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两岸梆子同吟唱 —— 豫台豫剧交流纪事

2013/7/30 9:59:30 点击数: 【字体:

两岸梆子同吟唱 —— 豫台豫剧交流纪事

两岸梆子同吟唱 —— 豫台豫剧交流纪事
第七届海峡两岸河洛文化暨豫剧发展论坛会场。 杨扬 摄
两岸梆子同吟唱 —— 豫台豫剧交流纪事
两岸学者在探讨豫剧传承与发展。 杨扬 摄
两岸梆子同吟唱 —— 豫台豫剧交流纪事

    豫剧,俗称河南梆子,这个河南的地方剧种,居然唱到了台湾,而且唱得如此红火,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热点。那么,两岸豫剧交流的来龙去脉是什么?都发生过哪些生动的故事?又有哪些相互借鉴与促进?

  台湾戏曲舞台梆子声声悠扬

  豫剧于上世纪40年代末传入台湾,如今已经成为与“国粹”京剧并列的剧种,豫剧团成为仅存的两个公立剧团之一,深受重视。其中原因,据专家分析,除了有一批热心观众的追随,还在于优秀演员释放的强大号召力。

  台湾豫剧界先后出现“皇太后”张岫云、“皇后”王海玲这些重量级演员,撑起了豫剧的大旗。对于成长于台湾,引领舞台更久的王海玲,台湾大学教授林鹤宜认为,“就像奇迹一般,台湾豫剧团出了一位王海玲,她以强大的艺术魅力征服了一颗颗台湾观众的心”。

  近些年,随着观众的断层,台湾豫剧危机意识增强,着力将视角对准年轻观众、城市观众,大胆突破,吸收其他门类的艺术元素,推出许多创新剧目。

  “跨文化或跨界创作观念,乃台湾二十一世纪创作风潮。”台湾学者刘慧芬介绍,“台湾豫剧团创作观念不落人后,也于2000年首度以意大利著名歌剧《杜兰朵公主》开创豫剧跨文化剧目。由于观念新颖,噱头十足,演出造成空前轰动。2009年,再度移植莎翁名剧《威尼斯商人》为豫剧版《约束》,此两出跨文化新作,为豫剧在台之现代化与国际化之发展,开启创作新道路……”

  为了适应儿童的审美趣味,2002年,台湾豫剧团还推出儿童豫剧《龙宫奇缘》、《猪八戒大闹盘丝洞》等。台湾学者杨馥菱评价说,《龙宫奇缘》将蟹姥姥、霹雳电鳗、大嘴鱼、海星公公等这些角色纷纷卡通化,并设计了霹雳电鳗会跳霹雳舞、会发电光等,这样的改编可说是在不失原著精神下的另一番滋味。

  4月17日,记者曾观看王海玲首演剧目《梆子姑娘》。这出戏展现了她从艺50年的舞台生涯和艺术成就。耐人寻味的是,唱豫剧,该剧居然采用普通话道白。剧中还有一段“菜刀秀”,类似当代以节奏为主体元素的“厨房秀”表演。台湾豫剧的不拘一格,由此可见一斑。

  台湾豫剧的演出市场和行销手段,也引起大陆同行关注,并被有意借鉴。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杨杨对此加以比较,将台湾的演出市场和行销手段的特点归结为“三个为主”:演出市场以城市为主;观众以文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人口为主;行销以售票的剧场演出为主。

  豫台合作剧目走向国际舞台

  1990年7月,台北豫剧改进会40人到河南的平顶山市演出,开启了豫台豫剧交流的大幕。

  此后,台湾的豫剧演员多次应邀来大陆演出。这一时期,被学者称之为“单向交流时期”。

  1993年,两岸的豫剧交流由单向交流时期进入双向交流时期。其中1998年4月,郑州市豫剧团一行40人,由国家一级演员虎美玲带领,首次以整团的形式赴台演出。

  谈起当时的演出情景,虎美玲回忆说:“我清楚地记得演第一场《花木兰》时,我还没有开口,板胡一拉,下面的掌声就雷鸣般地响了起来。当时我就想,观众又没有听过我的演唱,为什么反响会如此热烈呢?那只能有一个原因,就是那熟悉的旋律,让台湾同胞听到了久违的乡音。”

