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民间节俗文化系列(3):春绿阡陌上 魂牵清明节

2014/6/19 10:45:47 点击数: 【字体:


    阅读提示:清明节很特别,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初春踏青的喜悦;既有追源怀祖的灰色感伤,又有踏青访春的明丽清新。

    多少传统节日,把人们摁在酒席上,困在你来我往的应酬上,清明节,却把人们释放到了绿色的阡陌上,让众人疲惫的神经得到舒缓,让大家劳碌的筋骨得到放松。仅此一点,便要感谢清明!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元宵一过,转瞬清明。

    在古诗文中,清明节的氛围大多是清冷的、惆怅的,无论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还是“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镜头中渲染的都是冷色调。

    而就洛阳人的现实生活来说,清明节仿佛更偏向暖色调:祭祖扫墓有特别的程序作铺垫,非但不觉悲凉,反似阴阳两界搞茶话会;至于踏青、放风筝、打秋千,更是透着些轻松、愉悦!

    一

    “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春分后15日或阳历4月5日前后。这个时段,天气清爽,春光明媚,按照《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可见,清明节根在土地,它萌芽的初衷,本是为了提醒人们及时耕种。周代,帝王将相开始于清明前行墓祭之礼(参见民间节俗文化系列(2)《寒食节: 寒食东风御柳斜》),民间亦相仿效;至东汉,已有清明节“古礼祭庙,今俗墓祀”的记述,由此可以推断,早在东汉乃至东汉以前,便已有清明扫墓祭祖之风。清明不再是单纯的节气,它开始承载人类的感情。

    清明祭奠,按照祭拜对象的不同和祭奠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公祭和私祭。

    公祭,顾名思义,是对社会公共人物进行祭奠,一般在清明节当天进行。其核心要义可以是“祈福”,更可以是“教育”。

    明清至民国时期,洛阳城的公祭对象是“城隍爷”。是时每逢清明节,人们要“抬城隍”,表演“城隍出巡”。“城隍出巡”的主事者称“赞礼人”,由府、县衙门“六房”中的礼房担任;准备工作由城隍庙的主持道士担当;民间各社火团体均可参加。

    仪式开始前,先由赞礼人唱读仪式,然后将事先备好的木制城隍像放入轿中,抬轿出庙。轿前有銮驾、灯、旗、牌,轿后有专人护从——上午的护从乃“接城隍”,下午的护从乃“送城隍”。整个出巡队伍阵势威严,气派难当。

    府城隍称“威灵公”。“威灵公”的出巡路线:从老城西大街折向北大街,再到城北门外的北坛。

    县城隍称“英灵公”。“英灵公”的出巡路线:由老城西关经南关、东关、北关绕城郭一周至北坛。

    “威灵公”和“英灵公”到北坛“落座”之后,人们争相跪拜,场面热闹非凡。入夜,灯笼火把不夜城,海神班唱而行,名曰“极闹”。人们争相抬城隍像,为的是“抬了城隍不腰疼”。

    “抬城隍”这一习俗,于公元1927年被国民党将领冯玉祥废除。今日的洛阳,清明节的公祭对象早已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神仙,而是实实在在的人——杰出的革命英烈。清明节当天,学校会组织“红领巾”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革命先烈;某些重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单位,也会组织员工到烈士陵园祭拜,给员工上政治课,其目的是要进行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提醒大家不能忘本。

    公祭的程式文明简洁:扫墓,献花,敬礼,凭吊。祭奠完毕,人们仿佛经历了一次纯洁的精神洗礼,心潮澎湃,斗志昂扬,一路唱着革命歌曲回家。

    二

    家祭,祭奠的是自家的亡人,在清明节前进行。其核心要义是“追源怀宗”。

    洛阳话称家祭为“上坟”。一个“守规矩”的洛阳人,一年中一般得上两次坟,第一次在清明节前,谓之“上春坟”;第二次在七八月份,叫做“上秋坟”。

    不久前拜访老城区书协顾问寇北锁先生,讲起“上春坟”,老先生挺动感情:“小时候,我常随家里的长辈去上坟。到坟上,大人们总是反复叮咛:这个是祖爷、祖奶的坟,那个是爷爷、奶奶的坟,那个是伯父、伯母的坟……惟恐我们记不清。”

    上坟时都干点啥?

