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商丘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商丘

古老而神秘的火神祭祀

2013/4/20 14:41:22 点击数: 【字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这种遗产维护了各国人民的共同记忆,只有它才能够确保文化特性永存。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评审委员会进行认真评审和认定,提出了推荐项目共一百二十一项,并于十一月八日向社会公示。其中,我市有六个项目被列入公示名单,分别为:民间文学类花木兰传说、民间美术类柘城李秀山泥塑、民间舞蹈类大仵民间舞蹈、民间戏剧及曲艺类四平调和二夹弦、文化空间类火神祭祀。


  相传每年的正月初七是火神阏伯的生日,这天,豫、鲁、苏、皖、冀等省数百里之内的百姓前来阏伯台朝拜火神阏伯,举行隆重而精彩的火神祭祀活动,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火神台庙会,时间从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长达一个月之久,盛况空前。

  21世纪,传承千年的火神台庙会作为民间重要习俗,仍受到广大人民的热爱。庙会之期,人流如潮。但是,由于缺乏保护,庙会中一些优秀文化正处在濒危状态。

    火神阏伯与火神台

  据《左传》记载:“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从这些记载中不难看出,阏伯是轩辕黄帝的四世孙,五帝之一帝喾高辛氏之子,由于兄弟不和,被帝尧封于商丘。阏伯司火正之职,即专门管理火的官员,他从远方引来火种,置于土丘之上,使火经年不熄。人们随时都可以来取火,煮食、御寒。阏伯死后,人们以当时最隆重的葬礼把他安葬在存放火种的土丘之上,尊他为“火神”,并建庙供奉,即为现在的阏伯台,又名火神台。此台经史学家论证会论证,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台,距今已有4000多年。后来,取火、用火已经成为寻常之事,但燧人氏和阏伯的功德仍广为流传。传说农历的正月初七是阏伯的生日,于是这一天人们都赶来祭拜,这便是阏伯台庙会的雏形。人们是怀着一种朝圣的心情,通过祭拜来缅怀古人为他们所作出的贡献,这种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对火神崇拜的涌动,延续着这种近乎圣仪化的祭典。从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十几万人聚集在火神台,几十米高的火神台上香烟绕宇,大殿上的祥云直冲天际,人们在分享燧皇的恩德,人们在聆听火神的福音,一年的烦恼都会轻轻抹去,把荣辱得失都看得薄如浮云。

  中华圣火屡次点燃

  在火神台西500米有一座硕大的墓冢,这就是燧皇陵。史书上记载的“钻木取火”就出自于商丘的燧人氏。由于商丘长眠着中华之祖——燧人氏,供奉着火神阏伯,所以这里成为了中国火种的发祥地。自1992年4月16日中国旅游观光年“黄河之旅”首游式所取圣火燃起,到2005年第十届全国体育运动会“华夏文明之火”圣火火种采集仪式,炎黄子孙们将中华圣火从远古演绎到现在,从地面演绎到天空,演绎得淋漓尽致。1992年,中国旅游观光年“黄河之旅”首游式点火仪式在燧皇陵举行,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刚亲自主持点火仪式。同年7月,河南省第七届青年运动会在燧皇陵采集了圣火火种,原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与省体委领导参加了这次点火仪式。2000年,“黄河杯”申奥行动取火仪式在火文化景区举行。2003年12月19日,首届“诚信河南”经济论坛信用圣火采集仪式在此举行,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和国家政协副主席钱伟长亲笔题写:“华夏第一火种”。2005年7月15日,第十届全国体育运动会“华夏文明之火”圣火火种采集仪式,以古老的钻木取火方式在火文化景区隆重举行。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李成玉,十运会组委会副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张发强等领导参加了圣火采集仪式。

  古老的火神台庙会

  据商丘火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胡献良介绍,早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四至初八,许多参加祭祀和庙会的人们为阏伯添土圆坟,并以敲打木棒、石块,吟诵悼念之词等古老的方式祭祀阏伯。随着时间的推移,祭祀火神的人越来越多,香火越来越盛,至唐代已发展成相当隆重的庙会。据考证,火神台庙会至清朝乾隆年间最为盛大。在火神台村生活至今的胡献良还记得82岁的老父亲胡纪思讲述建国初期庙会热闹的情景。“朝台”本来从正月初四开始,但路途较远的外省香客为表达对火神的虔诚与敬意,从头年的腊月便往这儿赶,春节未到,火神台附近的村庄已住满外地的香客。台会设有总会,各地设有分会,“朝台”时由分会会首到总会先行报到,然后由总会安排朝拜时间,按次序进行朝拜。台会上,各地的地方戏、曲艺、杂技、魔术及高跷、竹马、旱船、武术、龙灯等各种民间艺术的表演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各路能工巧匠制作的布老虎、花枪、泥狗、面人、糖人、花灯笼等,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尽显民间艺术水平,令人叹为观止。庙会之上还有人另辟场地斗鸡、斗狗,或进行赛牛和逮猪比赛,非常热闹有趣。

  传承民俗文化

  “文革”期间,火神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火神台曾被作为公社和学校公用,昔日繁荣兴旺的千年庙会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中。1987年,胡献良任火神台村村支部书记以来,组织成立了火神台基金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着手修复火神台古迹。胡献良说,火神台庙会在2001年又重现了昔日的兴旺和繁荣。正月初一那天,周边各地的赴会群众大概有30多万人,大大超出火神台原有的接纳能力。胡献良告诉记者,近几年来,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火神台管理处拉起围墙销售门票、收取摊贩费用等,一部分人赶庙会的积极性降低了,制约了火神台庙会的发展,且这种状况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逝者如斯,商丘这片有过钻木取火和高丘存火历史的土地上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变;与时俱进,时代潮流也在为这个古庙会注入新的气息。(刘絮)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商丘报业网 2006-12-1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