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历史传说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达摩是否“面壁九年”

2013/6/18 14:24:09 点击数: 【字体:

  
    大家都知道,在武侠小说中,少林弟子历来是各大门派中的佼佼者,少林拳更是威力无穷,名扬天下。但也许你并不知道少林拳的创立者是一位名为达摩的印度僧人。其实,达摩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开山鼻祖,是中国佛教史上非常神奇的一个人物。关于达摩的生平事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的故事,那么,达摩在历史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谓面壁九年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达摩究竟有没有面壁九年呢?
     
    据史书记载,达摩是天竺国佛教禅宗第27代祖师般若多罗的嫡传弟子。有一天,达摩问他的师傅般若多罗大师:“我得法以后,应该到什么地方去传法?”般若多罗回答说:“去震旦。”达摩遵照师傅嘱托,东行来到今中国。首先在南朝都城金陵晋见了梁武帝萧衍。据敦煌发现的《坛经》抄本讲,梁武帝问达摩,自己一生造寺布施供养,有什么功德?达摩回答说,没什么功德。就这样得罪了皇帝,结果被驱逐出境。在南方不受欢迎的达摩,只好渡江北上到魏都洛阳。在过江的时候,达摩看江面宽阔,水深流急,没有船只,正愁着没法渡江,看见附近坐着一位老婆婆,身边放着一捆芦苇。就问道:“老人家,你是准备用这捆芦苇渡江吗?”老婆婆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达摩心想:一个年迈的老人都可以踩苇过江,我为什么不能呢?于是便恭恭敬敬请求说:“老人家,请赐一苇渡我过江。”老婆婆仍然没有说话,顺手抽出一根芦苇递给达摩。达摩双手接过,告别老人,来到江边把芦苇往江面上一放,轻轻踏上芦苇,顺顺当当过了长江。后来他几经流浪,终于到达了少林寺。这半隐半现处于山脚下密林深处的小寺庙与世隔绝,正是僧人修炼的好地方。于是达摩决定留在这里。不久,他便在庙后面山坡上的四分之三处发现一个小山洞。这个石洞大概有3米高,6.6米长,方正的洞门,正好朝阳敞开,冬暖夏凉,空气清爽。洞前还有一块小草坪,周围浓荫蔽日,不见天空,于是达摩决定就在这里修行坐禅。相传,达摩在这个石洞里,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一次,达摩发现自己刚坐下修炼不久,便不知不觉开始打瞌睡,他被自己的惰性激怒了,并且认识到打瞌睡是绝不会达到佛教的终极境界的,于是,他毅然用刀割断了自己的眼皮,扔出了山洞。不久以后,在达摩眼皮落地的地方竟长出一棵茶树芽。从此他不说话,不持律,默然地终日面朝石壁,双眼闭目,五心朝天,在“明心见性”上下功夫,在思想深处“苦心练魔”。洞内静若无人,万籁俱寂,入定后连飞鸟都不知道这里有人,竟在达摩的肩膀上筑起巢穴来了。达摩在山洞里待了九年,一直修炼达到佛教的终极。后来,达摩离开山洞开始传授禅宗时,弟子们发现,他坐禅面对的那块石头上,竟留下了一个达摩面壁姿态的形象,衣锦织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像。在今天的嵩山少林寺西北五乳峰的山腰,还有一个达摩洞。这是一个临崖开凿的洞,石洞幽邃,深约7米,宽3米。洞前有一座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雕刻的双柱单孔石坊,额上南面刻“默玄处”三字,北面刻“东来肇迹”四字,洞内有达摩及其弟子的石像,石像旁有诗曰:“九年面壁佛祖在,灵石显影精气神。”还有另一种说法是,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修行整整十年,而不是九年。即通常说的“十年面壁”,就是从这衍生出来的。
   
    有学者提出,所谓“面壁九年”的说法的真正原因是达摩所传的禅,以《楞伽经》为依据。他提出“理入”和“行出”的修行方法。所谓“理入”就是“壁观”。有人把“壁观”理解为“面壁静观”,于是就产生了“面壁九年”的说法。所谓“面壁”是比喻通过修行,使人心如墙壁,不偏不倚。实际上是要去除人的思维和认识作用,对于客观事物不去分别和执着。即“令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一,不随它教”。这样就能“与道冥符,寂然无为”,达到佛教所说的“涅  ”境界。

    其实,不管达摩有没有面壁九年,这种修行的方法对我国禅宗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而且,他这种为达到修行的至高境界。而能“十年如一日”坚持到底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世人学习的。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东方圣城济宁新闻网 2007-03-09 作者:李春生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