    “大人们忙着摆供品,小孩子的任务是给坟上挂白纸条——把一些二指来宽、一尺多长的白纸条,一条一条地挂到坟上的衰草和坟边的树枝上。白纸条一挂,便表明这块坟地已经有后人祭拜过了。”

    摆完了供品,燃上一炷香,点上两串纸钱,跟坟中躺的先人“交流”两句,愿意愿意(祈祷),这坟就算上完了。

    上老坟的程序则要复杂一点。

    所谓的老坟,其实就是始祖所葬之地及同族共有的坟地。寇家是老城的大户,族人众多,每逢上老坟,兴师动众,前呼后拥,热闹非常。

    “抗日战争时期, 有一年轮着我家准备上坟供品。家里提前一天就买菜割肉忙个不停。”回忆起当年上老坟的情景,寇老先生兴致大发,“按着咱洛阳习俗,上坟的供品不准用红萝卜,因为红萝卜切成的片儿像红砖,若拿它上坟,后辈就要出‘红砖’(鲁莽不通情理的人);也不能用粉条,不然,后辈儿女就会拖长鼻涕。”

    那用啥上供哩?红烧肉、炒肉片、焦炸丸子、松鱼,此为荤;凉拌芹菜、凉拌菠菜、凉拌青菜、绿豆芽,此为素。菜做好后,装在一个大食盒中。这大食盒乃为上坟专制,圆圆的,比筛子还大,黑底黄边,煞是好看。

    到了上老坟这天一早,两个族人抬起大食盒,在前面开道,后跟两个壮汉,各挑两篮大蒸馍。其余族人亦前亦后,步步相随。众人的脸色不一定十分凄然,一路上,你问我收成可好,我问你儿女可乖,婆婆妈妈,叽叽喳喳。皆因那坟地多在偏僻的城郊,上坟路遥遥,不扯东扯西转移一下注意力,脚会疼,人会累。

    这样一路闲聊,不觉间眼前豁然开朗,青绿遍野,到了坟前。主事的看看人到齐了,便宣布祭祀开始。大食盒被卸下肩头,放在始祖坟头。族人按辈分依次列排站立,个个双手垂立,毕恭毕敬。族长站在前排正中,焚燃一大捆香给祖宗引路,告诉他们:您的后人来给你上供啦!然后端起酒杯,从左至右,徐徐将三杯酒洒在坟前。

    老祖宗“喝”了酒,略有醉意,心中欢喜,这时便可以烧纸钱,向他们“孝敬”银子了。纸钱烧得越多越好,祖宗们拿了银子,在九泉之下吃喝不愁,可以高高兴兴地“奔小康”。逝者安息,生者也便安宁。

    烧完纸钱,族人轮流在坟前磕头跪拜。有那易动感情的,或是新丧亲人的,不免就势坐在坟旁,吊起嗓子大哭一通。众人免不了劝慰几句:人死不能复生,节哀顺变。

    如此你哭我劝,转眼到了晌午,老老少少均觉腹中饥饿,于是坟前人端过坟中人“吃剩下”的供品,围坐就餐。大蒸馍是梭子形的,两头尖,中间宽,不分男女老幼小,每人两个,叫“领大蒸馍”。大蒸馍吃不完,可以带回家,寓意年有余粮,富裕吉祥。

    寇老先生是老城人,他讲的自然是老城区上坟的习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市其他地方的上坟习俗可能与此略有不同,比如偃师等地,上坟时还要燃放鞭炮;还有的地方,上坟时要用铁锹把坟头的土翻一翻。

