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欧阳修和他的《泷冈阡表》

2012/5/11 11:54:09 点击数: 【字体:


      欧阳修和他的《泷冈阡表》

图为泷冈阡表碑原物


    欧阳修的父亲欧阳观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次年归葬于故乡永丰县沙溪镇之泷冈。母亲郑氏卒于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次年7月欧阳修亲自将母柩送归故里与父亲合葬。也就是在这一年里,46岁的欧阳修怀着对父母双亲深切的缅怀之情,写作了《先君墓表》一文,但他并未急于将墓表定稿刻碑,而是在耐心地等待。欧阳修深知自己的功名成就远未达到人生的最高峰,正处于不断上升阶段,按照北宋有关制度,对不同品阶朝廷官员的祖先,皇帝将给予不同级别的封赠,虽是一种荣誉称号,但在墓表或家谱中记载下来,不仅光宗耀祖,还可流芳百世,是封建社会士大夫们追求的目标之一,欧阳修当然也不能免俗。

    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是欧阳修病逝的前两年。时年64岁已功成名就,但老病衰弱的欧阳修,自感时间不多,到了该总结人生,总结文字的时候,尤其是他还有一桩心愿未了,那就是祭悼父母的墓表还没有写定刻碑,而此时父亲下葬已60年,母亲也下葬有18年。这一年的4月,欧阳修在知青州(今属山东)任上将《先君墓表》精心改写成《泷冈阡表》。墓表大胆地突破常规格套,一碑双表,以真挚、深沉的情感,细腻生动的笔触,追忆父亲遗训,缅怀母亲教诲,精心选择几件往事细谈,父亲廉洁奉公、谨慎吏事、慷慨待人、奉行孝道、孝顺长辈等高风亮节,自然地溢于言表。在表彰父亲品格的同时,母亲守节自誓、教子成才、治家俭薄、节约守贫、仁惠刚毅、胸襟宽阔等母仪盛德也相映生辉。同时表达了作者本人继承父母遗训、为官作宰决不苟合于世的思想和志向。

    山东青州盛产优质青石,欧阳修作为一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很快在青州境内购得一块墨绿色优质大碑石,它长6.3尺,宽2.8尺,厚0.7尺,碑石正面刻《泷冈阡表》,背面刻《欧阳氏世系表》。碑石后来运抵永丰沙溪,竖立在父母墓道前的西阳宫“泷冈阡表碑亭”内。

    表文语气舒缓,文字平易,流畅质朴,却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充满生活气息,人物的思想、情操以及父母举止神态都跃然于纸上,在我国古代的碑志文中它享有“千古至文”的美称。“泷冈阡表”4个大字横刻碑额,每字见方16厘米,正文竖27行,共1116字,每字见方2厘米,该碑石上下漆黑,除了《欧阳氏世系表》下部有50余字剥蚀不能辨认外,其余字迹清晰。整个碑石保存完好,均为正楷、阴文、直书,字体端庄稳重,雄健有力,不事修饰,全面地反映了欧公的书法艺术风格,也饱含欧公的刚正情性与仁孝品格,只因欧公的文章名冠天下,其书法艺术为文名所盖。碑文《泷冈阡表》为欧阳修亲自撰文手书,为其叙述家世、缅怀父母恩德之作,是一篇教育后学晚辈宽简治政、严谨治学、仁爱处世的优秀典范作品,与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袁枚的《祭妹文》同成为中国古代三大著名祭文之一。《泷冈阡表》从初稿《先君墓表》算起,历时18年才修改完成,从另一侧面也表明了欧阳修对此文的重视。

    由于《泷冈阡表》情文并茂,感动了当时和后来的人们,以至于此表刻石不久,就出现了许多离奇的传说。宋人曾敏行《独醒杂志》记述:“公(欧阳修)罢政出守青社(青州),自为阡表,刻碑以归,江行过采石,舟裂碑沉,舟人曰:‘神如有知,石将出’。有倾,石果见,遂得以归立于其宫。绍兴乙卯宫焚,不遗一瓦,碑亭独无恙,信有神物护持云”。这件事也许有可能,试想,数千里水路归程,难免不发生翻船沉碑之事。水浅且清,太阳光一照,碑石当可见于水底,捞起送归完全可以做到。再则西阳宫失火,被人及时扑灭,并未殃及“碑亭”,况且碑石不易被焚毁也合常理,并非神助。

    据记载沙溪西阳宫内“碑亭”始建于宋,原为一座硬山式单层建筑,后几次毁兴,现亭为1960年重建。是一座三层砖木结构楼阁式仿古建筑,屋顶重檐歇山,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朱柱生辉。碑亭正厅竖立着的“泷冈阡表碑”系原物。至今保存完好,现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欧公故里的人们为纪念他诞辰990周年,在县城兴建的永叔公园内还复制了一块同样大小的《泷冈阡表》碑刻。【原标题:欧阳修和《泷冈阡表》的故事】

    来源:  江西吉安网 作者:徐明庚、涂丽芳   时间:2010-11-01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