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商丘 >> 新闻资讯 >> 浏览商丘

大运河商丘段:千年码头诉说昔日繁华

2013/7/26 11:50:27 点击数: 【字体:

大运河商丘段:千年码头诉说昔日繁华

 通济渠商丘夏邑段考古发掘现场
 
大运河商丘段:千年码头诉说昔日繁华

采访团成员采访考古发掘现场工作人员

  行走在商丘古运河的历史文化长廊里,一片碎瓷、一方碑石、一块瓦片……这些文化碎片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一段日夜流淌的运河活标本,一个一经发掘就当惊世界殊的宋代码头,一座历史文化厚重的古城……如果说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长廊,那么商丘则是这文化长廊中韵味十足的璀璨之珠。

  北宋时期的码头

  商丘市睢阳区古宋乡武庄村附近,在无边的庄稼地里,一座巨大的玻璃钢大棚十分显眼,这里就是通济渠商丘南关码头遗址发掘现场。

  长期生活在武庄村的村民刘信昌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生活了60年的村子附近,竟然藏着一座北宋时期的大运河古码头。

  在商丘市文物局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我们放眼望去,码头的地面距现地表四五米,一片明显经过处理的地面被层层保护了起来,仔细观察,这片古老的大运河码头遗址地面夹杂着不少砖块、瓦片,十分坚硬。

  据工作人员介绍,2008年3月,为配合隋唐大运河的申遗工作,同时勘察商丘市地下文物资源,该市文物部门组成了“商丘古城大运河码头考古队”,并开始实地勘察。2008年8月至10月,他们通过勘察发现,商丘市睢阳区古宋乡武庄村附近的地下很可能埋有隋唐大运河的码头遗址。2008年12月初,考古队在睢阳区古宋乡武庄村开始了千年码头的挖掘工作。

  经过考古人员几个月的努力,被掩埋千年的大运河码头遗址终于重现人间。据考古部门考证,这座北宋时期的隋唐大运河码头,北岸占地约24.5万平方米,南岸占地约16.8万平方米。如今,发掘工作已完毕,为了保护千年前的地面,该市文物部门建起了这座保护大棚。

  “在武庄村勘探中,很多探孔的文化层都出土有砖块、瓦片、陶瓷残片、动物骨骼残块等遗物。”工作人员说,这里发掘出土的瓷器、瓷片,多为北宋时期的,几乎涵盖了北宋时期的定窑、耀州窑、磁州窑、吉州窑等多个窑口。此外,还有部分唐代瓷器、瓷片。

  “通过考过发掘,仅从现有的历史遗存判断,可以想象出当时繁华的都市画卷:道路宽广,水运兴盛,舟车往来,人们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特约馆员王志军说。

  “相传水席起源于盛唐时期,与大运河颇有渊源。”大运河申遗中国行活动志愿者、洛阳酒家有限责任公司真不同饭店副总经理李彦庭说,隋朝时洛阳有通远、丰都、大同三大市场,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大运河的开凿使洛阳成为全国水路交通枢纽,商业繁荣为饮食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朝“贞观之治”,洛阳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水陆畅通、商贾云集,更兼各国使者纷至沓来,不同饮食文化相互交融,于是洛阳水席应运而生。

  保留零星运河故道水面

  时值正午,商丘市夏邑县济阳镇刘铺村附近,一段隋唐大运河的大堤遗存在骄阳下显得十分寂静。

  “这里曾是隋唐大运河的一段。”商丘市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通济渠夏邑段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一部分,流经济阳镇的这段大运河,至今保留着零星分布的故道水面,其中一处长约500米、最宽处约30米的水域,是郑州以东唯一保留有水面的运河故道。

  济阳镇也因大运河而产生。大运河通航后,过往的商旅停留于此,沿河两岸逐步形成集镇,因位于运河北岸故名济阳。据清朝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商丘县志》记载,明嘉靖年间大运河商丘段还在通航,明朝以后才逐步废弃。

  在大运河济阳镇段的两个发掘点,考古人员均发现隋、唐、宋三个时期的大堤遗存,最晚大堤废弃年代为明朝,中期大堤堆积厚,使用年代长,废弃于宋朝,早期大堤为青灰土筑成,是隋朝修建通济渠之前的旧河堤。

  令人惊叹的是,遗存的大堤上有依稀可辨的行人脚印、动物蹄印和车辙印痕,大堤外还发现有古道路。

  “这就印证了史书关于大运河堤即当时官道和堤外有道路的记载,真实反映了当时运河大堤及堤外道路作为官道交通的繁忙景象。”王志军说,那个年代的大运河河道宽广,商丘段一般在50多米,最宽处200多米,现在的战舰可以通航;运输能力超强,主要以货运为主,每天通行的官船、商船无数。

  大运河流经商丘7个县(市)区

  记者了解到,商丘段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一段,它西起开封杞县与商丘睢县交界,经睢县、宁陵县、梁园区、睢阳区、虞城、夏邑县、永城市7个县(市)区,东南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境相接,全长近200公里,大多埋藏于地下,相对保存较好。

  目前,通济渠商丘南关码头遗址段和通济渠商丘夏邑段已被列入中国大运河申遗立即列入项目,商丘古城被列为后继项目。

  “文物部门正在为大运河商丘段申遗工作不遗余力。”商丘市文物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商丘古城南关码头作为两个申遗点之一,前期考古发掘工作基本结束,他们基本掌握了隋唐大运河商丘段的长度、宽度、走向、河道包含物,特别是对商丘古城南关码头考古发掘,了解了码头与河堤修筑情况及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申遗文本编报及专家考古评定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记者戚帅华/文鲁博/图)(原标题:大运河商丘段:千年码头诉说昔日繁华)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洛阳网(2013-07-25)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