳氏封子庭坚于安”,“复分蓼”。《史记•夏三纪》记载:“禹封皋陶子仲甄于英”。[正义]释说:“英盖蓼也。”[索隐]释说:“蓼,六,本或作英、六,皆通。然蓼、六皆咎繇(皋陶)之后也。”[左传•杜注]:“或者英后改号为蓼也。”《左传•之五年》“齐人、徐人伐英氏”,至文五年(公元前622年)“楚人灭六、蓼”,可知英灭后易号为蓼。蓼被楚灭后,子孙以国为氏。东汉王符《潜夫论》曰:“皋陶庭坚之后,封于蓼,子孙以国为氏。”


     固始县城东关,旧有蓼侯祠,奉祀皋陶与仲甄。明嘉靖《固始县志•沿革》记载:县东北70里有“蓼城岗”——古蓼城遗址。遗址在今固始县桥沟乡谢集村。县文物部门曾多次考查,在“蓼城岗”处有丰厚的上古文化层。因古代蓼又读作廖,所以廖姓中也有部分实为蓼姓。


     蓼,古还通缪。《淮南子•汜论》:“阳侯杀蓼侯,而窃其夫人。”[高注]:“蓼侯,皋陶之后。”《礼•访记》:“阳侯犹杀缪侯,而窃其夫人。”《康熙字典》引《正字通》说,缪今“读若妙,音变,非本音也。”


     蓼姓郡望,《太平环宇记》记为“太原郡”。太原郡,秦置。今固始蓼姓稀少•廖姓郡望《百家姓》记为“汝南郡”。汝南郡,西汉初置,固始(西汉名寝县)属之。今固始廖姓城乡皆有,皆说根在往流镇廖家岗。唐初随陈政入闽的有府兵校尉廖公远,唐末随王审知入闽的有廖氏、缪氏。明清县志人物记有廖逢节,明嘉靖年间进士,官至督御使。缪姓郡望《百家姓》记作“兰陵郡”。兰陵郡,西晋置,今山东省枣庄一带。今固始缪姓较少,其音读作“妙”。


      另据资料,历史上还有一个蓼国,出自颛顼后裔叔安,夏时受封于蓼而得姓。《风俗通》:“古有蓼叔安,《左传》作飂,盖其一也。”


      据史书记载,廖氏得姓,除上述两种以国为姓之外,还有以人名为氏之廖姓,出自周文王姬昌的儿子伯廖。据《广韵》及《姓氏考略》记载,周文王有个儿子叫伯廖,其后裔以他的名字为氏,即从姬姓中衍生出一支廖姓,是为姬姓廖氏,但形成何地尚不得知。


      2、偃姓之舒。据《根在固始》一书载:“舒,以国为氏,出自舒蓼。”《新唐书•卷第七十五•表第十七五》:“舒氏出自偃姓。皋陶之后封于蓼,安丰蓼县即其地。春秋鲁文公五年(公元前622年)为楚所灭。其后更复为楚属国,亦名曰舒,又曰群舒,又曰舒蓼,又曰舒庸,又曰舒鸠,一国而五名。春秋鲁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楚又灭之,子孙以国为氏。”清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称:“蓼为今寿州霍邱县西北蓼城,古蓼国也。(鲁)文五年楚灭蓼。又(鲁)宣八年楚灭舒蓼,或曰楚改封蓼而复灭之”。


      三、蒋国之蒋与期思之期


      1、蒋国之蒋。据《根在固始》资料,蒋,以国为氏。蒋国起源于周初,为周公子伯龄之封国。明嘉靖《固始县志•沿革》记载:“蒋氏出自姬姓,周公第三子伯龄”。蒋国灭于楚,在公元前617年以前,《左传•文公十年》记载:楚“期思公复遂为右司马”。杜注:“楚县大夫皆僭称公”。《述文》“县公犹言县尹也”。楚之期思县,为楚灭蒋国后而建,期思县治初在蒋都,即今固始蒋集镇;后期思县徙治,蒋都遂为蒋乡。晋初杜预撰《春秋释例•卷六•楚地》:“弋阳(郡)期思县东北,有期思城”。这个期思城,即古蒋都。西晋人司马彪著《续汉书•郡国志》记载:豫州汝南郡“期思”,“有蒋乡,故蒋国”。《后汉书•郡国志》也如是记载,《大清——统志》卷176光州古迹“蒋乡”记载:“在固始县东北”,为古蒋国所在。蒋国灭后,周公子伯龄之裔及国人以蒋为氏。蒋姓郡望《百家姓》、《太平环宇记》记作“乐安郡”。乐安郡,唐代置,属棣州,即今山东惠明、广饶一带。固始蒋集镇是蒋氏的发源地,唐初随陈元光入闽的部众,唐末随王审知入闽的部众,皆有蒋氏。


