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文艺 >> 浏览相关信息

教授夫妻琴瑟合鸣

2013/7/8 11:59:16 点击数: 【字体:

教授夫妻琴瑟合鸣
教授夫妻琴瑟合鸣    刘卫东摄

◎2001年,丁承运教授复原了失传千年的古瑟。

◎2003年,中国古琴入选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丁承运是重要的文献提供者,文献中以较大篇幅介绍了丁承运演奏的上古琴曲《神人畅》。

◎2005年4月28日,丁承运夫妇在北大举办《琴瑟合鸣音乐会》引起师生广泛好评。

瑟不离琴,琴不离瑟,音乐自古便有此说。但自唐末以后,“琴瑟合鸣”便失传了。武汉音乐学院丁承运教授,却复原了失传千年的古瑟(本报10月6日曾报道),他和夫人傅丽娜副教授伉俪情深、“琴瑟合鸣”的故事,更是传为佳话。

丁承运今年61岁,他出身于河南省一个艺术世家,兄弟姐妹6人中有4人学习音乐,二姐即是我国古筝名家丁伯苓。从10岁开始,丁承运便跟着二姐学习古琴、古筝等乐器,对古琴更是情有独钟。

上了中学以后,丁承运对古琴的痴迷一发不可收拾。通过二姐引荐,他拜川派古琴代表人物顾梅羹教授为师,成为清代泛川派古琴的第四代传人。

1964年,丁承运来到武汉音乐学院的前身湖北艺术学院读书,与武汉的一些古琴老先生,如陈树三、黄松涛、范文运等人结为琴友,来往甚密,经常周末“雅集”到一起,切蹉技艺。遗憾的是,随后不久“文革”开始,“雅集”被取缔,古琴也被砸了。

1972年,丁承运大学毕业分配到河南大学任教,当时河南省政府接待外宾,经常需要介绍中国传统音乐,丁承运有机会重拾古琴。

传统的古琴声音很小,影响演出效果,曾经学过木工的丁承运决定改进古琴,2年后,他制作出了第一张古琴,在小型演奏厅演出时不再需要麦克风。在制作古琴的过程中,丁承运对唐代以来的琴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乐器》上发表了《中国造琴传统抉微》的长篇论文,开始在古琴领域崭露头角。

2003年,中国古琴成功入选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丁承运功不可没。文化部在组织申报材料时,丁承运是主要的文献提供者之一,文献中以较大篇幅介绍了丁承运演奏的上古琴曲《神人畅》。

随着对古琴艺术研究的逐步深入,丁承运心中的一个遗憾越来越强烈,他说:“过去,我们只知琴瑟相配,但已经没有人知道‘琴瑟合鸣’到底怎么演奏了。”

2001年,丁承运根据河南淅川出土的瑟,运用五声音阶定弦等方法,在国内第一次成功地将失传已近千年的古瑟复原。在当年召开的中国音乐史年会上,丁承运宣读了他的研究成果,并现场为同行们连弹3曲,《神人畅》、《卿云歌》……大家始而好奇,继而欢呼。

瑟复原出来以后,“琴瑟合鸣”仍不易实现,因为“琴瑟合鸣”不是一个人弹得来的。丁承运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妻子傅丽娜,傅丽娜深知丈夫的心思,开始转学古瑟。她是武汉音乐学院的副教授,原本弹得一手好钢琴。

起初,傅丽娜弹不习惯,钢琴传自西方,节拍是量化的,声音干净、圆润,而瑟是典型的中国传统乐器,节拍是弹性的,甚至把杂音化为音乐。练习的时间长了,傅丽娜慢慢向丈夫靠拢,“琴瑟合鸣”的美妙之处开始显露出来。

傅丽娜透露了一个小秘密,以前两口子主要的娱乐是下棋,围棋、象棋都下,偶尔会为了悔棋、为了输赢争得面红耳赤。但瑟的出现,改变了两人的娱乐方式,平时教学再忙,下班回来,两口子也要合奏上一二曲,一投入到“琴瑟合鸣”的音乐中去,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哪里还有拌嘴的功夫。

“琴瑟合鸣”的夫妻组合,近年来在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大放异彩,每次总在当地引起一阵“琴学飓风”。

去年7月,“首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在香港举行,丁承运夫妇应邀演出,将失传已久的古瑟弹奏配以古琴,为观众演绎《归去来辞》及《卿云歌》,令听众如痴如醉。

去年底,丁承运夫妇第5次赴台湾,进行为期半年的“宝岛琴学之行”。

今年4月28日,丁承运夫妇在北大举办《琴瑟合鸣音乐会》,该校师生好评如潮。

据了解,丁承运教授自2001年调回母校武汉音乐学院以来,开设了全国第一个琴学研究方向,并为本科生开设了古琴选修课。两人计划将瑟的演奏技巧编撰成书,让更多的音乐爱好者领略“琴瑟合鸣”的魅力。记者 陈道林【原标题:教授夫妻琴瑟合鸣】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楚天都市报 2005-10-11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古琴活着 却成了“遗产”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