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清明诗话

2014/6/19 11:10:07 点击数: 【字体:


    在我国传统节令中,清明丰富多彩。春分后十五日,大地回春,生机盎然。唐代诗人韦庄的诗句“满城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生动地描绘了此时的阳春美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人们不满足于满城杨柳,要到郊野寻芳踏青。近年才发现唐人《龙门赋》,便是专写洛阳人踏青活动的:“洛阳士女重清明,宝马香车透出城。”写人们到龙门去寻春游玩。白居易诗:“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则写出了路上车马络绎不绝和洛水游人竞渡的盛况。李正封在《洛阳清明日雨霁》一诗中说:“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人们迷恋郊花野草,流连忘返,待城门的夜晚戒严鼓声敲过,才慌忙回程。古时洛阳人的清明游兴是何等浓烈啊!

    清明的重要活动是扫墓。宋代高翥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描写的就是扫墓的情景。清明扫墓,似与紧挨着的寒食日有关。前一日为寒食日,俗传为介子推拒晋文公召封,焚死于绵山,后人哀之,遂定寒食日,以作纪念。

    清明祭扫大概是汉以后才逐渐约定俗成。寒食禁火,清明日才举火,这节令就别有一番意味。王表诗曰:“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日出万家烟。”形象地把两个节日连接了起来。杜甫“朝来新火起新烟”,祖咏的“清明烟火新”,都是写的这种情景。

    清明毕竟是快乐的节日。而且,还有更有趣的游戏——荡秋千,尤为青年女子所钟爱,因为可以“释闺怨”。她们深闺久居,唯此游戏得以抛头露面。韦庄诗:“好似隔帘花影动,女郎撩乱送秋千。”“院落秋千谁氏女,彩绳掷起过墙高。”王建写得更具体:“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双手向空如鸟翼。”唐明皇称之为“半仙戏”。你看,“柳外秋千出粉墙”、“绿杨楼外出秋千”、“人隔垂杨有笑声”,这些清明诗中的绿杨红粉、美人美景,怎不令人观赏陶醉忘却尘寰!“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雨夜也不肯罢休,古代也有“发烧友”啊!

    清明节更普遍的是插柳。开始只插于井台,“井井有条”即由此来,后来则插于门楣。陆游诗:“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清明不仅插柳,还吹柳笛、戴柳圈。白居易诗:“卷叶吹为玉笛声,剥条卷作银环祥。”柳叶柳皮都可做柳笛,是最简易的乐器,吹出曲调各异的春之声,是清明节特有的天籁,这习俗至今仍流行于广大农村。戴柳圈是由唐高宗“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金口玉言,上行下效,老百姓也学着戴,而且认为“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好像这“一丝柳、一丝柔情”比“青春宝”“换肤霜”还具有神力,谁敢说古人的想象力不如今日的广告设计者呢!

(原标题:清明诗话)作者:段星灿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洛阳日报(2010-04-0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