      蒋姓在当今中国排第43位,是一个南方大姓。据目前专家一致的看法,蒋姓是以国为姓,起源于淮滨期思镇。蒋姓人的血统,可以一直追溯到华夏人文始祖黄帝。周灭商后,不久,武王病死,子成王诵继位。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在周初实行的周朝贵族大分封中,属于周公诸子的有6国,其中周公姬旦的第三子伯龄被封于蒋,建立蒋国,成为蒋姓的得姓始祖。今天绝大多数蒋姓人都是伯龄的后裔。周王朝统治者分封姬姓蒋国于淮水上游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东夷各部族的控制,但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蒋国并没有发展起来,反而被强大的楚国所灭(公元前617年)。传说在伯龄于蒋地建立蒋国时,曾有鹤发长者入曰:“侯可为国不可为蒋也”,问:“何故?”对曰:“蒋为茅地,楚为行林,可除之”,王笑曰:“无忧,可为氏尔”。长者摇叹离去。蒋国被楚灭后,蒋国子民为了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之情,遂以蒋为姓。元末居士蒋仁杰因避乱迁居浙江奉化武岭禽教乡(今溪口镇),以耕读传家,他便是当今影响最大的蒋姓名人蒋介石以及蒋经国等人的血缘先祖。


      2008年5月8日至9日,淮滨县在中华蒋氏源地期思古镇举行首届中华蒋氏寻根恳亲大会。大会期间,代表们就蒋国历史文化、蒋氏源流考辨、蒋姓历代迁移、蒋氏文化遗存等课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同时,全体代表还在蒋国故都期思镇的西周万寿陵墓区,举行了隆重的祭祖仪式。蒋氏代表发出了《致全球蒋姓华人的一封信》,倡议在河南淮滨筹备成立“中华蒋氏文化研究会”“中华蒋氏文化研究会基金会”和“中华蒋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组织,决定全球蒋氏华人每年的清明节在蒋氏发源地期思镇举行祭祖大典。


      2、期思之期。期,由“期思”去思而为姓。期思,为春秋楚之期思县名。《左传•文公十年(公元前617年)》记载:“期思公复遂为右司马”,始见有期思县,期思姓即源于此。春秋,期思县辖今固始县地,时称潘乡寝丘邑。西汉,期思、固始皆为县。唐代,期思县省入固始县。建国后,固始县期思乡划入淮滨县。


      另外,期思与孙叔敖密切相关。据《根在固始》一书,孙,其姓源之一有以先人名字为氏者,此姓源起于春秋楚庄王时令尹孙叔敖。《世本》载:楚令尹孙叔敖,即蒍敖,字孙叔。其女庶孙辈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为孙叔氏,后去叔字为孙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孙氏“又有出自芈姓。楚蚡昌生子钩章,字无蒍。”无蒍之曾孙“钩贾伯赢生钩艾猎,即令尹孙叔敖,亦为孙氏。”孙叔敖,楚国期思县潘乡人。春秋潘乡,即今固始。《荀子•非相》记载。“楚之孙叔敖,期思鄙人也。”但是,固始、淮滨一带,虽然孙姓人口较多,期思终未能成为孙姓望郡。


