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春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百里奚

2012/4/20 15:47:16 点击数: 【字体:

 
    百里奚(约公元前700年~公元前621年),姓百里,字子明,春秋时期楚国宛邑(今河南南阳)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秦统一天下的奠基丞相。
  
    百里奚早年家境贫困,在妻子杜氏支持下出游列国求仕,历经宋国、齐国等诸侯国。后在其好友蹇叔的举荐下,做了虞国的大夫。公元前655年,晋国(献公)灭掉虞国。百里奚拒绝在晋国做官,被充作媵人(奴隶),后逃回楚国牧牛。秦穆公闻奚贤,后派人以五张黑公羊皮将百里奚换回,拜为上大夫,故世人称之为“五(公羊)大夫”。在主持秦国国政期间,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让人民得到更多的好处,并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开始了秦国的崛起。这一时期,秦孝公称之为“甚光美”的时代。史载百里奚“三置晋国之君”,“救荆州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使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秦国最终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基础。
  
    百里奚身为秦国大夫,勤理政务,平易近人,生活简朴。“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深受百姓爱戴,“及卒,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
  
    百里奚故宅及墓冢在今南阳市中心城区西百里奚村一带。《水经注》记载:“梅溪水出(宛)县北紫山,南经百里奚故宅。”《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记载:“在百里奚村东,高约七米,称百里大夫墓。墓前摆放七块巨石,俗呼七星冢。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郑琏书五大夫碣铭,后佚。”墓左侧有碑,碑阴刻唐韩赏诗。我国著名秦史学家马非百先生所著《秦集史》否定“虞国说”,对百里奚为南阳人进行了详尽的考证。
 
    心与牛一
  
    □陈明远
  
    楚成王至死也不会清楚,自己比秦穆公更早地聆听了百里奚的治国之道而全然不觉。那次尽展百里奚才智与韬略的谈话不能被愚钝浅薄的楚成王所理解,却为楚成王落下了一则笑柄。
  
    直到2600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能够记得二人当时在宛地一段对话。那是楚成王听说宛地的百里奚擅长养牛,便问:“饲牛有道乎?”百里奚答:“时其食,恤其力,心与牛而为一。”楚王道:“善哉,子之言!非独牛也,可通于马。”于是百里奚做了楚成王的马夫。
  
    自以为是的楚成王就这样错过了贤才百里奚,而后来的百里奚在秦国正是用“心与牛而为一”这条饲牛之道使秦穆公称伯于西戎。
  
    自百里奚始,“心与牛一”就是历代统治艺术的一条基本追求而被广泛接受,即以己度人、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同情体谅,并以此构建融洽和谐的理想社会。后来孔子的“仁者爱人”以及今天我们的“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等都是这种观念的发展与演化,这是一种体恤关爱的教化,而不是讨价还价的谈判,更不是尔虞我诈的“博弈”,而是一种“心与民一”、“其乐融融”的和谐场景。
  
    从后来百里奚在秦国的作为来看,他的确实践了这种政治主张。他给秦国带去的不是残酷的征战杀伐,不是苛刻的政治高压,而是“心与牛一”的仁厚宽容的治国之道。在他的辅佐下,秦穆公三立晋君、称霸诸侯,并征服西戎、拓地千里,为后来秦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原标题:春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百里奚】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南阳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