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仓颉造字传说的人文美(2)

2012/4/25 16:44:09 点击数: 【字体:

人们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向上,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便独自去找仓颉。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便尊重他,催他快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认识,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向老人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常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人们都说好之后才确定下来,再传到各个部落去。
如此相关的仓颉传说,还有仓颉感生传说、仓颉与颛顼的传说、黄帝与仓颉的传说、颛顼庙的传说、仓侯国的传说、南乐仓颉陵的传说等二十多个。
仓颉造字的传说和有关文字记载基本相吻合。据考证,仓颉造字在先秦时期就盛传,《荀子•解蔽》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世本》说:“黄帝史馆颉作书”。《说文》也记:“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帝王世纪》亦说:黄帝“其史仓颉,又取象鸟迹,始作文字。史官之作,盖自此始。记其言行,策而藏之,名曰书契”。《鹖冠子》也记述:“仓颉作法,成史李官”。宋人陆佃解读说:“仓号造书,不道士史。然而文墨之兴,由是起也,此百法之端也。”《吕氏春秋》记载:“奚仲作车,仓颉作书”,被尊为“造字圣人”。
       
    关于“仓颉造字”等神话传说的历史真实性,根据《淮南子•本经训》记述:“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说过去仓颉造字的时候,天上下了谷子,鬼在夜里哭泣。“仓颉造字”仅是传说而已。因为文字不可能是仓颉一人独创,它是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文字记事的时候,人们在生活、生产过程中经过观察自然的事物,并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行为而慢慢创造出来的。
        
    汉字是个庞大繁富的文化体系,不可能是仓颉一个人创造的,但他是一位代表人物。汉字的出现和创造,终结了“结绳记事”、“契木为文”的历史,书写了华夏文明崭新的篇章,标志着中国历史迈向了文字记载的历史时代。
       
    仓颉造字传说的生命力,来自于它自身的价值,和其特有的文化审美功能;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感、理性、教化的社会文化功能。仓颉造字众多传说,不但具有历史价值,而且具有文学价值、文化价值、民俗价值、审美价值;不但蕴寓着厚重的文化内容,也蕴涵着一定的人文意识和精神。“以身体之,以身验之。”人的审美活动是从审美感受起始的,对仓颉造字神话传说的审美认识、审美体验可说是一种“高峰体验”、“高峰认识”。从审美想象去审美理解仓颉造字之美,可知,汉字所体现的美、蕴含的美,既体现在“意义世界”里,也存在于“价值世界”里。

    仓颉造字传说深邃的人文精神

    当今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方兴未艾,在这种语境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多元共存,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的虚无主义和西化的思潮,对当今的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产生了激烈的冲击。而汉字是用于记录汉语进行书面交流,传承民族文化的书写符号系统。通过仓颉造字传说的研究,彰显民族精神文化的特色,可达到高扬人文精神的目的。

    “人文”二字最早出现在《周易•象传》“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舍诸天运,征乎人文。”(《后汉书》)有学者认为,天文指自然现象,人文指人类精神生活的各种形式。也有学者指出,人文是指与自然天象相对的文明或文化;是指与自然事物相对的人事人理。还有学者指出,“人文精神是以文明之道化成天下的生命大智慧。这种大智慧,是文明社会人的理性精神。”
中国古代的“人文”主要是指区别人与动物的人类所特有的文化、文饰、美饰等精神价值及其存在形式。到了近代,广泛的泛指“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
       
    中国古代有着极其丰富的审美文化和人文意识。这种文化现象在仓颉造字的众多传说中也有生动的体现。人们虽然不能复制传统的人文精神,但人们在构建现当代人文精神之时,是不能扬弃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精神文化的。对于人文精神的寻思、反思和传承、弘扬,是一个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精神文化的过程,其任务是庄严的,也是艰巨的。
       
    史前期的原始社会,初民的审美意识和活动主要表现在先民的人体、生物、图腾和神话之中。审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中重要的活动内容,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一项既平常又永恒的追求,人类的生活创造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而且在漫长的历史文明进程之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民俗网 2012年3月 作者:高天星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