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新郑裴李岗文化:改写中华农业文明的神秘石磨盘

2012/4/1 9:48:24 点击数: 【字体:


    当年的李铁旦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他肩上扛的是中国20世纪考古界的一个重大发现,这个粗笨的家伙把中国农业文明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

新郑裴李岗文化:改写中华农业文明的神秘石磨盘

    1977年的一天,新郑县裴李岗村通往县城的乡间小路上,农民李铁旦急匆匆地往县城赶,他肩上扛着的是一块粗笨的石板。当年的李铁旦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他肩上扛的是中国20世纪考古界的一个重大发现,这个粗笨的家伙把中国农业文明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他祖祖辈辈居住的这个普通村庄,也因此而闻名世界。
 
    裴李岗文物 件件是宝贝
     
    古朴雅致的河南新郑博物馆,是中原地区著名的博物馆,虽然只是一个县级博物馆,却以馆藏丰富,珍品林立而著称。馆内常年珍藏着从上古时期到现代的文物精品,其中不乏稀世国宝,在最瞩目的位置就摆放着当年李铁旦背来的那副毫不起眼的石磨盘,而这副石磨盘就是震惊中外的裴李岗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谈及馆中文物价值,馆长杜平安说,这里面任何一件宝贝都是无价之宝,但是最珍贵、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这副石磨盘。仔细打量这个被馆长视若珍宝的东西,只是一个朴素的黄色石板,表面虽然经过细致打磨,但经过岁月的琢磨后略显粗糙。石磨盘的表面,具有明显的规则弧度:盘中心低凹,四周稍凸。仔细端详可以发现,盘面并不光滑,有着许多坑坑洼洼的“斑点”。专家认为,这些“斑点”并非天生,而是人类有意识地凿出来的。将它们与稻壳联想在一起,一个有趣的猜想诞生了:先民将稻谷放在大磨盘上,用石棒或者石球充当磨具,脱粒工具产生了。而高低不平的盘面,更有利于增强脱壳取米的效果。也就是说,在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使用手工的“谷物脱壳机”了。
       
    杜平安介绍:“这是中国农业文明最早的标志,裴李岗文化出土的第一件文物。”这副石磨盘就是一把钥匙,开启了尘封时光之门,把我们带回了31年前那个震惊世界的发掘现场——河南省新郑市裴李岗村。而正是在这个地图上几乎找不到的小村落,把中华民族的农耕历史追溯到8000年前。
 
    揭开裴李岗神秘面纱
     
    农民李铁旦到达新郑县城后,当时任新郑县文化馆干部的薛文灿、李友谋、赵世纲在李铁旦的带领下急匆匆地赶往裴李岗村一处正在平整的土地。就在平整土地的现场,揭开的土层下面静静地躺着一具人骨。人骨不远处,一处明显的凹痕格外引人注目。
    
    看着被严加保护的现场,薛文灿的心放进了肚子里。就在这个老乡背着这副从平整土地现场挖掘出来的文物找到他时,他一度担心是否由于老乡的挖掘导致文物现场被破坏。但是从实地来看,保护得很好。出土的石磨盘印的痕迹原样没动,清晰可见,有人骨和碎陶片,是一座墓。
    
    薛文灿小心翼翼地把这个农民身上背的石磨盘放置在这处凹痕里,只见石磨盘放下,凹痕与石磨盘紧紧地咬合在一起,不见丝毫的缝隙。薛文灿心中一阵激动,心说:“就是他。”他回身抓住这位农民的手:“老李,你立功了。”
      