      四、赖国之赖与罗国之罗


      1、赖国之赖。据市委统战部崔信生先生研究,赖姓源于赖子国,形成于春秋时期,系以国为氏。赖姓与周同姓,出自姬姓。周是兴起在渭水中游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古老部落,武王克商以后,周朝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来的统治地区,又征服了四周的许多小国,他采用“分封亲戚,以藩屏国”的政策,把他的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其弟叔颖被封在赖,在今天息县的包信镇建立了子爵侯国。因此,赖姓的得姓始祖为武王之弟叔颖,对此,虽然史无记载,但赖氏各地族谱均称其始祖为周文王的第十九子、武王的弟弟叔颖。据说叔颖从小就喜好武事,疏财仗义,文学亦佳 。武王兴兵,他曾经奉命东征西讨,立下大功,而难能可贵的是他功成身退,于周武王平定天下后,退居河南赖地,武王感念他的开国功勋,把他所属的赖地封为赖国,赐予子爵。赖国立国584年,传位十四代。公元前538年赖国被楚国灭掉。《左传》记载:周景王七年秋,楚灵王领诸侯灭赖国。赖子两手反绑,嘴衔玉壁,士兵袒胸臂,抬着棺材跟从,到楚军中见灵王,楚灵王听从椒举之言,亲手为赖子解绑,接受玉壁,烧掉棺材,迁赖国至鄢地(今河南鄢陵境内)。亡国之后的赖国子孙以国为氏,就是赖氏。


      古赖国都城遗址位于息县包信镇傅店境内,闾河大桥南一公里处。包信镇西傅后楼庄有赖子国开国君王叔颖陵墓,墓地1982年被息县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叔颖陵墓以南有八座古冢,是历代赖王和开国贤相的陵墓,当地百姓说是“八王陵”。赖迁鄢后,赖氏族人早期主要在河南鄢陵境内发展,后在颖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后移治许昌)、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武陟)形成望族。赖姓是南迁较早的姓氏之一,早在东汉以前赖姓族人就已迁至今湖南零陵、越南河内等南方地区。《元和姓篡》记载:汉有交趾(今越南河内)太守赖先,蜀零陵太守赖文。后来在南康郡(今江西赣州)形成望族,并广泛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浙江、江苏、广东等省。赖氏开基台湾,始于清朝康熙年间,此后不断有福建、广东等地赖氏族人渡海迁往台湾,使得赖姓成为台湾人口排列第15位的姓氏。


      2、罗国之罗。据市委统战部宋效忠先生研究,信阳市罗山县,是当今天下近千万罗姓人的发祥之地。罗姓人的“罗”字,本是一个张网捕鸟的会意字,它的意思是“以丝罟鸟也,从网从维”。早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虽然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但其收获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古老的采集和狩猎方式仍然是远古部落的主要谋生手段之一。罗山一带,由于有鸟类生存的优越环境,是大批候鸟南北迁徙中间停留的重要地带,因之也就成了罗姓先民以罗网捕鸟的最佳场所。这个主要以织网捕鸟为生的部落,便是罗姓的最初先民。在三四千年以前的夏商时代,人烟稀少,森林更为茂密,鸟类更为繁多,罗姓先民从事捕鸟应该会有丰盛的收获,从而作为其主要食物来源维持生活。罗山一带有大小罗山和罗汭,它们的得名都与罗姓先民最早在这一带活动有关。总之,罗姓发源于罗山县的大小罗山山脉,姓氏符号是因张网捕鸟而来的。


      罗姓先民相传是夏商时代芈姓部落的一个分支,与荆楚同祖。季连是罗姓所出荆楚部落的始祖,史书说他姓芈。季连之后,有孙名穴熊,是荆楚人的血缘先祖。至穴熊子鬻熊时,又分出了罗部落。商代中叶,商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天下的控制,不断兴兵南下,征伐荆楚,迫使其弃地西迁到今陕西渭水以北的荆山一带。罗部落因为是荆楚分支,也在被征伐之列,在商王朝的强大威迫下也不得不西迁,在西迁荆楚人居住地以北定居下来。这里由于临近周部落的发祥地,周人兴兵灭商,罗部落是积极的参与者,所以周武王灭商以后,罗部落的首领被分封为诸侯,重新封在罗山,建罗子国。西周早期,罗子国与周王朝还保持有相当亲密的关系,国中的一些人还到周王朝中担任迁“大罗氏”、“罗氏”之类的官职,具体负责“掌鸟兽”。但好景不长,大约在西周中叶前后,罗子国开始受到西周王朝的压迫侵凌,罗子国再次沿着汉水南过到今湖北荆山西北的房县,作了荆楚的附属国。此后,罗子国又相继东迁到今汉水之滨的宜城县西20里的罗川城,向东北迁到今内乡县的罗王城等地。因为荆楚强大,罗子国不断受到侵占,直到公元前690年,终于被楚武王灭掉。亡国后的罗子国民为纪念故国,便以罗为姓氏。他们在亡国后不久,曾被楚武王强行迁到今湖北丹阳附近的枝江,后来又被迁到今湖南汩罗一带。


