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工艺 >> 浏览相关信息

泥巴是他的天地——访中原泥塑名人张振福

2012/8/21 17:54:51 点击数: 【字体:

泥巴是他的天地——访中原泥塑名人张振福
    
    人物简介:
张振福,1967年生,1987年毕业后在郸城县城郊中学任美术教师,现为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研究院院士、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原泥塑大师。张振福特立独行,是常人眼中的另类。儿时玩泥巴,他捏得逼真,很受人们喜爱。长大了,他还玩泥巴,弄得差点娶不上媳妇。
泥巴是他的天地——访中原泥塑名人张振福
憨态可掬的泥塑作品
      
    少年结缘泥塑
 
    “我7岁就迷恋上泥塑,这辈子和黄土结下了生死情缘!”张振福把家里的两层楼、4间房全部当成了自己的泥塑作品工作室,形态各异的泥塑作品摆满了每一个角落。记者每一次到他家,都发现他在全神贯注地摆弄着泥塑作品,还不停地自言自语。没人能听得懂他和泥人在交流着什么,也许,只有泥人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
   
    张振福的父亲是个木雕匠,也有一手泥塑绝活,经常给人家新盖的房屋刻字雕画。为此,刚刚7岁的张振福脑海里,就刻录着许多形态各异的动画人物。他跟着父亲游走乡里时,就开始比葫芦画瓢刻木雕、捏泥人。他把猪、狗、公鸡等捏出来,让它们排队,还特意捏了一个小人手拿鞭子训练它们。大人看后都很惊讶地说:“你看,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这孩子捏得还真像!”他的父亲看了也夸奖说:“振福,你真行!啥时候学的?”就这样,捏泥巴成了张振福儿时最大的兴趣。那时,张振福最得意的就是,小伙伴们像宝贝一样珍藏他的泥人,并且奔走相告那是振福捏的。
   
    无论是在上小学还是在上初中期间,只要一放学,他就会飞快地跑到村头小河边挖上一块泥,开始捏泥人。有一次,他看到地理书上的西藏耗牛时,突然灵感来了,没有黄泥巴,他就在本子的背面画。老师发现了,走到他跟前语重心长地说:“振福同学,你爱好艺术是对的,但是不能耽误学习。只有把学习搞好了,考上了大学,有了固定的职业,才能为钻研艺术打好基础。”此后,课堂上,他就认真听讲;课余时间,他就一心捏泥人,画花鸟虫鱼。他立志将来上个艺术学校,好好学习研究泥塑艺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4年,17岁的张振福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沈丘师范美术班。
   
    青年痴迷泥塑
   
    在沈丘师范美术班,张振福如鱼得水。他把每天的美术课程都用泥塑、木雕、工艺画记下来。可是,同学们对他整天与泥巴打交道投去了异样的眼光:“大人还玩泥巴,真是个疯子。”为此,张振福有了思想压力。
   
    不久,美术老师孙清祥看出了张振福的痛楚,便告诉他,人与人的审美观不同,只要你认为自己是对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张振福渐渐放下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玩泥巴”的积极性也随之高涨。不久,“牛郎织女”、“关公挑袍”、“三国人物”等泥塑作品频频出现在张振福的抽屉里。1987年元旦,学校举办大型美术展览,他的泥塑作品“桃园三结义”荣获一等奖。
   
    1987年,张振福毕业后被分配到郸城县城郊中学任美术教师。学校位置偏僻,经常没电,热爱泥塑艺术的张振福就在煤油灯下捏泥人。由于当时张振福并不知道泥人对土质的要求苛刻,许多捏好的泥人不久就干裂坏掉了。坏了他再捏、捏了又坏掉,课余时间就这样被“浪费”了,有时候他连学生的美术作业都来不及改。这样一来,校领导认为张振福不务正业,经常批评他:“振福呀,你捏这些泥人干啥?又不能卖钱。”一时间,张振福感觉到同事们都用一种怪异的眼光看他,甚至不愿意与他多说话。
   
    当年,张振福顶着重重压力带着他的泥塑作品到全国艺博会参展,并获得奖项。返回家乡后,张振福拿着荣誉证书和媒体的报道刊样,向亲戚报喜,结果得到一堆埋怨:“搞泥塑只是业余爱好,千万别因为‘玩’耽误了正经的工作,教师可是铁饭碗呀!”
   
