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工艺 >> 浏览相关信息

洛阳王福信:八十载坚守一个梦

2012/9/24 16:34:29 点击数: 【字体:

洛阳王福信:八十载坚守一个梦
 
      
    洛阳宫灯选择材料上很有讲究,做骨架的竹子是洛宁出产的,它柔韧性好,不生虫,经久耐用。
      
    阳用光从南侧的窗口探进屋内,墙边,一位老者手握篾刀麻利地劈开竹筒,然后将搁在膝盖上的竹条一下、一下,轻快地刮成篾条,再用双手捏着篾条的两端,弯折,试试弹性、张力……
       
    若不是老者满头的华发和修剪得非常整齐的银色络腮胡,你很难相信眼前这位被宫灯环绕的老者已84岁了,而他逾80个春秋都是在这种状态下度过的。
      
    他就是王福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宫灯的传承人。
      
    相传,灯最早出现在周王朝,当时是王宫和达官贵人们的专用品,于是有了“宫灯”之称。促使洛阳宫灯传至民间的,是汉明帝刘庄。刘庄下旨全国“正月十五夜要悬灯礼佛”,宫灯制作由此传入民间。隋唐后,此风更为盛行,每逢元宵佳节,家家户户高挂宫灯,异彩纷呈。由于历代帝王的倡导,千百年来,在洛阳,民间扎制宫灯极为普遍。
      
    新中国成立后,洛阳专门成立了洛阳宫灯厂,天安门、故宫也挂起了王福信和工友们用纯手工制作的洛阳宫灯。然而,如今洛阳仍坚持用手工制作宫灯的只有王福信了。
      
    王家人与洛阳宫灯结缘从王福信的爷爷开始。虽然王家儿孙都会制作洛阳宫灯,但如今真正继承这一传统工艺的是王福信长子王建水和长孙王志强。
      
    据介绍,纯手工制作的洛阳宫灯,从批篾、刮篾条到绑扎、剪贴云子,要经过72道工序,选材也很有讲究:做骨架的竹子是洛宁出产的,用这种竹子批成的篾条柔韧性好,耐用、不生虫;宫灯上蒙的纺绸,是杭州出的;粘纺绸的胶是自家熬制的。
      
    王福信珍藏着一张黑白老照片,照片中他身后的两盏灯是传说中的子母灯,大灯、小灯相串,制作工艺极其复杂,“能卖到20万元”。 
      
    王福信说,他打算把子母灯做出来,供长子王建水和长孙王志强学习,好让这种灯的制作手艺传承下去。
      
    王福信的女儿王遂花说,老人很排斥用机器制作的宫灯、灯笼,他认为机器加工制作的洛阳宫灯不如手工制作的灵秀,更少了一份灵气。但王福信的后人则不这么看,他们认为,手工制作的洛阳宫灯,费时费力,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情况下,卖灯的钱连手工费也赚不回来。
      
    告别时,王福信老人又转身坐到了椅子上,专注地用家传的百年木钻在刚刮好的篾条上钻眼,这些篾条是他为制作子母灯准备的。随着他右手的起伏,百年老钻轻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传奇。【原标题:洛阳王福信:八十载坚守一个梦】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印象河南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