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禅的少林寺 武的少林(5)

2013/11/16 16:21:17 点击数: 【字体:

  ●势如摧枯拉朽僧兵痛歼倭寇

  公元1553年7月21日,80多名少林僧兵在今属嘉兴县的海岸线上与100多名倭寇遭遇。这几乎是一对一的厮杀。格斗的一方是日本海盗,他们的装备是精良的双刀,长度5尺。海盗们个个能够极其熟练地使用双刀,而且有一套互为呼应、协同作战的指挥系统。他们的指挥信号是海螺或折扇。当双方开始接触,折扇往上一挥,海盗们所有的刀锋向上。当对方注意力为这种动作所吸引时,他们会突然倒转刀锋迎头砍下。海盗们双刀挥舞,“上下四方尽白,不见其人”。此种武技和团队协作,常常使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明朝正规军招架不住。

  一股50至70人的日本海盗曾创造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他们登陆后深入中国腹地,越过杭州北新关,经淳安进入安徽歙县,逼近芜湖,在南京城外兜了一个大圈子,然后过宜兴退至武进。这股海盗虽最终被歼灭,但是被他们杀伤者据称有4000人之众。这股数量极少的倭寇路经明朝陪都南京时,南京城内有驻军12万人。或许明军当时并没有和他们相遇,不过,让一小股倭寇过关杀人,如入无人之境,无论怎么说都是明军的耻辱。

  少林武僧月空初时所带僧兵其实只有30多人,到了杭州后又有当地僧人入队,这些僧人都接受了月空的武术训练。史料记载?熏少林武僧出发时“朱发靛面,手持铁棒”,推测少林武僧是在模仿那罗延神的形象。而那罗延神起源于少林寺僧人自己的一个传说:元朝末年,少林寺遭到颍州红巾军侵扰。这时,一个终日老实巴交的厨房杂役僧人手持一烧火棒,身体像孙悟空那样突然变大,独镇少室山,吓跑了红巾军。后来此人隐身不见。少林寺一通立于公元1517年的石碑上记录了“那罗延神护法示迹”的传说。

  少林武僧使用的铁棍长约7尺,重七八公斤。僧兵自成一体,往往独立作战,这一点与日本海盗单股作战情景相同。公元1553年那场僧兵与倭寇的搏杀持续了10天,结果100多名倭寇被全部歼灭,而僧兵只有4人阵亡。关于当时的战斗细节,《云间杂志》记载说:“一贼舞双刀而来,月空坐不动,将至,身忽跃起,从贼顶过,以铁棍击碎贼首。”月空以“一虚一实”的动作干净利索地终结了一次“一对一”的生死较量,禅武味道相当浓烈。少林武僧此战,在冷兵器时代的国际战争史上同样创造了奇迹。4位阵亡的僧人被安葬在今天上海西南大约20公里的佘山上,后人在此建了“四义僧塔”。

  ●参与南征北讨武僧屡立奇功

  少林僧兵的武技,引起了明代和戚继光齐名的另一位抗倭名将俞大猷的高度注意。这位相当有战略头脑的将军于公元1561年专程来到少林寺,观看了上千名武僧的表演。经当时的少林寺方丈小山宗书许可,俞大猷挑选了两位年少有勇力的僧人宗擎、普从到军中学习。俞大猷也是一位武术专家,他认为军营中的武技应该也有少林武僧可借鉴的地方。三年后,宗擎、普从学成后北归少林。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少林武功之所以博大精深,是因为融合了很多其他门派的武功精华。

  俞大猷的少林寺之行或许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他亲眼目睹了明军面对倭寇时的无能,于是他决心推动军队的现代化,主张是兵精械利。俞大猷建议把原来两个士兵的军饷供给一个士兵,以部队的质量代替数量。他的这一观点是不是从少林僧兵参战事例中得到的启示很难判断,不过俞去少林一定和他立志推进明朝军队现代化的情结有关。

  尽管俞大猷的声望和战绩卓著,但他那些有远见的建议却始终没有被采纳,因而他壮志未酬,忧愤而殁。

  日本海盗多由武士组成,他们既无作战目的,也没有统一的领导。起初,他们和中国海盗的联合行动只是试图迫使明朝政府开放对外贸易,并就势掠夺财物。16世纪中叶的日本不仅地窄人稀,而且内战不止,国家四分五裂。而来自这样一个国家的匪帮却能长期以武力蹂躏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这种现象很难让今天的中国人理解。