    由于张振福“不务正业”,许多姑娘看到他家里堆满了泥人,到处都是泥巴,不敢接近他。一些人看到张振福捏的那些裸体泥塑作品,便说:“一个没结婚的小伙子,捏的尽是一些不雅观的泥人,思想肯定有问题。”为此,张振福的婚姻大事受到了泥塑的影响。
   
    但天赐良缘,他最终结识了基本能接受泥塑艺术的刘凤兰。在结婚时,张振福与妻子约法三章,要求妻子不能阻挠他捏泥人,搞得刘凤兰哭笑不得。
   
    虽有约法三章,但张振福对泥塑的痴迷程度,常人难以理解,妻子也难以接受。为了把作品推广出去,张振福没日没夜地捏。有时为了参加展览,他就凌晨2时起床,用三轮车拉、自行车带,把总重量超千斤的泥人搬到展览现场。有时刚布好展台就遇到大雨,张振福不得不把熟睡的妻子和女儿叫起来帮他收拾泥人,最终泥人安全了,全家人淋成了落汤鸡。此外,他每一次到外地参展、学习,还需要花路费和运输费。按照妻子的话说:“几千元的花费,买回来的就是一本荣誉证书。”
   
    刘凤兰早年下岗,张振福每月几百元的工资还不够自己花,女儿没了学费就不能上学,家里生活渐渐变得拮据起来。“你的泥人如果能当饭吃就好了,你要再这样瞎折腾,你就跟你的泥人过去吧。”一向宽宏大量的妻子刘凤兰看着张振福把家都“掏空”了,难免发几句牢骚。张振福认为妻子在关键时刻不支持他而感到不解,夫妻之间便开始频繁生气。但张振福丝毫没有动摇追求泥塑艺术的坚定信念。 
   
    泥塑有了自我
   
    有一次参展,一位老专家看了张振福的泥塑作品说:“你的作品虽然手工技法好、逼真,但没有自己的东西,不能说是艺术创作,只能用‘模仿秀’来形容。”专家的评价就像一盆冷水,浇得张振福透心凉。回家后,他砸坏了许多泥人,每砸掉一件,他的心都在滴血。
   
    一天夜里,张振福在梦中惊醒后,自言自语地说:“专家并不是在奚落我,而是说我的作品没有自己的东西。”于是,张振福选几样泥塑作品拜西安美院陈启楠教授为师,又到天津泥人张工作室参观学习。得到名师指点,又领略了大师风范,加之自身的悟性,张振福抓住了泥塑的灵魂。从此,风格粗犷豪放,表现手法细腻,蕴含中原厚重文化气息的泥塑作品诞生了,这样的作品就叫“张振福泥塑”。
   
    1990年,他的作品“共读西厢”荣获河南省第二届艺术节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一等奖。
   
    此后一段时间里,张振福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为题材,创作了大量雕塑,获得了无数奖项。作品展览得多了、上电视上报纸多了,大家逐渐接受了这个“长头发的男人”,逐渐喜欢上了那些小泥人。
   
    泥塑传承文化
   
    张振福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泥塑艺术,使它们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他自己也被人们改称为专家、大师。“经常雕塑历史人物、神话人物,时间长了人们可能就没有新鲜感了,泥塑也要走进生活。”当上泥塑大师的张振福对泥塑艺术的认识有了新高度。
   
    2000年以来,张振福的大批作品均取材于现实生活,表现真实、震撼人心。专家们说:“振福,你的思维很灵活,抓现实很贴切。”
   
    越深入群众,越能发现中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张振福抓住豫东人在生活中的动感瞬间,把30多年的豫东变化搬进了他的工作室,用500个泥塑人物创作了一部“中原文化史”,再现了农村100多个生活场景。如今在农村几乎消失的地头下棋、推磨、唱评书、卖油翁和小货郎,还有剃头挑子、编竹篮、纺棉花、织布等场景又在他的创作中真实再现。
   
    记者细细端详那一组组泥塑作品,看出张振福的雕塑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人物造型古拙、粗犷、朴实、夸张,多半眯着眼、咧开大嘴,一幅笑眯眯的憨态,表现出他们历尽艰辛后的满足和希望,让人仿佛听到了他们的话语,感受到了他们的欢乐。
 
    “小货郎”获河南省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黄土地”入选河南省第十届美展;“好年头”、“扬场”、“剃头”分别获第三届中国国际民博会及第二届中华(天津)民间精品博览会金奖;“家乡戏”获中原文化上海行、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珍品展金奖;“干杯”获首届中国中部(武汉)文博会美术工艺品展金奖……近几年,张振福的泥塑作品风靡全国,获得的奖项数不胜数,这是他付出30多年心血与智慧的结晶。
   
    张振福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塑造了独有的泥塑艺术形式。《人民日报》***版、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日本《朝日新闻》、河南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大河报》等海内外100多家媒体为他做了专题报道。张振福应邀到境外参加文化交流时,作品被美国、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收藏家收藏。
    
    今年4月6日,在我省访问的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收藏了张振福的泥塑作品“黄河人”。
   
    日前,张振福泥塑被列为周口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泥巴是我的天地,是我的事业,是我全部的追求。恐怕我这一辈子也离不开泥巴了。”采访结束时,张振福说。【原标题:泥巴是他的天地——访中原泥塑名人张振福】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周口文化网 作者:徐松 孙守功 2009-7-1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