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文艺 >> 浏览相关信息

标本兼治,河南抢救稀有剧种

2013/5/3 9:33:55 点击数: 【字体:

标本兼治,河南抢救稀有剧种

演员在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百部剧目拍摄开机仪式上表演传统剧目《穆桂英大破天门阵》。

    河南的稀有剧种,历史悠久、剧目丰富、唱腔独特,承载一方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形成无法替代的文化资源,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然而就是这些戏剧舞台上的“大熊猫”、戏剧史上的“活化石”,目前面临着传承后继乏人、剧种濒临灭绝的窘境。

    “这几年唱怀梆听怀梆的人越来越少,几乎无人问津,现在有希望了,全省启动稀有剧种百部剧目拍摄,怀梆艺术可以传承发扬光大了。”近日,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百部剧目拍摄开机,沁阳市怀梆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打头阵,饰演男主角杨宗保、唱了40年怀梆的贺小联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

    这个被全国戏剧界誉为“抢救行动”的举措,来自去年年底,河南省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稀有剧种剧团团长、所在省辖市文广新(文化)局分管局长、所在县文化局局长等100余人参加的讨论会。会上强烈的呼声促成了抢救工程启动,决定由省文化厅、省中华文化促进会牵头主办,用两年时间通过调查整理、剧目复排、记录拍摄等手段,对河南传统地方13个稀有剧种共100部剧目进行拍摄,并将影像资料免费赠送给群众观看。

    稀有剧种面临人亡艺绝

    “宁叫面发酸,也要听听太康道情班。”在太康县红学街的无名小胡同里的一幢破败的三层剧团小楼,默默支撑着道情戏的千年光荣。

    太康道情源于春秋时代的民间戏曲艺术,擅长演唱儿女家庭故事,情节曲折,以唱制胜。在鼎盛期有大大小小剧团60多个,剧目240多部,如今却只剩下70多部。“不少年轻人甚至连道情戏是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如果不在了,剧团也就散了。”太康县道情剧团团长张天印痛心地说。

    目前,河南稀有剧团有一半以上是民营或民间班社,许多剧种只有一两个国有剧团。由于市场有限,且多在基层演出,收入较少,导致无法开展剧目生产和人才培养,艺术水准更是不断下滑,市场萎缩得厉害。不少剧团上世纪50年代的演出剧目还有60个以上,而现在能演出的仅有20多个,演出剧目锐减,形成恶性循环。

    “随着人们娱乐方式的变化,演出市场萎缩,戏曲传承断档,河南农村稀有剧种传承很可能出现人亡艺绝的危险。地方稀有剧种纳入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对河南传统地方稀有剧种百部剧目进行拍摄,是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文化利民的集中体现。”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主心主任汪振军如是说。

    紧急抢救全面开展

    “各地已经动员借调了多名专业人员协助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省文化厅遗产处处长刘春晓有些焦虑。

    河南紧急启动的稀有剧种抢救工程,计划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完成五方面的“施救”:

    传统剧目剧本、乐谱等的搜集整理——收集和整理全省稀有剧种传统剧目剧本和乐谱,编辑整理出版稀有剧种传统剧目集;

    相关实物征集、收藏——推动稀有剧种保护单位征集、收藏与稀有剧种有关的实物、剧本、服装、道具、照片等;

    传统剧目复排——省级以上非遗保护项目稀有剧种剧团复排百部优秀传统剧目;

    剧种调查——通过调查走访等方式,理清每个稀有剧种的流布情况、发展现状,并以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等形式加以记录、整理、编辑;

    影像摄制——利用现代数字传媒技术,对复排的百部传统剧目进行录音录像,记录整理。采取分片集中展演和到当地演出现场录制及走访代表性传承人等方式,开展影像摄制、编辑整理等工作。

    目前,具体抢救工作已经分解到市、县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相应机构,负责人员都已经成立运行,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负责稀有剧种调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剧目录制、整理、记录、存档等;相关市县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地稀有剧种进行摸底调查,指导组织本地稀有剧种院团进行传统剧目剧本和乐谱的征集整理、相关实物征集和收藏、优秀传统剧目复排。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传统的稀有剧种,讲的都是向上、向善的中华民族美德,对稀有剧种传承,地域特色明显,老百姓喜欢支持,这是我们工作的最大动力。”

    标本兼治才能长期存活

    宛梆是明末清初陕西东路秦腔传入南阳后,与当地民歌小调、乡音俚语融合而成的珍稀剧种,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其女声唱腔中高八度花腔犹如鸟鸣,堪称一绝。但是,就在几年前,传唱于豫西山区的宛梆一度面临走投无路的尴尬处境。最困难的时候,剧团每月收入只有几十元。

    河南出台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后,内乡县投资700多万元建成宛梆艺术中心,成立宛梆艺术学校,由政府出资免费培养学生。宛梆剧团近年来扎根基层,辐射陕鄂边界,年演出达600余场,又开始焕发生机。2012年5月8日,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督查工作总结暨稀有剧种保护工作会上,宛梆的保护经验作为典型向全省推广。

    然而,这样的成功案例为数不多,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稀有剧种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困难,让稀有剧种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救活自己,是抢救工作标本兼治的办法。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陈义初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让稀有剧种完全走向市场,养活自己,很难做到。稀有剧种要生存下去,必须迈开政府支持和自己奋斗相结合的两条腿走路,让剧团在市场上站住脚,获得更大的效益,问题才能彻底解决。

    “抢救工程对于保护文化多样性、维持文化生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怎样让稀有剧种重回往日荣光,唤起人们的文化记忆,是一条前所未有的探索之路。我们会在过程中不断总结升华,努力做到标本兼治,让稀有剧种彻底康复,焕发生机,对得起祖先和后人。”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的观点让我们充满信心。

    河南稀有剧种概况

    稀有剧种多指流布区域较窄、观众和从业人员较少、影响相对较小的剧种。作为历史文化发源地的河南,列入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统戏剧就有32个,除豫剧、曲剧、越调外,其他29个剧种均属稀有剧种。其中有国家级项目道情戏、宛梆、怀梆等14个,省级项目杠天神、四股弦等15个。根据河南省艺术研究院进行的调查,目前河南省至少有36个以上的稀有剧种。【原标题:标本兼治,河南抢救稀有剧种】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2013-04-1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