  明朝军队的士兵只有个人的武技,他们缺乏协同作战的技术训练。士兵们密集地进攻,一旦遇到战术奇特的日本武士反击,很快就崩溃了。明朝正规军不是日本武士的对手,后来,戚继光用武装起来的中国农民把倭寇问题给彻底解决了。这与清朝后期曾国藩用湘军打败太平军有类似的地方。

  少林僧兵也是在政府无能的非常时期被檄文征召成为志愿兵的。月空所带的少林武僧至少在松江一带参加了4次军事行动。由于僧兵的人数极少,他们不可能对整个战局起关键作用,可他们神奇的战绩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在此之前,少林武僧还参与了征讨北方蒙古人的战争,也曾协助明军镇压刘六、刘七及刘惠的农民起义。从少林寺石碑、塔铭等资料看,僧兵“三奇”周友战功最为显赫,他当时所率僧俗兵有千人之多。所谓“三奇”,就是立过三次奇功。明朝永乐以后,军功分三等,即奇功、首功、次功。周友获三次奇功,可见其人相当英勇善战。公元1547年,“三奇”周友死后,河南府仪卫司千长李臣及其弟子洪仲、洪良等为其立塔,少林寺塔林中现存“三奇友公和尚塔”。

  16世纪的明朝文人对少林武僧的搏击能力印象太深了,他们经常规劝朝廷要多利用僧兵。有人声言:“夫今之武艺,天下莫不让少林焉。”当时参与国家军事行动的僧兵不单单来自少林,伏牛山、五台山、杭州寺院的僧人也有参与。不过,在这些僧兵中,至少伏牛山、杭州的僧兵是由少林武僧训练的。

  据史料记载,18名来自杭州的僧兵要与少林武僧竞技以推荐僧兵统领,杭州僧兵自荐8人,少林僧人天员愿一对八。天员立于台上,八人齐登台阶而上,天员挥拳抵挡,无一人能近前。八人绕到殿后取刀进攻,天员也取来殿门长闩,将众僧一一击倒。18名杭州僧人遂伏地称服。

  ●少林十三和尚曾经协助唐王

  明朝官员对少林僧人习武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一些官员想借助少林僧兵作战,另一些官员则怀疑武僧有反叛倾向。因为一些官员注意到,伏牛山的僧人为了不受当地矿霸的侵扰,前往少林寺接受武术训练。他们似乎还注意到了河南的无政府状态使得该省僧众习武之风颇盛。从晚明直到清代,河南都是武术的发源地,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距离少林寺就不太远,同样八卦拳也起源于河南。

  或许是因为明代人很清楚少林寺武僧参与军事行动的传统,所以他们感到了某种紧张。传说在隋朝末年,13位少林僧人参与了李世民(即后来的唐太宗)和农民起义军领袖王世充的争斗。当时的少林寺住持志操是一位有政治远见的和尚,他预感到盘踞在东都洛阳城自立为帝的王世充不是李渊、李世民父子的敌手,遂决定拿下王世充侄儿王仁则把守的轘州城。昙宗等13位和尚在战斗中活捉了王仁则。僧人们只是协助了李世民,而不是救了他的命。李家父子和王世充军事较量的结果,决不是僧人们一次里应外合的袭击能决定的。不过,在僧人们那次军事行动之后不久,李世民慷慨地嘉奖了少林寺13位参与军事行动的和尚,其中昙宗还得到了一个“大将军”的虚衔。同时,李世民赐给少林寺田地40顷,水碾一具。

  据说少林寺僧人那次动武除了协助李世民之外还另有原因。隋文帝杨坚曾赐给少林寺100顷土地,王仁则所驻守的轘州城就在少林寺的这100顷土地一带。王仁则霸占了少林寺的这些地产,断绝了少林寺的斋粮来源。少林寺僧侣因为度日艰难,一直想找时机夺回自己的寺产。对于少林寺僧人来说,那次军事行动更多的是被逼出手。据唐代的碑文中记载,当时的僧人至少参加了两次战斗。此前,还有碑文表明,少林寺僧人还抗击了山贼对寺院的侵扰。(图15)

  碑文没有涉及少林寺武僧们的功夫,也没提到他们的习武。或许,和尚们当时并不会武功,只是勇敢地参与了战斗。唐代的著名文人在游玩少林寺之后,也没有关于和尚习武的只言片语。直到晚明,有关寺院和尚习武的史料才潮水般涌来。

  少林寺的僧兵还让人联想到明王朝的奠基者朱元璋。朱元璋最初也在安徽凤阳县皇觉寺中当过和尚,他做和尚时是否练过武,不知道。但他23岁离开寺院后组织了一支军队,把曾经不可一世的元军打得滚瓜乱叫。最后,他建立了朱明王朝。