  2001年之后,两岸豫剧交流进入合作时期。河南艺术家赴台帮助排演了《武后与婉儿》、《秦少游与苏小妹》、《慈禧与珍妃》、《拜月亭》等剧目,并联合打造了《曹公外传》。《曹公外传》取材于清道光年间任台湾凤山知县的河南沁阳人曹谨的事迹。曹公率当地民众修坝引水,造福于民,其功绩至今令台湾民众念念不忘。《曹公外传》曾在北京长安大剧院演出,被誉为“两岸豫剧交流的典范之作”。据台湾学者刘慧芬统计,至2010年,台湾豫剧新编戏20出,其中9出出自大陆的石磊、孟华等剧作家之手。另据了解,10年间,仅河南的豫剧作曲家耿玉卿就为王海玲主演的《王魁负桂英》等8部戏作过曲。

  2009年,两岸合作剧目还走向国际舞台。是年9月,河南专家组多次赴台,与台湾豫剧团合作,完成年度大戏《约束》,赴伦敦参加“第四届英国莎士比亚双年会”,演出获得很高评价。河南艺术研究院的贺宝林介绍说:“该剧改编自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在莎士比亚的故乡演出,而且以东方戏曲形式诠释了莎剧原著精神,这应是豫剧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极大的成功和荣耀。它传达出一个非同寻常的信号:两岸文化同源同根,即使在异国的土地上,依然唱的是同一种声音。”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石磊,在新近完成的一项研究课题中,在论述作为中国豫剧发展史一部分的台湾豫剧发展史时,其中对于两岸豫剧艺术的互动,他认为,这种互动,也是促进台湾戏曲发展的动力之一。他阐释道,大陆豫剧的母体,是台湾豫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资源;而台湾专业豫剧表演团体在剧目生产、艺术管理及营销运作上,也给大陆的豫剧专业表演团体许多启发。

  美玲海玲联袂发出豫剧强音

  豫台豫剧艺术家在合作中,充满亲情,发生了许多动人故事。

  郑州市豫剧院院长虎美玲讲述了她亲历的一个故事。

  她说:“在一次交流中,台湾豫剧团向我提出,希望给他们的青年演员创造一个充电的机会,并把青年演员肖扬玲介绍给我,希望她能到郑州市豫剧团学习一段,并希望我能亲自带带她,我当场表示欢迎。”

  虎美玲说:“这年3月,肖扬玲从鲜花盛开的高雄,来到春寒料峭的郑州。为了给她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我们团里特为她准备了一间房子,装上空调,又安排两个人专门照顾她的生活。我手把手教了她四个月。给扬玲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她的吐字问题,让她学会了正宗的河南话。其次是帮她实现了唱腔突破。我们还专门为扬玲排了一场大戏《义烈女》,虽然这样会影响到剧院的演出和正常的排练,会影响大家的收入,但为了河南豫剧这位远在台湾的女儿,为了豫剧在台湾薪火相传,大家没有一句怨言。”

  虎美玲说:“学习之余,我和扬玲既像母女,又像亲密无间的朋友。……扬玲要回台湾了,我提前几天就开始难过。……不久前台湾发生地震时,我得知消息的一瞬间,首先想到的就是扬玲怎么样,于是赶快打电话,得知她平安无事,我吊着的心才平静下来。”

  虎美玲说:“希望郑州市豫剧院与台湾豫剧团成为永久的合作团,因为,我是郑州市豫剧院院长,王海玲是台湾豫剧团团长,她叫海玲,我叫美玲,一个‘铃’“不会发出太大声响,两个‘铃’才能发出较强的声响。”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2010年05月06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