    新郑裴李岗村发现重要文化遗址的消息迅速传到了当时的河南省文化局,经过有关专家的审慎研究后,同意对裴李岗村的文化遗址进行试掘。
 
    裴李岗敢对“中国文化西来说”说不
       
    3个多月过去了,在裴李岗村这处遗址上试掘开挖了5条探沟,试掘面积118平方米,发现8座墓葬,5个灰坑。共出土石器25件,陶器21件,骨器1件,兽骨2件,绿松石珠2枚,这是裴李岗遗址第一次科学发掘得到的实物资料。从现场出土的陶器来看,所发现的陶器仅有红褐色砂质陶和泥质陶两种,均为手制,因此胎壁厚薄不匀,这与之前在仰韶文化里发现的彩陶明显不同,这些陶器更接近原始状态,初步推测是早于仰韶文化的先民所遗留下来的器物,而仰韶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期。难道,这里就是大家追寻已久的新石器时期的早期文化吗?谁的心里都没有底。
    
    在上世纪20年代,瑞典地质和考古学家安特生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掘,发现了以彩陶为显著特征并与磨制石器共存的仰韶文化。随后他就根据自己的研究发现提出了“中国文化西来说”。说中国文明来源于巴比伦地区。由于当时的仰韶文化和随后发现的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址,而当时没有发现有关新石器时期早期文化的遗址,所以很多西方学者都认为我国文明起源于西方,并提出“外来信息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起源的决定因素”。
 
    那么,这些东西到底是不是新石器时期的早期文明呢?会不会是仰韶文化同期或者晚期的不同时代的一些文化遗址呢?如果是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将有力地驳斥西方一些学者所谓的“中国文化西来说”和“外来信息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起源的决定因素”等学术观点。伴随着出土的文物数量越来越多,薛文灿等人的心里既激动又不安。激动的是这些出土文物在其他已经发现的文化遗址上并没有出现过,自己即将见证一个震动世界的发现。不安的是在没有经过专家的鉴定和论证的前提下,谁也不能妄下结论。
 
    裴李岗文化: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为了使这批文物的真实身份尽快得到确认,也为了使裴李岗这一文化遗址年代得到一个明确的说法,当时的河南省文物局决定迅速将这批文物护送上京,让专家对他们验明正身。
 
    文物很快就摆到了考古学界泰斗夏鼐和安志敏先生面前,当两位考古学界的权威听完新郑的同志汇报后惊喜地说:“新苗头,很值得重视。”并追问有没有把出土的木炭给带来,得到确切答复以后,立刻让实验室的同志取走,要求他们尽快测定出年代。
      
    同是考古学界权威的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看到裴李岗遗址出土的器物,当时便说:“这些陶器很早,年代至少在七八千年以上,是河南地区第一次发现,很重要。”
      
    七八千年!虽然放射性碳素测定的年代还没有最后的结果,但是,能得到专家的初步肯定已经让人欢欣鼓舞。仰韶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期,在距今7000~5000年;而裴李岗遗址出土的文物至少在七八千年以上,这说明,这是要早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一处重要遗址。
      
    1978年的早春时节,喜讯传来,该年度《考古》杂志第二期上首篇刊登的就是《河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简报。简报披露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对裴李岗遗址出土的木炭标本进行放射性碳素测定的年代,为距今7885+480年(未经树轮校正)。消息传来,参与挖掘的全体人员欢腾起来。就此证明,裴李岗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这个结论将有力地驳斥西方学者的荒谬观点,将中华农业文明前推到公元前5000年,成为中华文明起源于本土的有力证据。
    
    3次对裴李岗遗址进行发掘,总发掘面积600平方米,发现的遗迹主要有房基、灰坑、窖穴、陶窑、墓葬等。遗物主要有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其中包含有大量的农具和日常生活用品。
     
    考古学家认为,从裴李岗出土的精美的石斧,精心雕琢的石镰、磨盘等器物以及大量的谷物化石看,当时的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出土的猪、羊头骨说明我们的先民在驯养家畜、养殖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出土的陶塑猪、羊头原始艺术品说明那时的先民已经不单单地只追求温饱了,他们已经从单纯的是否吃饱的问题上升到了艺术欣赏的高度,农耕社会的文明曙光已经开始照耀在了中原大地上。(原标题:裴李岗文化:改写中华农业文明的神秘石磨盘)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网易历史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