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颛顼帝喾内黄建都有据可考

2012/5/3 15:40:09 点击数: 【字体:

 
    早在4000多年前,位于漳河南岸的安阳市内黄县曾是一片植被茂盛、土壤肥沃的地方,很早就有先民在此活动,远古时代“五帝”中的颛顼、帝喾,先后在帝丘(内黄东南)、亳城建都。自此,安阳这块土地,不但见证了洹河两岸殷商王朝兴衰之全过程,而且前承三皇五帝之美丽传说,后启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之后续王朝,造就了安阳历史上的一次次辉煌,彰显着古都安阳的厚重历史文明。

    颛顼帝喾的美丽传说

    颛顼、帝喾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

    太史公《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颛顼高阳氏,为五帝中的第二个帝王……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颛顼自幼才智超人,15岁佐帝政,20岁即帝位,在位78年,享年98岁。

    传说颛顼为帝时,做了四件大事,即:交识夏、夷众多部落而结成联盟,促进了民族团结;败共工氏于濮阳,使汉民族在黄河流域得以定居;改革原始宗教,使上古社会趋向安定;制定了中国最早的历法,即《颛顼历》。

    颛顼的辖区非常大,据《淮南子•时则训》载:“北方之极,颛顼、元冥(元冥又叫玄冥,是管北方的水正官)之所司者万二千里。”

    颛顼是传说中的神化人物。据传内黄西南一带有个黄水怪,经常口吐黄水淹没农田、冲毁房屋。颛顼听说后就决心降服它,可黄水怪神通广大,与之激战九九八十一天不分胜败。颛顼便上天求女娲帮忙,女娲借来天王宝剑交给颛顼并教他使用方法。颛顼用天王宝剑打败了黄水怪。为了给人间造福,他用天王剑把大沙岗变成了一座山,取名付禺山,又用剑在山旁划一道河,取名硝河。从此这里有山有水,林茂粮丰,人们过上了好日子。在当地人民心中,颛顼被尊称为“高王爷”。

    帝喾高辛氏,则是“五帝”中的第三个帝王,他15岁佐帝政于颛顼,30岁即帝位,在位70余载,享年105岁。《史记》称之为“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

    传说帝喾有四妃,长妃叫姜原。相传姜原在娘家时,因出外踏上巨人脚印而怀孕,因无夫生子,所以把生下的孩子三次弃于深巷、荒林与寒冰上,均得牛羊虎豹百鸟保护不死,所以起名叫“弃”,后来长大喜欢农艺,教人种五谷,被尊为后稷,成为周民族的祖先。次妃简狄。相传简狄在娘家与其妹子建疵在春分时到玄池温泉洗浴,有燕子飞过,留下一卵,被简狄吞吃,后怀孕生契,便是商族的祖先。三妃庆都,相传生于斗维之野(大概在今河北省蓟县),被陈锋氏妇人收养,陈锋氏死后又被尹长孺收养。后庆都随养父尹长孺到今濮阳来。因庆都头上始终覆盖一朵黄云,被认为奇女,帝喾母闻之,劝帝喾纳为妃,后生尧。四妃常仪,聪明美丽,发长垂足,先生一女叫帝女,后生一子叫挚。挚与尧都继承了王位,作了帝王。

    颛顼帝喾建都内黄

    二帝陵,位于内黄县城东南30公里三杨庄村西,传说是颛顼、帝喾两个帝王的陵墓而得名。当地长者告诉记者,因为颛顼封号于高阳(今河南省杞县),号称高阳氏;帝喾封号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县),号称高辛氏,所以,当地群众又称这里为高王庙。

    颛顼、帝喾二帝死后为何会选择相继葬身于此,二帝与内黄有着怎样的渊源?要解开这些疑团,还须从帝丘、亳城两个地名入手探寻答案。

    内黄县梁庄乡大城村位于内黄县城南30公里,是一个隐藏于万亩槐林中的普通村庄,而据考证这里就是颛顼建都的帝丘城遗址。为了一睹帝丘城遗址真面目,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记者专门探访了梁庄乡大城村。村西一道残存的城墙半掩半露横亘在沙土中,村民告诉记者,这就是残存的帝丘城古城墙。据村民讲,在古城遗址西北地曾发现过大量汉以前的砖、瓦、陶片,城墙夯土层面还发现红色陶片。该城中央有后人建一座城隍庙,庙内有十几通石碑,其中有一通清康熙年间的修庙记事石碑,载有“大城村乃故顿丘、卫邑”等字样。大城村东南一华里的牡丹街村,据传曾为帝丘一座御花园,后因牡丹花而成村名。

    颛顼在位78年,享年98岁,葬于高阳氏的圣地附近——颛顼陵在 “顿丘城(今清丰县东南部)南广阳里,大冢是也”(《水经注•淇水》)、“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史记•五帝本纪•集解》)。

    历史上,对于颛顼建都帝丘,即今内黄县梁庄乡大城村的观点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对于“帝喾建都于亳”,亳究竟是何地,却存在很大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亳即今内黄亳城;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亳在洛阳偃师;更有观点认为,亳是现在的安徽亳城。那么,“帝喾建都于亳”中的亳究竟是哪儿呢,安阳本地的史学研究者,查阅大量史料后,一致认为此亳即为内黄亳城。

    亳城遗址,位于内黄县城西南12公里。帝喾建都于亳,历年70余载。公元前1600年“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也建都于此,历五代十王,约201年。《内黄县志》卷首十二景图有“亳城远眺”,曰“凭高远望,想见殷土之茫茫”。亳城南城门上的一块“古亳都”和北城门上的一块“古商都”碑刻尚存,说明帝喾都亳为“古亳都”,“汤始居亳”为商都,故称“古商都”。

    商的始祖是契,我们从“玄鸟生商”的传说故事中可以得知,契的母亲是帝喾次妃简狄,帝喾是契的父亲。 《史记•殷本纪》云:契因协助大禹治理洪水有功而“封于商”。商在何地?从考古发现,先商活动中心在漳水流域,漳水古称滴水。《夏商史稿》云: “契封于商,这个‘商’,就是‘滴’的同音字。‘滴’是水名,故从水,商声。此字去‘水’,则为‘商’,因此,如称水之名则为‘滴’水,称族之名则为‘商’族或‘商’人。商族之名,由‘滴’而起,这就是商族的来源。”

    帝喾都亳,即今内黄的亳城,古时位于黄河东岸,帝喾之子契协助大禹治水,正是在这一带采取堵导并举的方法,将黄河水北流于邺东,汇滴水(今漳河),北流入海。契治水有功,帝舜便将这一带封给了契,取滴水音,名曰商。商丘在商代称宋,没有发现先商活动遗迹。郑州以南以西为夏族活动地区,所以,帝喾迁都于偃师西亳是不可能的。

    岑仲勉《黄河变迁史》曰: “《皇览》称:‘帝喾冢在东郡濮阳顿丘城南亳阴野中……顿丘在今清丰西南二十五里’,正与内黄东南相接,野称亳阴,相信因亳城而得名。《皇览》辑于三国时代,由此知‘亳阴’‘亳城’的名称最迟起于东汉;即是说,内黄亳城之历史,比南亳(今商丘)还要早。”

    亳城距帝丘1 7公里,帝丘在东南,亳城在西北,颛顼陵在二城之间鲋鱼禺山,所以帝喾死后也葬鲋鱼禺山,故称“二帝陵”。如果帝喾都南亳商丘或西亳偃师,死后应当不会葬在内黄“二帝陵”,这是最有力的佐证。【原标题:颛顼帝喾内黄建都有据可考】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法制报豫北新闻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