      尽管罗姓起源于中原地区的罗山,但在以后的发展中并没有在中原形成著姓望族,其姓族成员最集中的分布在今湖南、湖北、江西一带。


      楚灭赖后,迁赖于鄢,留在故国的赖国臣民为逃避杀戮,纷纷改姓傅或罗。围绕赖国古城和叔颖陵墓,姓傅的村庄星罗棋布,周边乡镇,罗、傅两姓更多。自古以来,两姓从不通婚。为了怀念先祖,他们年年祭祀。无论是国内、港澳台,还是海外华侨会,“赖罗傅”、“赖罗”、“赖傅”的宗亲组织到处都有,而且活动频繁。赖、罗、傅皆为黄帝子孙,且都发源于中原,毗连而居。海内外都有赖、罗、傅三姓同宗的传说,绝非历史巧合。


      五、番国之潘与沈尹之沈


      1、番国之潘。据固始史志资料丛书《历史姓氏》记载:潘,以国为氏。《万姓统谱》引《国名纪》说,潘国是舜帝的后裔封国。明嘉靖《固始县志•形胜》记载:“固始县,古潘国”。舜裔潘国,商末时灭。《尹文子•圣人》记载:“文王诛潘正。”《荀子•宥座》记载:“文王诛潘止”。《辞通•按》:“止字作正”。“潘正”条说明在商代之末,舜帝后裔的潘国已灭,已有以国为氏的潘氏。周文王后,有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子季孙者,又“食采于潘”,复有潘国。周之潘国,为文王裔之潘国。至春秋中期,此潘国为楚所灭,季孙之后裔也称潘氏。《元和姓篡》载:“周文王后毕公之子季孙,食采于潘,因氏焉。”固始《潘氏族谱》与花县堂《潘氏族谱》序文大致相同,序文称:“潘族本系毕姓,文王庶子毕公高之苗裔也。武王已平殷乱,命毕公释百姓之囚,封于毕,位在周召之右。康王十有二年,代周公为太师,以成周之父命毕公保厘东土。元子食采于潘,以地为氏。潘氏之居河南由来久矣。”


      古潘国,在今固始县地。其城池即与今固始城池部分重合。古潘国即今固始。楚相孙叔敖庙碑有记载:汉延熹三年(160年),固始令段光仰慕楚相孙叔敖功德,与期思县宰同为孙叔敖建庙,五月刻石铭碑于庙前,以“千载表绩,万古标记”。《水经注•淮水》记:“黄水,又东过期思县北。城之西北隅有楚相孙叔敖庙,庙前有碑”。清末举人固始邑人万自逸撰《固始县地理沿革考》记载:“孙叔敖碑为延熹三年固始令段光立,在期思出土。”以后此碑由期思镇移立于固始城内文庙堂前,1960年前后,文庙改建会场后不知下落。石碑尽管无存,但碑之早已落入墨册。唐人搜纂金石文集《古文苑》录碑阳,宋人赵明成《金石录》录碑阴,俱载汉“延熹三年五月立”。其碑阳铭文有楚庄王诏孙叔敖子加封。子辞说“父有命,如楚不忘亡臣稷图而欲有赏,必于潘国下湿土尧 埆,人所不贪。”“遂封潘乡,即固始也。”碑阴铭文有:“相君有三嗣,长子即封食邑固始,……。”


      潘乡(潘国)即固始,还可见于固始出土文物。1978年,固始县城东南三里许,发掘“侯古堆”墓,出土一批文物,其中编钟一套9枚,第一、二枚上铭文:“唯正月初吉丁亥,潘子成周择其吉金自作和钟,眉寿无期,子子孙孙永保鼓之。”这里的“潘子”,表明复封季孙于潘的爵位,四等爵。这里的“成周”,是说选择吉金制作和钟(编钟)的地方。《尚书•序》说“周公经营成周”,成周即当时的洛邑,在今洛阳东北。《左传•十二年(公元前530)》也有“潘子”的记载:“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颖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


      固始侯古堆墓为吴王夫差夫人墓。《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昭王十二年(公元前504),吴伐楚取潘。楚恐北去徙鄀实。”《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王阖闾十一年(公元前504),吴使太子夫差伐楚,取番。楚恐而郢徙鄀。潘与番同。《索隐》杜预曰:“番,音潘,楚邑名。”吴太子伐楚,夫人与君同征,取得潘国地后而得病身亡,就地筑陵,取潘国器物陪葬。


