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文艺 >> 浏览相关信息

李振乾“谈演戏”

2013/7/3 15:32:39 点击数: 【字体:


    戏,古今中外各类剧种,统统都在小小舞台上展示出来。作者假设的故事情节,在导演和主创人员二度创作后,最终要靠演员在舞台上体现成为戏。

    无论什么剧种,什么剧目,都必须有体验过程才有体现的结果。没有体验何来体现。没有体现何须体验。所以,体验要深刻,体现要精确,认真体验在内,一丝不苟的表现在外。内外结合互相依存,共存共现方能出新。一个好的演员,要想把自己体验到的东西,准确无误的体现出来,首先要牢牢抓住语言行动线。何为语言行动线。就是剧本中要求演员通过台词进入人物〈角色〉。台词的重要性是表、导、演和音乐的依据。通过台词来说明一件件事、一个个问题,来表现人物内在的独白,这是基础。

    所谓千斤念白四两唱,并非说唱就不重要了。说的是念白的重要性,念白没有音乐配合,但要念出阴阳韵律,是语言表达能力极强的一门技术。常言,看你说里比唱的还好听。这说明念的有音乐性,韵味接近人物,但却不易。想演好一个人物必须从念白上下大功夫。〈喜、怒、哀、乐、悲、惊、恐、思、忧、疯〉要金子般的语言〈念白〉来表现人物内心动作。一个人物,只要他本身还活着,就有动作。语言动作就是在念台词或潜台词和内心独白时,内心深处要有动作。如《曲魂》中我饰陈显。金殿上当着满朝文武,要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当今皇后,假冒孪生姊妹进宫的真象揭露出来时。陈显在这欺君之罪,家灭九祖,失德失宠的生死关头,陈显是人不是木石。官位荣辱等复杂情感,集中表现在,传达三道圣旨的表现手法上。我调动全身能量,一次高于一次把剧情推向全剧高潮。观众自觉身临其境,为陈显和他的两个女儿揪心至息。通过内心活动和语言表达出人物内在的立体感,这种说服力和感染力就叫语言行动线。通过人物内心想到的,经过语言或潜台词与独白,你要活生生的表现出来。尽管你身体没动,尽管他人没有见过,经你这么一说、一比划,就比他见过还活灵活现,还逼真、生动。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实乃语言动作的威力所在。

    戏曲演员要通过剧词把人物思想情感和人物关系的任务找出来。通过完成这些任务达到什么目的,要从内心挖出内在潜台词来表现剧中人。要想达到艺术美,有内在感染力,就要努力向人物靠近,并认真严肃的运用戏曲独有的四功〈唱、做、念、舞〉,五法(手、眼、身、法、步) 为人物服务。学会立足人物基调,为塑造人物形象,创造出所有台词的基调。要做到这一点,剧中人从上台前至剧终都要在一段一段的语言行动中,通过一个个大大小小的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每个环节,把自己为完成任务副出的行动,都认真精细的表现出来,这就是人物行动线。如《跑汴京》中的窦九成,予剧名家曹子道先生西安五四剧院看戏后上台说;“他演的就没有什么身段,予剧没有这种曲牌,所以就无法表演。曲剧好,你利用曲剧〈慢垛〉的优势来表演很好。台下掌声不断,狮喉予剧团不少人来看戏,都说好。有时间我还来看,咱们好好说说……”。我把须口〈白满〉、水袖、跪步、磕子、蹉步、曲步、跄背、掏步、远场等程式,化为人物自身所有,既表现这位穷苦人民纯厚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人物性格,也充分表现他携女星夜进京辩冤告状坚韧不拔的斗争屹立。