    少林:匡扶正义一符号

  16世纪和17世纪的文献提到了少林的棍术和徒手拳法。这些文献告诉我们?熏少林武僧最擅长的兵器是棍,也正是棍使少林寺声名远扬。明代政府对少林武僧总体的态度是利用,而清代政府对少林武僧的态度则是仰慕后的抑制。

  在清代,虽然官方对少林武功不感兴趣,但愿意和少林拉上关系的人越来越多,少林武功成了匡扶正义的一个文化符号。

  当民国初年少林僧兵再次参战时,他们的兵器已不再是铁棍,而是能射出子弹的长短枪了。1927年3月,少林僧兵在河南省舞阳的一次战役中遭挫。这次挫败终结了少林僧兵也是中国僧兵参与作战的历史。

  ●清廷禁止习武少林遭遇遏制

  公元1704年,康熙皇帝为少林寺御书了“少林寺”匾额。31年后,雍正皇帝下诏全面整修少林寺。在给当时具体负责少林寺工程的河东总督王士俊手谕中,号称“圆明居士”的雍正皇帝没有使用“文武并用”、“护国克敌”等这些前朝嘉奖少林寺时惯用的字眼。乾隆四十年,刚刚调任河南巡抚的徐绩曾邀请几位少林僧人前往兵营教习武术。乾隆皇帝知晓此事后十分生气,狠狠批了徐绩一顿。

  乾隆皇帝希望出家人只知念佛,容不得和尚们“击刺好勇”,他甚至容不得民间汉人习武。在汗牛充栋的清代史料中,找不到一条少林僧人被官府征召参战的记录。

  在潜意识里,努尔哈赤的后代们还是惧怕臣民们造反。明代皇家同样也有此担心,不过他们对于僧人习武还没敏感到非加以遏制的地步。

  清朝尤其是康熙执政后期对少林僧人习武的抑制,是有其社会背景的。汉人自古就有正统情结。在当时的一些汉人看来,清朝皇室是“蛮夷”,无权做中华之主,天下理所当然应该是汉人的。在这种正统情结下秘密成立的“反清复明”组织,都似乎从明代少林武僧英武善战的故事中找到了某种精神符号,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天地会和白莲教。天地会的成员无论武技是否出自少林,都自称“武从少林寺学”。天地会对外称“洪门”,所谓“洪门”,实则取自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洪武”。天地会人用诗歌的形式与少林寺“拉近乎”,其中有首诗在南方相当流行:“凶猛洪拳四海闻,出在少林寺内僧;普天之下归洪姓,相扶明主定乾坤。”

  天地会人还煞有介事地编造了一个“火烧少林寺”的故事,故事大意是说:康熙时西鲁造反,清兵去了没打过人家。于是,皇帝下榜说,能征服西鲁者,封万户侯,赏万两金。少林寺武僧撕了榜,出征西鲁,大胜而归。后有人诬告少林武僧谋反,康熙皇帝不分青红皂白派大军夜袭少林寺。乘僧侣熟睡之机,清军一把火烧了少林寺。

  其实,历史上清军烧毁的是福建省的南少林,天地会人在故事中却说被烧毁的就是嵩山少林寺。他们的杜撰,也可以理解,毕竟天地会太弱小了。面对清帝国庞大的军事力量,天地会希望武艺高强的少林武僧被自己的故事感动,然后出手协助自己“反清复明”,他们幻想少林僧兵能像1553年抗击倭寇那样,一棍子闷死一个王朝。除了天地会,白莲教也同样利用“少林武功”为自己壮胆鼓劲。

  到了清代,少林武功已经成为匡扶正义的文化符号了。作为文化符号的少林武功不仅深刻影响着具有政治倾向性的民间教门,还影响了当时及后代的文学作品。武僧的形象生动地出现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清凉道人的《听雨轩笔记》、刘鹗的《老残游记》等小说中,到了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少林武僧的形象就随处可见了。

  ●清代虽未参战习武从未间断

  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三月,满族镶黄旗大员麟庆(时任河南按察使)因久闻少林武功威名,来到少林寺后欲亲见武僧演武。因惧怕官方禁令,当时的少林寺住持矢口否认寺僧习武。麟庆也知道本朝有禁止民间习武的规定,就先对少林寺僧人习武的行为给了一个肯定:“谕以少林拳勇,自昔有闻,只在谨守清规,保护名山,正不必打诳语。”(图14)

  在麟庆的坚持下,少林武僧在紧罗那殿前表演了武功。麟庆观看后赞道:“熊经鸟伸,果然矫捷。”这是清代少林寺见诸文字的唯一一次演武。在这次演武的74年前,乾隆游览少林寺时没有提出观看演武的要求,想必一向内敛的少林僧人也不大会主动逞勇。