      固始县主管文物部门人员实地考查,今固始县城与古潘国城部分重叠。今固始城偏在古潘国城的东南部。今固始城北6里处有古潘国北城垣遗址。古城垣分内城、外城。内城周长13里,外城周长27里。


      潘姓郡望,《太平环宇记》记作“江夏郡”。江夏郡,西汉初置,辖今湖北省北部及河南省西南部一带。《百家姓》又载潘姓郡望在“荥阳”。这表明潘姓“郡望”的发展。荥阳郡,三国魏置。固始潘姓较多,也有以潘姓命名的地名。如潘庄、潘台等。唐初随陈元光入闽的有府兵队正潘节等。


      2、沈尹之沈。《左传》记载有二沈,一为沈子国,周成王封其叔季载(文王第十子,或作聃秀)于沈国,即今沈邱、临泉县地;一为寝邑,今固始县地。楚之公族为沈尹(庄王之前即有)。《左传•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记载:楚伐郑,三军将领之中军将为“沈尹”,即“沈尹将中军”。晋代张守节[正义]注释:“楚官多名为尹,沈或是邑名,而其字或作寝。”古写作浸,与沈音同。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都邑地》对此按语:“时为沈尹者,庄王之子公子贞也,灵王时有沈尹射,平王时有沈尹赤,昭王时有沈尹戍,惠王时有沈尹朱。邑本名寝,楚人因取之于沈,遂谓之沈,至光武时改名固始。”杜预、张守节等之所以解“沈或作寝”,因《左传》对沈子国另有明确记载:春秋中前期,沈子国地尚不为楚邑,对其记载称为“沈子”。故此,今王伯祥选注《春秋左传读本》(1957年中华书局出版),从梁履绳《左通补释说》等,解春秋“沈县今河南固始县。”《左传•宣公十二年》“沈尹将中军”解注,应以张守节[正义]等为是:沈为“邑名”,“其字或作寝”。因春秋时县大于郡,一县辖四郡邑。其时,不仅今固始县地为期思县境,今商城县地也为期思县境。《舆地广记》卷二十一“商城镇”下记:“本蒋国周公后,楚灭之以为期思县。”春秋,楚灭蓼、潘、黄、蒋等国,蒋为“伯爵”,周公第三子龄称“伯龄”。罗泌《路史》也说蒋国为“伯爵”,其他为子爵,故以蒋都为期思县治(其后移治)。期思县辖蓼、潘、黄、蒋等皆为邑地。杜预于《左传•宣公十一年》“诸侯县公”下注:“楚县大夫,皆僭称公。”洪亮吉于清代《固始县志•卷一》“期思公”下按:“考楚县尹,皆称公,如叶公诸梁之类”。


      沈尹为地方官名,即沈(寝)邑之长官。在《左传•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之前,楚国之邑地就见有“沈尹”。《吕氏春秋》载:“孙叔敖、沈尹茎相与友。”沈姓郡望,《百家姓》、《太平环宇记》记为“吴兴郡”。吴兴郡,三国吴置,今浙江吴兴县。沈姓于固始,为历史著姓,以沈姓名地的地名也多,如沈圩、沈营、沈家大院(城内)等。今沈姓,固始城乡皆多。唐初随陈政入闽者有府兵营将沈世纪,唐初随王审知入闽有沈氏,后改为尤氏。


      六、息县之息与白邑之白


      1、息县之息。据息县文史大观载,息姓不同于因避讳由籍姓而改的“席”姓,也不同于《百家姓》中“慕连茹习”一句中的“习” 姓。息姓在中国姓氏中是一个比较稀少的姓氏,它源出于姬姓,是以国名为姓。公元前1044年,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分封姬姓侯爵,文王三十七子羽达为息侯,始建息国,都城在今息县城西南5公里处青龙寺一带。公元前682年,楚灭息国置县,掳走息侯和息妫。亡国后的息侯子孙缅怀故国,以国名为姓氏,这就是息姓的由来。