    无论用何种方式上坟,有一点得注意:若坟中人新丧不过三周年,上坟的时候头上须缠一根长长的白布条,名曰“戴孝”。

    此外还须切记:一定要在坟头挂白纸条!那白纸条迎风招展,就像一面旗帜,旨在告诉众人:这家的子孙很孝顺,这个坟头已经有人上过啦!倘是新坟,坟上无草,坟旁无树,无处悬挂白纸条,那就拣块土坷垃,把白纸条压在坟头——所压纸条称“褥子”,是供亡灵御寒用的。若是坟已被平,就用铁锹铲两锨土,象征性地弄个“坟头”,再用根棍子挑起白纸条,插在“坟头”上。

    总之,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得让别人看到坟上有白纸条。不然,人家就会笑话:咦,这家没人上坟,恐怕是断子绝孙了!

    三

    如果只是扫墓祭拜,这样的清明节,未免太过古板无趣。好在生活赋予了清明节其他的活动内容,它使人们可以趁着清爽的空气、明朗的天,踏青访春,寻一些鲜活的乐趣。

    古人过清明节,有插柳、戴柳之风。插柳,是把柳树的枝条折下来,或插于房檐,或插于轿乘,或插于儿童的衣襟上。戴柳,是把柳条编成的圆环戴在头上。这个习俗,来源于周代,本是为了纪念忠臣,后来却成了人们赏春、弄春的乐事。

    柳树长在户外,要折柳枝,得到郊外。到了郊外,看见“碧玉妆成一树高”,看见“拂堤杨柳醉春烟”,这般烂漫春色,怎不教人愉悦?待要亲手把这春色采摘下来,插在居所、戴在头上,此番滋味,更是妙不可言。是以,无论王公贵族,抑或平民百姓,到了清明节,都爱跑出城去,跟柳树较劲儿,以至时人疾呼:“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劝大家手下留情,照顾一下旁人的需求。

    唐代,有于清明节当天斗鸡、荡秋千、拔河、抛彩秋、打马球、放飞鸢等游艺习俗。当时的统治者,可能是不想把清明节弄得太过于死气沉沉,他们虽然下令禁止清明节歌舞,以避对亡灵不敬之嫌,但却并不禁止民众以其他方式感受春日的美好。

    那时的洛阳景色极美,东城桃李笑春风,西苑池塘水潋滟,到处繁华似锦,万里莺声燕语,最适宜踏青、郊游。清明扫墓归来,脸上或许还有一滴泪,被那轻柔的春风一吹,也就干了;心中或许还余一缕伤,被那花草的一香一熏,也就醉了。喝一碗榆钱羹,尝两口杏仁粥,郎骑竹马,奴簪桃花,“东郊踏青草,南园攀紫荆”,何其恣意畅快,何等逍遥尽兴!

    古人中亦不乏通透豁达者,他们知道,人们于清明之日扫墓,审视死亡,探视幽冥,最终还是为了珍视生命,正所谓“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现在,永远比过去重要!

    莫笑我薄情寡义,这,其实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对生死悲欢看得透彻,既明白“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的悲在所难免,更体谅“日落兔狐眠冢上,儿女依稀笑灯前”的喜乃人性使然,惟有如此,那不可重复的一生才不会一片灰黑,才会凸显它应有的五彩缤纷。

    正因此,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盖因它于灰色的一面之外,另有鲜艳的一面。

    如今每到清明,到野外走一走,仍能看到很多在绿色中撒欢的现代人。他们或许刚在烈士的墓碑前庄严地宣过誓,他们或许刚从亲人的坟地前归来不久,此刻,却自在地奔跑在阡陌上,手牵风筝的长线,笑着,疯着。

    多少传统节日,把人们摁在酒席上,困在你来我往的应酬上,清明节,却把人们释放到了绿色的阡陌上,让众人疲惫的神经得到松弛,劳碌的筋骨得到放松。仅此一点,便要感谢清明!

【原标题:民间节俗文化系列(3):春绿阡陌上 魂牵清明节】作者:张丽娜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洛阳晚报(2007-02-2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