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商丘 >> 传统文艺 >> 文艺赏析 >> 浏览商丘

艺苑秀花四平调

2013/11/15 10:34:23 点击数: 【字体:


    编者按:四平调是商丘独有的剧种,也是急待拯救的剧种,为此,商丘电台2004年制作了广播文艺节目《 艺苑秀花-四平调》,提供网友,欢迎欣赏。
 
    听众朋友,2004年10月31号到11月2号,河南省文联、河南省曲艺协会联合举行全省首届稀有戏剧曲艺汇演。在参加演出的全省16个剧种、近30个剧团中,国家稀有剧种商丘四平调脱颖而出,再现辉煌,以优秀剧目《哑女告状》夺得这次汇演“金鼎奖”演出金奖,商丘四平调剧团团长付梅荣获个人表演金奖。【录音(付梅《哑女告状》选段)】(压混)【录音:付梅介绍四平调特点:四平调女声唱腔平和,萎婉,优美动听,男声唱腔,苍劲有力,刚柔相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个地方剧种。】(压混)听众朋友,刚才这唱的和说的是商丘四平调剧团的团长付梅。商丘是闻名遐尔的戏曲之乡,不仅是豫剧豫东调的发源地也是四平调剧种的发源地,商丘市四平调剧团就是这一剧种的创始团。
  
    1945年,以邹玉震、王汉臣为首的花鼓艺人,历尽艰辛,在苏北花鼓的基础上,吸收兄弟剧种的有益成分,演化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剧种——四平调。商丘市四平调研究学者蒋云声老师回忆起四平调的形成过程,不无感慨地说【出录音:当时挂牌它叫咣咣戏,因为当时在商丘县演出的时候有个谓主,外号叫大苏瓜,谓主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居委会主任那一角,当时呢,他看咣咣戏不象是个剧种名称,所以他详细的听了花鼓演唱以后,感觉到花鼓当时都是用真声演唱,听起来很稳,加上当时在花鼓里面有一种板式或者有一种腔调就叫评调,这样就是四平八稳这种感觉,他又懂得其他一些剧种,象京剧里面就有四平调,所以他可能受那种启发,又加上对当时花鼓演唱的一些亲自感受,综合起来,给老艺人建议不要挂咣咣戏,就改四平调怎么样,老艺人感觉有道理,剧种的名称比较文雅,所以说当时就采纳了,在商丘演出开始,以后挂牌就叫四平调,改四平调以后还是叫花鼓,正是因为这样,观众就认为名不符实,送个绰号叫老改敲,这样对老艺人也是个刺激,在没有办法的时候,采取临时的措施就是和其他剧种联合演出,叫两下锅或二碰子。在当时同台演出的最典型的一个是评剧,一个是曲剧。曲剧那个时候也没有打击乐,就是没有锣鼓,它光有弦乐,花鼓呢,有锣鼓,没有弦乐,这样,两个班子合起来演出好象可以做一种弥补。当时地方剧种发展的很快,象二夹弦,柳琴,清音,道琴,这些戏很快都已经发展起来了,花鼓老艺人影响也很大,不改不行,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后来到1945年,豫剧班子里请过来或者说偷过来一个琴师,叫扬学智,请过来以后在安徽的沙河一带的刘集,是一个集镇,白天晚上日夜的在研究,怎么样加伴奏,通过三个月,忍饥挨饿,日夜奋战,这些老艺人受当时一些剧种的影响,豫剧、评剧、两夹弦,特别是评剧的影响,吸收这些剧种的一些音乐成分,在花鼓的基础上,搞成了一个雏形,当时的第一个实验剧目是陈三两,也就是从这时候才是四平调剧种真正的诞生,刚刚兴起的时候,那种弦律比较朴实,比较简单,也就是说叫四句一回。什么叫四句一回呢:加哼唱】
  
    由于四平调产生于民间,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一旦被认可,便迅速在民间流传。1956年,河南省举行首届戏曲观摩会演,商丘市四平调剧团不负众望,以《陈三两爬堂》一举夺魁,邹爱琴荣获表演一等奖,王汉臣荣获表演二等奖,从而大大促进了这一剧种的迅猛发展,豫鲁苏皖四省纷纷成立四平调剧团,并掀起了“女学邹爱琴,男学王汉臣”的高潮,四平调剧种也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这时,四平调也突破了“四句一回”的板式,变得更加丰富,乐队的人数也由当初的3人发展到10人,唱腔更加委婉、动听。【出录音:(压混渐入) 付梅 (陈三两) 】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四平调横遭厄运,四平调剧团也一度湮没。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四平调剧团得以复生。为了四平调剧种的复兴与发展,商丘市四平调剧团率先成立了音乐研究小组,奔赴豫鲁苏皖四省四平调剧团收集整理有关资料。1981年,原商丘市文化局(现梁园区文化局)召集豫鲁苏皖四省八个四平调剧团有关人士在商丘座谈、交流,在规范四平调板式类别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唱腔音乐的发展重点,先后整理、印发了《四平调唱腔汇集》、《四平调伴奏音乐》等20多万字的宝贵资料,对四平调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小包公》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剧目又以绚丽的光彩活跃在戏曲舞台。【出录音:原来四平调没有自己真正的花脸唱腔,特别是《小包公》,又接近于童声,又具小花脸,这样的唱腔也是一种新的创作,在运腔的方法,行腔的方法,弦律的走向都有一些新的变化。 】小包公的出现,填补了四平调没有花脸的空白,而拜金荣老师独特的表演和唱腔将四平调带入一个空前的盛境。(渐入小包公唱段)
  
    80年代后期,随着传媒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戏曲一度步入低谷。商丘四平调剧团克服重重困难,坚持用自己独有的艺术形式为人民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赞誉,并作为稀有的戏曲剧种,被纳入首批河南省民间民族文化保护工程实施项目。以付梅为代表的第三代商丘四平调优秀青年演员在全国和全省的戏曲大赛中频频得奖。【出录音:在一次河南省搞的青年戏曲演员大赛,付梅夺得银奖,后来全国搞了个国花杯大赛,这次夺得金奖,最近河南省搞少数剧种会演,一举夺了五个金奖,一个银奖。】一时间,不仅中原各媒体齐声称赞,台湾《弘报》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四平调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海峡内外重放异彩。【出付梅的唱段,渐入,】
  
    现在,四平调剧种和商丘市四平调剧团已经被认定为河南省民间艺术重点保护项目之一,我们深信,在党的“百花齐放”和一系列文艺方针指引下,在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关爱下,在商丘市四平调剧团老中青三代的共同努力下,四平调——这朵艺苑奇葩一定会更加美丽,更加多彩!记者:李恒【原标题:艺苑秀花四平调】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商丘人民广播电台网 2005年9月13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