      此外,还有与息姓有关的复姓“息夫”。西周时,息国公子边为大夫,其后有息夫姓(《风俗通》)。另外,息夫姓是否与息侯夫人息夫人有关?也值得考证。


      2、白邑之白。白姓起源于楚国白邑,即今河南信阳市息县东北的白土店。《通志•氏族略》记载:“白氏,芈姓,楚白公胜之后也。楚有白邑,其地在蔡州褒信(今息县白土店乡,位于包信西南)。”《姓解》云:“白公胜之后,有为氏者。”《汉语大辞典》释“白”为:“春秋时楚国地名,故址在今河南息县境内。”《辞源》“白公胜”条载“春秋楚平王太子建之子,名胜,又称王孙胜。封于白,因以为姓。”《史记•楚世家》记:“惠王二年,子西召故平王太子建之子胜于吴,以为巢大夫,号曰白公。”相传公元前527年,楚平王派大夫费无极到秦国为太子建娶媳妇。费无极见秦女美,便先行回国劝楚平王自娶秦女,因怕被太子建发觉,又请平王派太子建上城父(今河南宝丰)守边,不久又诬告太子建与太子太傅伍奢合谋反叛。平王听信谗言,立即囚禁伍奢,并准备杀太子建。太子建闻讯,逃奔宋国,后又到郑国,做晋国袭郑的内应,事泄被杀。他的儿子公子胜由伍奢的儿子伍子胥带着逃到吴国。楚平王的孙子惠王即位之后,令尹子西(平王之庶弟)把胜从吴国召回楚国,任为大夫,封在白邑,因楚邑大夫皆称公,故称为白公。白公胜一心想报杀父之仇,几次要求子西出兵打郑国,子西答应而没有发兵。两年后,晋国伐郑,郑向楚求援,楚国派子西救郑,子西受赂而去。白公胜怒,发动政变,杀死子西,囚楚惠王。镇守在楚国北部边境的叶公沈诸梁闻讯后,领兵进入楚都,打败白公胜,救出楚惠王,白公胜奔山吊死。由上述可知,白姓一支出自春秋楚国芈姓,始祖为楚平王太子建的儿子胜,封于白,为白公,世称白公胜,其子孙便以祖辈封邑为姓,也有以“白公”、“白侯”为氏的。


      白公胜死后,其子逃至秦国,在今陕西发展繁衍。战国后期,其裔孙白起,官至大良造,善用兵,屡建战功,封武安君。后为相国范雎所妒,意见不和,被逼自杀。秦人怜之,立庙咸阳祭拜,该庙至今犹在。后秦始皇思武安君白起之功,封其子白仲于山西太原,其子孙世为太原人,太原遂为白氏望地之一,谓之白氏太原。按人口多少计算,白姓在我国常见的汉族100个姓氏中居第73位。


      七、軑县之扶与扶胡同宗


      1、軑县之扶。据新县史志资料,扶姓源有二:一是出自人名。禹王有大臣扶登氏,其后以祖名扶登为姓,简称扶姓(见《路史》)。望出豫南。汉代有扶卿。汉惠帝二年,长沙王丞相利仓,以功封为軑侯,軑县(光山新县境域)成为侯国(有七百户)。二是出自赐姓。公元1324年,胡姓从江西瑞州高安县柘树堂迁河南光山陈店乡(今属新县)胡家湾。始祖胡端五,其后五世孙胡熙屡试不第,归田务农,勤劳致富。1458年发生灾害,皇上诏示天下:“凡捐粮四百石者授予冠带之荣”,胡熙慨然募捐。皇上即授予冠带之荣,并以旌奖之。1468年至1470年,又连遭严重灾害。胡熙又各捐粮五百石,深受民众爱戴。皇上敕封他为义大夫。其四子胡智1466年殿科进士,官至户科给事中,后隐居陡山河白沙关。熙孙胡克俭1586年殿科进士,明神宗授翰林院庶士,任监察御史。胡克俭秉公执法,惩治贪官,几次被诬陷降职,又几次被起用。至明崇祯皇帝,认为他是四朝元老大臣,功高德重,封为太子少保,赠刑部尚书,并御赐“扶”字,表示扶持明朝社稷之义。故自胡端五起,全族改为“扶”姓。宗祠为“赐姓堂”,楹联:“三世乡贡绵紫水,九理赐姓播神州”。


