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商丘 >> 历史传说 >> 传说与品牌 >> 浏览商丘

木兰文化成为推介商丘的一张靓丽名片

2012/5/14 16:27:37 点击数: 【字体:


木兰文化成为推介商丘的一张靓丽名片
 花木兰雕塑
        
    花木兰的故乡到底在哪里?历史上曾经争论不休。徐鹏在1962年出版的第97期《中华活页文选》中的文章《木兰诗》里指出:“关于木兰的姓氏和籍贯……有人说她是谯郡人,有人说她是宋州人,有人说她是黄州人,有人说她是商丘人。”据史料记载,无论是谯郡、宋州或商丘,指的都是虞城县营廓镇周庄村小魏庄这个地方。
     
    木兰祠位于虞城县营廓镇周庄村,现存有记载木兰身世的元、清记事碑两通,并有木兰当年辞世的陵墓。据史料记载,唐代在此处建有木兰庙。金泰和年间,重修大殿、献殿各3间,并塑木兰像。元代元统二年重修扩建。清嘉庆十一年,修祠立碑。至民国初年,木兰祠已经占地万余平方米,另有祠地400多亩,原祠三节院落,有坐北朝南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各院东西配房等百余间。大殿内塑有木兰闺装坐像,献殿塑有戎装像,后楼塑有木兰全家像。祠殿内外,有历代名人撰文、题诗、书画及香火碑60多通。1943年该祠不幸毁于战火,现幸存祠碑两通:一通为元代《孝烈将军祠像辩证记》碑,碑文详细记载木兰的身世、英雄事迹及历代修祠情况;一通为清代《孝烈将军祠辩误正名记》碑,于嘉庆十一年立。
     
    大量的史料证明,木兰故里在虞城早已为大家所认同。1981年出版的《中国名胜词典》把木兰祠作为词条已列入其中,并注明其在虞城。1990年出版的《中国测绘地图册》,在虞城西南部标着:木兰祠。
     
     “木兰文化”的影响力在于其深邃的“木兰精神”。市委书记王保存曾撰文对“木兰精神”进行了高度概括:保家卫国,忠孝两全;不畏艰险,英勇善战;不慕荣华,淡泊名利;敢想敢做,敢为人先。
      
    “近年来,虞城县在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紧紧抓住‘花木兰故里’这一文化资源上的优势,通过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举办高规格的木兰文化节、经贸洽谈会及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不断唱响‘木兰’文化品牌。”虞城县县委书记张新说。
       
    教育部中国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有鹏说:“通过到虞城考察,我不仅感受到了木兰精神,而且领会到了木兰精神在当地百姓中的力量。木兰是女中豪杰,木兰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奇葩,是特殊的文化符号。我们要把木兰精神推向世界,要以木兰文化为龙头,带动虞城的快速发展。”
      
    因为木兰大忠、大孝、大节、大义,她首先赢得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敬仰,同时,她的精神也净化着当地劳动人民的心灵,影响了当地的民俗。至今,当地人尊称花木兰为“花姑奶奶”,称姑娘为“花娘”。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当地老百姓都认为这天是花木兰的生日,百姓们举办庙会,共同祭奉花木兰。每月农历的初一、十五,当地老百姓到木兰祠烧香的络绎不绝。另外,在当地老百姓当中流传着许多木兰显灵惩恶扬善的故事,他们已把木兰当成了神。针对木兰家乡在虞城的事实,2007年,虞城县委、县政府向中国民协申报虞城为“中国木兰之乡”。3月25日至3月27日,“中国木兰之乡”考察验收组对虞城县进行考察验收。考察验收汇报会上,专家们对虞城木兰文化建设予以高度评价,一致同意授予虞城为“中国木兰之乡”。
       
    中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郎樱说:“民间有许多有关木兰的习俗,木兰有关史实依据充分,材料丰富,完全符合授予‘中国木兰之乡’的条件。在文化建设方面,虞城有木兰研究协会,还举办了木兰文化节,同时,虞城有许多以‘木兰’命名的企业和工业产品,证明木兰文化和经济建设已紧密连锁。我同意授予虞城县为‘中国木兰之乡’。”
      