  麟庆既然能提出观看演武的要求,估计他预先知道少林僧人“夜演武略”的秘密。就麟庆本人而言,他只是出于好奇,并无找茬儿的恶意。当时的少林寺住持当然察觉到了这一点,故而认真地对待了那次演武。隐居在石沟寺练武的湛举也被召至寺中,指挥那场演武。数十年后,少林僧人还把这次演武的情形绘到了白衣殿的北墙上。清朝官员在寺中观武并给予赞许,这对压抑很久的少林寺僧人来说,可能也算是一种鼓励。麟庆高高兴兴看了僧人们演武,然后拍屁股就走人了,事后此事并没有人追究。当然这也和晚清以后对民间习武的管制逐渐松动的背景有关。

  这种松动,和道光年间国内的战乱有关,先是天山南路的回乱与湖广的瑶民起义,最致命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在官军一触即溃的情况下,朝廷不得不借助民间乡勇的力量,来抵挡战斗力极强的太平军。曾国藩的湘勇和李鸿章的淮勇,都成了清廷倚重的军事力量。或许麟庆到少林寺观武之时另外尚有使命,他也许是试图效仿明代官员再次利用僧兵?不过道光至清末的90年间,少林寺是日渐衰败的,当时的少林寺可能已组织不起像样的僧兵队伍了。

  有清一代,少林僧人没有参与军事行动。不过,僧人没有间断习武。今天少林寺西方圣人殿内的48个坑凹,正是清代少林僧人夜间偷偷习武时踩出来的。

  ●僧兵历史终结大火烧毁少林

  到了民国初年,军队再次利用了少林武僧。像明代的“三奇”周友一样,武僧恒林和他的弟子妙兴同样显示了少林僧兵英武善战的传统。

  不过,关于恒林和妙兴参战的故事,现在少林寺的武僧已不大愿意多说。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少林寺和我们的国家一样,遭遇了太多的磨难,其中包括1928年那场被军阀石友三点燃的大火。直到50年后,被那场大火烧毁的建筑才陆续复建。

  少林武僧参战,总是在世局混乱时期。恒林和妙兴先后被推为少林寺保卫团团总,也是为乱世所逼。

  上世纪初那段时间是典型的乱世,直系、奉系、皖系军阀打来打去,地方土匪也乘势拉杆子,抢地盘。当时少林寺地区是匪患重灾区,少林寺僧人也时常被土匪绑票。1919年,少林寺住持恒林的朋友来游少林寺。恒林见面便问:“带枪了吗?有了最好带在身上,以防备土匪。”

  1920年秋,几股土匪联合起来夜袭巩县鲁庄。在巩县九区民团的追击下,这些土匪退至偃师府店。偃师两支民团随即也加入追击土匪的队伍。当恒林听说土匪正向少林寺方向逃来时,立即率领僧兵出击,并很快歼灭了土匪。

  1923年秋,恒林圆寂,妙兴继任少林寺住持,统领少林僧兵。妙兴是近代最著名的武僧,他8岁出家少林寺,拜恒林为师,在点穴、擒拿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被称为武学奇才。此人重义气,讲报德,人品没问题,但有学者认为他是没有政治远见的武僧。据说妙兴曾为豫军首领樊钟秀所用。有人说樊钟秀曾出资400大洋帮助少林寺维修破败的寺院,故妙兴感恩图报,带了僧兵跟随樊钟秀征战疆场。事实上,妙兴带僧兵参战可能与那400大洋并无多大关系。民国年间少林寺武僧判断是非的标准很简单,即和政府保持一致。对妙兴来说,当时统驭河南的吴佩孚便是“正统”,樊又是吴的部下,所以他觉得应该帮助樊钟秀。时隔一个世纪,民国初年的是非功过今天的人已经看得相当清楚了。但让一个置身其中的武僧去梳理乱局中的“是非”,实在有点难为他。

  假若少林寺僧兵参与了剿匪后就罢手,便会落得一世英名,可惜实际的情况不是这样。随后,军阀们在嵩洛一带多次形成拉锯战,少林僧兵也不断地被卷进去。1927年春,妙兴率众在少林寺山门外发愿出兵。他所带领的僧俗部队约1000人被调往郑州,后又奉命调往舞阳。3月7日,在与任应岐部交战时,妙兴阵亡,年仅37岁。徒弟们将妙兴的遗体送回少林,葬于寺北恒林墓的旁边。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2006-08-1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