    行动线时起时伏。该起时要从各方位起来,该伏时必须从各方面伏下去。怎么起伏?如何起伏?不能虎头蛇尾,也不能鸡头凤尾。一定要龙头、虎背、熊腰、凤尾,善时善终。光有内心活动不中,必须外在表现出来,除演员个人表演能力外,本剧种没有就向兄弟剧种学,拿来为我所有所用。大场面武戏开头就有虎头的造势,而文戏则难。这时就要静中动,以静致动,开门见山,一下子把观众抓住。我演《寇准背靴》中寇准和《赵氏孤儿》中程婴的表演时,都在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静中动。寇准为访帅,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跟踪郡主到花园。提心吊胆生怕郡主发现。郡主更怕有人跟随,不时向后窥探。这种需静场行事的情节,若按剧词一气哈成唱下去,极大的削弱了艺术性。反之,采用轻快乐曲,提练精美舞蹈配合,在喜剧风格统一下,展现了演员的唱、做、念、舞,也巧妙的表现了人物各自的内心活动。静的可信、动的逼真。程婴在盗出孤儿临走时,撞见了巡守的韩厥将军。所有观众为程婴和孤儿担惊害怕。程婴面临的困难是如何保全好孤儿,而非自身。韩厥要的就是孤儿。要保,要杀,力敌双方各怀其志。程婴自知寡不敌众,早把生死置之身后,此时的表演要显示出程婴内乱、焦、虑、愁,而外在理、静、凉、松。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为突出程婴肝胆照日月的优国爱民之举,侠义全孤的忠心,我一字千斤重,字字如闷雷、刀剁斧劈般暴发出来的念白,让此时跪在台中第一线的程婴压服了身后持剑立逼的韩厥。从一鸟入群敌的危境,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精辟表现程婴救孤的高度责任感与聪明才智。通过把握角色的语言和动作〈身段〉来刻化创造自己的人物。把语言的直觉〈眼神〉交流、音乐〈耳朵〉的助流、配角的旁流、观众的反流、周围的和剧本上没有的、与对象间没有语言的空间,一律让你人物动作统统都再现出来。这就补充了伏在低潮的气氛,使它变成虎背熊腰。想尽善尽美,就必须在语言里产生独白或潜台词,来丰富舞台语言。把字里行间的内在,用音律抑、扬、顿、挫道出来。从五官、身、手、步法上高度集中到台词上来。人物贯串全剧行动线的结晶就行成了虎头、熊腰、凤尾的完美结局。但要严格遵守戏德,不夺、不闹、不喧宾夺主,找到自己人物的准确位置。《五福临门》是个喜剧,看过该剧的人,大都为于喜有一种感慨和叹伤的思想。于喜代表着中国人古老的多子多孙多福的封建思想,正是这种思想的落实,造成他受尽人间辛酸苦辣。为光宗耀祖而赴荆请罪,直至投缸自尽。全剧自始至终把于喜推在一个热锅上,使他里外发烧、哭笑不得,欲死不能。于喜在舞台上通过语言行动,能让观众随他而动。他心酸,观众落泪。他自嘲自弃时,观众为他叹惜。人物的逼真再现,迫使观众为啼笑皆非的于喜悲泣又捧腹大笑。“穷极生疯”的人物内心表现贯串到了始终。但绝不能影响其它人物的表演,还必须做到位。这就要看演员的演技和艺德了。想达到这一境界,要求演员务必把全本从头至尾,一字一字的认真推敲,反反复复思考、体验,从中找到人物的语言性格。不同人物,不同性格,表达不同内在和外在的流露。要抓住人物基调,塑造好不同行当的人物性格,要舍得付出代价。就是说念白易学难精。表现语言的方式,首先是念白。而念白中要找准内心独白或潜台词,要求演员做到一丝不苟,不断线,不拖泥带水,不吃字。听、看对方表演时,角色本身内在要做到位,要有准确的呼应。《周仁献嫂》中的周仁是小生扮。但他不同一般小生,他有阳刚之气,讲忠义、守信誉。同时有他的敌、我、友。他又有贫生、官生、叫花子装扮的生活处境。单小生行当体现远远不够。我把老生、娃娃生揉进来,在不同场合对不同人物,用不同语言、行态来表演他。强调念白要精,念“心”中韵味儿。我斗胆在玉珍老师〈绝〉唱的〈哭滚白〉后边又特意为周仁写了一大段〈哭滚白〉。这种冒险的手法从古到今,在一个剧目中前后紧接出现两次绝对是大忌。可就在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笔中,每演出观众都要和周仁同哭出满堂彩来。所以,会唱不会念,别再吃戏饭。说明念白的重要和技巧性。