    中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恩洪说:“《木兰诗》我耳熟能详,但真正感受木兰文化的是木兰祠。根据有关资料,可以确定木兰故里就在虞城县营廓镇。虞城木兰的大忠、大孝、大节、大义得到了大力弘扬,虞城县百姓的理念中早已注入了木兰精神。木兰文化应进一步挖掘、深化、开发一些以木兰为题材的音乐、舞蹈、戏剧甚至影视作品,开发有关木兰的文化设施和有关木兰品牌的产品。”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神话学会副会长,中国地域文化协会副会长,教育部中国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有鹏说:“通过考察,我不仅感受到了木兰精神,而且领会到了木兰精神在当地百姓中的力量。木兰是女中豪杰,木兰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奇葩,是特殊的文化符号。木兰有容纳四海的胸怀,有替父从军的大孝,在她身上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美德。我们要把木兰精神推向世界,要以木兰文化为龙头,带动虞城的快速发展。”
       
    中国民协副主席,河南省民协副主席、秘书长,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专家组组长夏挽群说:“考察木兰祠时我得到了一枚纪念章,纪念章上木兰头戴光环,像神的模样。死而为神者必是有大功业的人,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功成后弃官返乡淡泊名利,对人很有感染力。加强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事情,我们要把木兰文化打造成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木兰故里的虞城县,要对木兰文化进行大力宣传,把它宣传到国外。我同意授予虞城县为‘中国木兰之乡’,但这只是木兰文化建设的开端,木兰文化需要保护、开发、抢救。”
       
    最初把木兰故事改编成戏剧在社会上传播的是明代著名戏剧家徐渭。此后,随着影响的逐步扩大,木兰成了巾帼英雄的代表人物,成了社会学习的典范和楷模。京剧大师梅兰芳演出的《木兰从军》和豫剧大师常香玉改编演出的《花木兰》,更使木兰的名气远扬。
       
    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将木兰的故事改编成动画片搬上银屏,征服了世界,木兰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2000年,香港拍摄了44集的电视连续剧《花木兰》,北大星光集团也聘请香港著名导演马楚成拍摄电影大片《花木兰》。2000年4月,由国家邮政局发行的《木兰从军》特种邮票问世,商丘市和虞城县分别举行了隆重的邮票首发式庆典活动。2004年,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立项,河南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歌舞剧《木兰诗篇》隆重推出,并在澳大利亚和美国演出获得成功,轰动了整个华人世界。2007年5月,虞城县被中国民协授予“中国木兰之乡”称号,并批准挂牌成立“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11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授牌仪式及新闻发布会;2008年6月,“木兰传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9月,河南省“中国民间文化之乡”建设县市长论坛在虞城县召开.
       
    今年9月22日由星光国际传媒集团,北大星光集团,商丘市委、市政府,虞城县县委、县政府,湖南电广传媒,上影集团,小马奔腾,保利博纳联合主办的“花木兰”高峰论坛在北京长城宾馆举行,来自星光国际传媒集团、北大星光集团、北京大学、全国民协、湖南电广集团及有关新闻单位、影视单位的100多人参加了论坛。电影《花木兰》的片方代表星光国际董事长王吉吉、总裁刘沙白、电影发展总监张芙和虞城县县委书记张新、商丘日报社社长刘道明等参加了论坛,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苏镇、电影《花木兰》编剧张挺、新影联总经理高军、中国民协副秘书长赵铁信、星光国际总裁宋光成等就“花木兰文化内涵及现实意义”、“花木兰何以成为传奇”、“经典故事改编的继承与创新”、“经典题材电影市场的那个现状”、“影视作品对当地旅游业的推动作用”等论题发表演讲。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影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新京报、新浪网、东南卫视等20多家新闻单位到会报道。
       
