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专访河南日报摄影记者王天定:做老百姓信赖的好记者

2013/11/28 15:32:34 点击数: 【字体:


    编者按:正值记者节之际,我们邀请到了河南日报资深摄影记者王天定,伴随着爽朗的笑声,王老师走进我们的演播厅,“我这一农民今天来到了北京……”他的一句话拉近了我们和这位优秀记者的距离,在轻松的氛围中我们开始了对他的采访……


专访河南日报摄影记者王天定:做老百姓信赖的好记者
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河南日报资深摄影记者王天定接受本网专访 冯振宇摄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传媒人物专访节目,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河南日报资深摄影记者王天定,王老师,您好!

    王天定: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您的新闻摄影生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新闻和摄影哪一个较早的走进了您的生活?

    王天定:我是老农民进城,因为我是从基层走出来的摄影记者。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当时是业余时间喜欢照相,县委同志们就引导我拍了点新闻照片,后来我就迷恋上了,就从原来的基层单位调到了县委通讯组,后来又发展到了河南日报。由于我长期在基层跑,一直和老农民打交道,所以这次到了北京我就说是老农民进城了。

    主持人:您的照片多次获得新闻摄影大奖。像《棉农疼爱专家》、《情洒王屋引甘泉》、《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带着爸爸去上学》、《游子的笑声与眼泪》、《军嫂之爱》等新闻摄影作品,生动记录了基层劳动者的动人事迹,在基层百姓中产生了很大反响,您能给我们讲讲这些优秀照片作品背后的故事吗?

    王天定:《棉农疼爱专家》这张照片的拍摄也是预料之中,也是想不到的,本来我们的尉氏县聘请一个棉花专家给农民讲棉花技术课,当时非常热,农村的条件也很差,大礼堂下面坐了几百人,专家在上面讲棉花种植技术,老农民在下面听。这个时候我感觉到中国农科院的专家到了农村,本身就想抓这个新闻,但是场景又非常单调呆板,又要抓很多种场面。我当时在现场听,听着听着停电了,电扇不转了,专家的麦克也没声音了。老百姓听不见,为了能听清楚专家的演讲就开始往台上涌,人越来越多地都围着专家,本来电扇不能用了,再加上专家被人围得水泄不通,专家非常热,这个时候有一个老农民拿着扇子对着这个专家开始扇,我当即就拍摄了这张照片。好的新闻照片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靠长期的守候等待才可能捕捉到,尤其是这种比较好的瞬间。

    主持人:您说过“不吃苦就拍不到有冲击力的照片”,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除了冲击力还应具备哪些要素呢? 王天定:我认为作为一个记者应该在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而且在新闻事件发生过程中抓住最典型的瞬间,通过这个瞬间来打动人心,让人看了这个照片以后有一种震撼力,能够让人过目不忘。过去我们的新闻照片很简单,就是大家摆两个姿势就可以了,但是这个是没有人看的。现在强调的就是第一现场、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用典型瞬间的视觉冲击力来感动人心。当然“新闻五要素”是必须要具备的。

    主持人:您说过“做一名让百姓信赖的记者是最大的成功”,您是怎么做到这点的呢?

    王天定:心中要装着老百姓。因为我是从基层到报社的,对老百姓有特殊的感情,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我们的报道就是要贴近老百姓,为什么讲“三贴近”呢,如果我们的新闻高高在上,离老百姓很远,我们的报纸就没人看。贴近老百姓,想老百姓所想。我们的新闻照片能否让老百姓看了以后产生一定的效果,有没有什么照片能够让大家得到某些启发,照片贴近了老百姓以后,老百姓就愿意看你的报纸,报纸的发行量就会上去。但是要想得到这样的效果,必须要心中装着老百姓。如果我们记者只想通过拍照片以后使自己得到某些实惠是不行的,我们的照片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这才能成为一个老百姓的贴心记者。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记协网 2010年11月08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