      2、扶胡同宗。胡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早在西周时期,虞舜的世孙妫满和周王室(姬姓)的一位同宗成员分别被封为河南淮阳和郾城,建陈国和胡国,两国灭亡之后,其子孙分别以谥号和国名为姓氏,后被称为妫姓胡氏和姬姓胡氏。南北朝时期,有鲜卑贵族乞骨氏,成为胡姓又一源流。


      新县胡姓有三支:一是浒湾之胡,为周初阏父犹司陶事。其子胡公满为之始祖。至86世孙胡高成移宦豫章,因以为家。元朝时,其109世孙胡至汉为进士,官至刑部谏议大夫。后不仕归隐,由江西丰城县迁至麻城县塘湾。又传七代,有胡玉笙始迁光邑,传至胡正明时迁浒湾乡东后湾。二是沙石抱耳之胡,始祖于明朝初由江西迁至光山柴山保(今新县陈店乡),后迁杨潘桥、蔡家冲,至宏治16年,始迁大帽岭,继迁抱耳楼。三是卡房乡胡河之胡,鼻祖胡灌,其后裔胡伯官于明初由江西进贤县迁至今新县卡房乡胡河上畈对面老屋楼。


      八、申国之申与谢国之谢


      1、申国之申。申姓是一个与神农氏炎帝有关的姓氏,其来源主要有两支。炎帝裔孙商代孤竹君伯夷的后代,在西周初年被封于申,其地在今山西、陕西之间,又被称为申戎,此后衰落不显。至西周末期,因周宣王立志兴复周朝,欲大力经营南方的南蛮、荆楚和淮夷,特意将他的舅父申伯徙封于“谢”,让其镇守“南国”,为南面各国诸侯做榜样。在就国以前,周宣王派伯(召穆公,名虎)等大臣先行灭掉谢国,在其旧址营造申国的国都。据南宋祝穆《方舆胜览》说,原本申伯所封之地有碑,记载其国受封之事,申伯初封于南阳谢地,后来召伯又奉命将申国改封信阳,而恢复了南阳“谢”的地名以名其城,表示周亡不忘旧。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说:“申氏,伯爵,姜姓,炎帝四岳之后,封于申,号申伯,周宣王之舅也。今信阳军,乃唐申州,即其国也。子孙以国为氏。后为楚之邑,申公居之,又为申氏,是以邑为氏也。”


      由以上诸家考证可知,申姓系炎帝神农氏之后,源出自姜姓。到了周宣王的时候,因封他舅父申伯管理申地(即申国),其子孙便以国(申)为姓。地望在今河南信阳一带。在信阳,有许多关于申伯活动遗迹的地方。如申伯台,在信阳城内北关,世传为申伯所筑;申伯读书台在信阳城内西北隅,旧时还在台上建有申伯祠;申伯冢在平昌关西北25里古谢城附近(即平昌关古城);信阳北60公里处有太子城,相传是申伯为其外甥(即周平王)所筑。在信阳城内申碑路中段,“文革”前还保存有一通“古申伯国碑”(文革破“四旧”中遗失),“古申伯国碑”原系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明代重经摩刻,每字皆一尺七八寸,字体清劲丰润,刚柔相济,雄伟灿然,申碑的设置,正是为了说明古代申国之所在。还有一支申姓也是炎帝的后代,与楚国春申君黄歇有关。黄歇原居住在黄国(今河南潢川),后因仕楚有功而被封为春申君,其封地初在黄国故地,后移至今江苏一带。后来,其封国所在的地方多被称为申。如今上海市别称为申,黄浦江又称申江,都与他有关。同样,他的后代中也有人因此而改姓申。在以后的发展、迁徙、繁衍中逐渐在魏郡(今河南安阳)、琅邪(今山东临沂)形成望族。如今,申姓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两省,北京、河北、湖北、湖南、西南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


      2、谢国之谢。谢城,在平桥区平昌关乡古城街一带,历史上称之为古城,亦即旧志所载之谢城:“谢城,为西周申伯封邑地”,或称之谢国,分内城、外城两部分。内城墙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400米。内城东、南、西墙距外城东、南、西墙各250米,内城北墙距外城北墙约1380米。1939年,国民党军挖城壕时,掘出铜剑1把,申伯碑1块;1957年农民掘井时,又发掘一批珍贵文物。申伯于谢城建立申国后,其子孙有以邑为姓者。  (作者:杨培建)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互联网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白——以字以邑命得的姓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