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他想在南京找找谢安的后人

2012/4/23 9:39:13 点击数: 【字体:

  他想在南京找找谢安的后人
 

    自从在族谱上得知自己是谢安的第51代孙后,谢有森一直有个心愿,他想找找看,南京还有没有谢安的其他后代。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他有好多问题,想要问问答案……

  
    渡江而去的名门大族
  
    中国最早的姓氏典籍《世本•氏姓篇》上说,谢姓出自任姓,是黄帝的后代。相传,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第七个姓任,任姓一共建立了十个国家,第一个就是谢国。夏、商时期,谢国比较弱小,几乎是默默无闻。到了西周末期,周宣王将他的舅父申伯改封在谢,这才出现关于“谢”姓的记载。在申伯就任前,周宣王先派人灭了原先的任姓谢国,任姓谢国的大部分人外逃,这些人就把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
  
    申伯就任后,建立了申国,在谢国的旧土上营造了谢邑,作为申国的新都。后来,申国又被楚国灭掉了,住在谢邑的人就有一些以邑为姓,也姓谢。因为申伯是炎帝后裔,于是谢姓就有了黄帝之后和炎帝之后的区别。
  
    那么,谢国的都城在今天什么地方呢?与申伯修筑的谢邑是否一地呢?由于早期文献都没有明确记载,后来的史家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河南唐河,有的说是河南南阳,还有说是其他地方,但是以前两者的证据比较丰富。
  
    到了晋代,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的谢氏家族已经发展成为名门大族。西晋末年,黄河流域战乱频繁,中原人大量迁往江南,谢氏家族也是在那个时候东迁渡江的。
  
    公元383年,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东晋8万士卒一举打败了前秦90万大军,不仅使国家转危为安,而且留下了“草木皆兵”的历史典故。这就是淝水之战。这场胜仗的指挥家便是东晋宰相谢安,站在谢安身后的,就是他那显赫的世家——陈郡谢氏家族。在中国历史上,谢氏最兴盛的时期是三国至南朝的300多年间,尤其是东晋时期,谢氏历史名人大多出在这一时期,而且几乎都是阳夏人。
  
    谢氏渡江后,寓居在会稽(今浙江绍兴)。会稽山清水秀,从来就是一方名士乐居的沃土;而此地的东山就因为谢安年轻时隐居于此而声名大振。在谢安盘桓东山、寄情山水的时间里,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和朋友相约泛舟海上,不料后来起了风浪,一时间波涛汹涌,浪卷云翻,同伴都大惊失色,想要马上返回。只有谢安一个人游兴正浓,吟啸诗文,若无其事。划船的老头看他相貌安闲,神色愉悦,便继续向远方划去。直到风急浪猛,小舟像一枚树叶在惊涛骇浪间翻转的时候,其他人惊恐万状,站起来喊叫,谢安却从容地说:“如果都这样乱成一团,我们就回不去了。”大家才平静下来,船得以平安驶回。也就是从这件事上,大家才认识到他的心胸胆量,足以镇安朝野。
  
    谢安之后还有“东山”
  
    在谢有森家的族谱中记载,谢安的曾祖父谢缵是家族中去绍兴的第一人,此后谢家一直在浙江繁衍开来。谢安的第34代孙谢贵,开始迁到江苏泗阳,是泗阳谢氏始祖。族谱中记载,当时是元朝末期,谢贵被官府委任在凤阳府泗州做掌管教育的官员,不久后,以红巾军为首的农民起义席卷全国,谢贵就带着家人躲避在成子河岸一个叫桃邑的地方(今泗阳)。至今已有六百多年。
  
    谢家支派繁盛,多数因东山列祖列宗而沿传,因此最“流行”的堂号就是“东山堂”,谢有森家的族谱也不例外。但是在谢家,其实有两个因“东山”而闻名的人物,所以,这个“东山堂”到底是为了纪念谁,谢家人自己也有点闹不清了。
  
    两人中最出名的当然是谢安了,“东山再起”的典故深入人心,说“东山堂”出于此当然有道理。另一种说法,则是出自宋代谢谔的故事。谢谔从小就聪明好学,后来也成为当世大儒,官至御史中承,门下有数百弟子,居东山,故称“东山先生”。传说,谢谔老家的房前有一条小溪,他小的时候常常在那里戏水。有一次,他梦见自己正在溪水里洗澡,有人把一盒珍珠送给他,并且说:“你吞下它,就可以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甚至大彻大悟。”谢谔觉得那大的珍珠吞不下去,就吞下六十多颗小珍珠。等他长大之后,他的诗写得相当好。进士裴说为选了他最好的诗六十余篇,传播于世。
  
    族谱里的红色英雄
  
    谢家出过很多名垂青史的先辈,近代子孙中也不乏扬名于世的人物。在上世纪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苏北涌现出无数的革命功臣,谢楠就是其中之一,在家乡的父老乡亲眼中,他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人民英雄。
  
    谢楠是泗阳谢家的子弟,1930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家乡领导过学生罢课和工人斗争,在农村组织过农民协会,因此受到国民党的通缉。1931年7月,谢楠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遭受种种严刑拷打,但是他在狱中不减斗志,组织同狱的共产党员成立党支部,他任支部书记。为反对非人的待遇,他组织难友进行绝食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在狱中关押五年后,经过种种努力,他终于获得自由。
  
    出狱后,谢楠到上海去寻找党组织,不久就跟上海的地下党取得了联系。1937年8月上海沦陷后,他又回到家乡,参加苏北抗日同盟总部成立大会,被选为理事。之后,筹建泗阳抗日同盟会,被选为理事长。在他领导下的铁血剧团,活跃在泗阳城乡,宣传抗日救亡。那一年,谢楠找到苏皖区党委负责人,要求恢复党的组织关系。党组织表示对他很信任,边使用边考察,从此他开始参加中共泗阳党组织的活动,做秘密情报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洪泽县县长的谢楠率领洪泽县大队一个连的兵力,支援泗阳县的湖上斗争,击垮了国民党地方军水上“剿共”大队,缴获30多条船,为坚持洪泽湖斗争扫清了障碍。
  
    1946年11月,上级决定疏散非战斗人员的家属上岸隐蔽,以减轻湖上缺粮压力。谢楠带头动员妻子儿女上岸。不料,他们上岸后被国民党抓住作人质,妄想逼迫谢楠投降。谢楠知道敌人是黔驴技穷了,只好耍出这种色厉内茬的招数,这时候就要和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于是他率部上岸,抓了敌人有关头头的家属,唬得敌人只得将人质放回。
  
    建国后,谢楠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后来调到北京工作,1969年病故,后骨灰安放到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昔日乌衣巷今何在
  
    谢有森告诉记者,祖上谢贵来到江苏时,随身并没有携带老的族谱,现在流传下来的族谱都是来江苏以后修的,等于是跟浙江的老家断了联系,因此自家虽然是理得挺顺,但对整个谢氏宗族的繁衍脉络,却并不清楚。而且打那以后,江苏这边的谢家人,很少有回到浙江去寻根的。
  
    如果真能找到同宗的族人,谢有森想知道,在浙江的同族生活得怎样?他们的族谱中,有没有记载着江苏还有他们的一个分支?那些祖先居住过的,如今已是夕阳野草的乌衣巷,是不是真的就在现在的地方?【原标题:他想在南京找找谢安的后人】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 白玉磊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