    目前若再问演员,是演戏?还是演人物?看来太肤浅了。既要演好一个人物,就要抓住人物事件的节奏。抓住人物为啥出场?出场干什么

?怎么干才能达到目的?这三要素其中还要演员不能千篇一律复印演过的角色。不能任何人物都是一个模式,若是那样,看你一个戏就知道你所演的一切剧目了。其它剧种如此,曲剧演员更要这样,因为你有几百个曲牌供你选用。这就强调演员要有多种扎实的基功。接受戏曲人物行当跨度要大,包括文戏武演,武戏文唱。把人物行当的语言、身段、唱功、绝技都化到塑造人物上。艺高人胆大呀;同时告戒〈青年人) ,要根椐自身先天条件选戏。不适合演的不要强求,要演,适得其反。艺术的东西来不得丝毫的虚假,它虽来沅于生活,又必须高于生活。要有艺术性的真实,要美,要好看好听。要有艺术感染力,就得下苦功。我认为:“要想戏演好,从小练到老。要想唱好戏,天天不休息”。把你生活中,体验来的真实性,通过你熟练的艺术裎式、净化提炼的技巧,使每个人物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观众面前。比方说,我塑造《吕不韦》一剧的吕不韦,《关公与貂婵》中关羽、《四郎探母》中杨四郎、《相符案》中包丞、《攀龙附凤》中 (官丑) 潘子才等等一百多个剧目中不同行当、不同年令、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各有各的表演方式和舞台语言技巧与外在的身影创造体现,没有发现有重复的影子。现实生活中人与人没有一样的,尽管是孪生,也只是外表相似,而内心各异,演的就是心。要用演员的心去表现剧中人物的心。所以,站在舞台上的人物要多面化,演员要有高度的可塑性和悟性。不但要有好的程式基功,更要有文化素养、审美观点,继承中敢破敢立的独创精神!

    古老的艺术,在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要得到程式的革新。要让曲剧艺术和个人适应时代发展,就要做到思想和艺术审美观与时俱进。程式革新,绝非照外来的硬套,更不是没有科学根基的空想。皮子不存,毛将何傅?先有祖先,后有子孙是硬道理。就是说在副合人物要求的同时,打破程式框框,打破行当界限,要程式为创造人物服务,而决不能被它束缚。象吕不韦、周仁、关羽、潘子才、包丞、于喜等这些人物,都是跨行当的角色。戏中有演啥象啥、戴{代}啥耍啥一说。吕不韦是特殊人物、特殊事迹、特殊年代和特殊背境下的产物。他从一个巨商跨越〈亲情〉到秦国相位,又跨越〈权情〉把儿子培养成才推上王位。通过宫廷事件跨越(生死关),助儿子统一六国,为华夏统一打下基石。他是什么行当?他是大商业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大作家和阴谋家。而他在失落时,是个父亲和丈夫的身份和常人情态,用老生行当表现好些。在胜利时必须用铜锤行当来表现他。不信你身穿西装、皮鞋与身穿背心、拖鞋比一比,镜子里看一看自己就明白了。人是衣裳马是鞍,特别再加上人物内心此时此刻的表露,这样演才有人物的真实性。真实感从何而来?我认为:从演员本人信认和观众验证而来。假戏真唱,就是这个道理。

    今说浅表之见,只是本人从艺一点收获,仅供参考。若有不当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为盼。【原标题:李振乾“谈演戏”】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戏剧网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李振乾:我的曲剧表演之路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