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毛遂的那19个同伴

2012/5/2 17:18:15 点击数: 【字体:

   
     “橹樯空大随人转,称锤虽小压千斤。 利锥不与囊中处,文武纷纷十九人”,这首不知什么人写的七绝,是称颂战国末年那位“脱颖而出”,靠胆量和口才说服楚王出兵救赵的平原君门客毛遂的。

    两千多年来,毛遂的大名被广为传颂,即使到了今天,也被当做“人才抓住机遇”的典型,在励志书中火了一把又一把。至于他那19位据说文武双全、却在平原君和楚王谈判时不敢登台的同行伙伴,则要么被忽略,要么如文首那首写得不算太高明的七绝一般,被当作了肥皂剧主角毛遂的龙套甚至反衬。

    也不能怪后世文人们偏心、欺负人,这症结可是毛遂自己种下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里明明白白地记载着,平原君和楚王谈判成功,按惯例歃血为盟时,毛遂一面招呼19个同伴登台歃血,一面淡淡说了句“君等可谓因人成事者”,意思是,要没俺毛遂,你们各位那就得白跑一趟了。

    一个一直没能给放进“颖”也就是布袋子里,没捞到脱颖而出机会的供职者,突然得到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发出了此前从未发出过的光芒,得意一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歃血台上那句话,说得未免小家子气了。

    当时的“国际形势”是秦国一家独大,其它六国一方面明知惟有合纵抗秦才能图存,另一方面又惟恐别国不出头,自己贸然掺和引火烧身,所以不管怎么扭捏,最终派援兵是一定的,派得不爽快也是一定的,要么迟迟发兵、缓缓行军,要么屯兵境上,坐观成败。平原君并不是只向楚国求救,另一路向魏国求援的既不是平原君本人,也没听说过什么“文武纷纷”,可晋鄙的10万魏军还是开了出来——不肯进兵那是另一码事;毛遂又是拔剑又是演说,把一台子的楚国人、赵国人都涂了红嘴唇,可求来的这支楚军也还是一慢二看三通过,直到信陵君窃符救赵,秦军败退解围,也没能及时赶到——如果信陵君晚到仨月,这支楚军也还是会“刚好迟到”,信么?

    明白了这些道理,就该清楚毛遂的作用其实不过如此:他不跳出来,信陵君一个人跟楚王泡蘑菇,这支援军也还是会出发的,只是会晚不少日子;他跳出来,这支援军也还是很难按时到达,因为楚国就没打算跟秦国玩命。借这个外交舞台,为自己赢一个闪光的机会,原本是不错的,但当众得意忘形,还讥讽同伴,就显得有些猥琐了——您没看出楚军这“一定会出发、一定会迟到”的小算盘,那19位同伴中,难道就连一个看出来的都没有?

    再者说,19位伙伴涂红嘴唇是“因人成事”,他毛遂就不“因人成事”?他们出使楚国并非寻常意义的外交访问,而是在几十万秦军包围下的求救行为,是一场风险极大的突围行动,没有这19位文武双全同伴的计策和努力,他们一行人如何能突破重围,摆脱盘查和追兵,安然地从河北的邯郸,一路抵达位于安徽寿春的楚国新都?赵国刚刚惨败,平原君有求于人,救赵敌秦非同儿戏(楚国刚给秦国打得连都城祖坟都丢了),平原君能在短时间里和楚王见上面,谈上判,19位文武双全的门客,必然为此付出了艰辛努力,可以说,没有这19个人,毛遂能不能走到歃血台下都是只有天知道,那句“因人成事”,可谓适暴其短,让这把一不小心被扔进布袋子里的锥子刚露了个尖,又一下把自己狭隘的胸襟,浅陋的见识暴露无遗。

    不过话说回来,野史、小说和戏文上对毛遂的吹捧固然偏颇、夸张,但这些文字对平原君一边倒的鄙视,却是一点不偏颇、半点不夸张,实在是很有道理的。

    赵国固然是国王的,但他是国王的亲弟弟,最主要的执政者,说他是赵国的CEO怕是半点也不夸张;他号称三千的门客都是领他的工资兼福利,听命于他一个人的领导,人事权、管理权都集于他一身,这些人敢来投奔号称“战国四大公子”、以“养士”出名的平原君,就仿佛今天去跨国名企求职的应聘者一般,对自己必定是有几分自信的,滥竽充数的大忽悠不能说没有,但有一技之长的专才应该是多数,多才多艺、出类拔萃的顶级人才,估计多少也有几个。照理说,如此众多的人才,谁能做什么,谁不能做什么,他应该有个基本了解,不至于两眼漆黑,半点摸不着头绪。

    可从去楚国求救这件事上看,他对手下这些人才资源的了解着实有限。

    临行前选拔人才,一般人只看到毛遂的抱怨,对这位后来大出风头的人物没能放进布袋子,多少有些抱不平,可仔细琢磨就该发现,其实没机会进布口袋的又何止一个毛遂?【原标题:毛遂的那19个同伴】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