    10月26日由省妇联、省旅游局、商丘市政府主办、虞城县政府承办的第五届国际木兰文化节举办……《花木兰》电影投资方北京星光国际传媒集团董事长王喆、总裁宋光成,以及《花木兰》电影导演马楚成和主演赵薇、房祖名、徐娇也应邀出席了开幕式。马楚成、赵薇、房祖名、徐娇四人愉快地接受了“中国木兰之乡”荣誉市民证书,并和虞城县1600多名中学生一起诵读了《木兰辞》。同时,剧组还向木兰故里捐赠《花木兰》电影道具,以表达对于花木兰的敬仰之情和对木兰故里的真诚祝福。10月26日,参加中国·商丘第五届国际木兰文化节开幕式之后,《花木兰》电影投资方北京星光国际传媒集团董事长王喆、总裁宋光成,《花木兰》电影导演马楚成以及主演赵薇、房祖名、徐娇来到虞城县营廓镇木兰祠进行祭拜瞻仰。祭拜仪式上,王喆、宋光成、马楚成、赵薇、房祖名、徐娇分别向巾帼英雄花木兰塑像上香祭拜。随后,《花木兰》剧组全体成员分别向木兰祠赠送木兰军牌,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木兰祠。赵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很荣幸能够饰演花木兰这一伟大女性的角色,并且有缘来到花木兰的故里虞城进行拜祭,感到非常高兴。希望木兰家乡的广大观众朋友能够喜欢、支持《花木兰》这部电影。房祖名告诉记者:“《花木兰》这部电影拍得很真实。通过拍摄电影,不仅提升了我的演技,也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商丘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更是从花木兰这位女英雄身上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希望这部电影能得到商丘人民的鼓励和支持。”
      
    11月26日20时,由香港著名导演马楚成执导,赵薇、陈坤、胡军、房祖名等影视明星联袂主演的电影巨制《花木兰》在木兰故里虞城县木兰大剧院首映, 比当晚在全球各大电影院线公映的时间提前4个小时,也打响了今年竞争激烈的贺岁档的第一炮。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德才,市人大副主任胡家印,市政府副市长史战芳,市政协副主席崔道山及北京星光国际传媒集团商务总监万军女士、上海东方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代表袁莹莹女士出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德才,虞城县县长何振岭等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首映式由副市长史战芳主持。
        
    电影《花木兰》由虞城县与北京星光国际传媒集团联合拍摄,该片一改好莱坞卡通式的手法,具有强烈的中国元素和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底蕴,续写了一部国人心中原汁原味的传奇故事,塑造了一个极具震撼力和感染力的巾帼英雄形象。首映式由商丘市人民政府、虞城县人民政府、北京星光国际传媒集团、上海东方影视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举办。
       
    木兰花开别样红,虞城举全县之力,强力提升和打造“木兰文化”。在虞城县及商丘市的其他地方,木兰精神更是深入人心。全国闻名的“木兰民兵班”是解放初期由虞城县稍岗乡赵庄村的11名姑娘组成的,虽然后来人员多次更换,但木兰精神却永在她们心中。她们担负着县境内陇海铁路安全的巡逻任务,几十年来,没发生过一次事故。木兰精神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更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虞城县以及周边市区,以木兰为名称的单位企业很多,以木兰为品牌的产品更是不计其数,虞城县知名的“河南木兰纺织集团公司”、“木兰食品有限公司”、“木兰筛板厂”、“木兰木业公司”、“木兰面粉厂”、“木兰服装厂”、“木兰大药店”等众多企业,不仅在全县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弘扬木兰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虞城“木兰传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1993年,虞城县为了重现木兰祠的历史旧貌,挽救这一历史古迹,筹措资金500万元在木兰祠的原址上重修了大殿和祠院,整修了元代和清代的两通石碑,使木兰祠的占地面积达到7000平方米,基本上再现了木兰祠的原貌。2006年4月,县财政又投入100多万元对木兰祠进行大规模维修,后来又建了由我国当代著名将军、作家、书画家为歌颂木兰精神而题赠的书法碑林,建了毛泽东主席书法作品《木兰诗》诗壁,并对景点周边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目前,木兰祠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政府首批挂牌的旅游景点之一。
        
    为了更好发掘和保存木兰文化,珍惜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虞城县委、县政府从1993年起就组织成立了“木兰文化研究会”,从木兰的生平、故里、精神内涵、社会影响、历史遗迹等多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现已出版《木兰文献大观》、《巾帼英雄花木兰》、《木兰文化节资料汇编》、《金菊园木兰特刊》等书籍,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规模。
        
     延伸木兰文化研究成果,让它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也是虞城县重点做好的工作之一。县政府协同河南省旅游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对外建筑总公司城市规划设计所等单位,共同研究开发木兰故里的旅游和文化资源,现已取得了如下成果:木兰故里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已被省旅游局批准、立项;1999年2月完成了《木兰故里旅游景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及评审;2001年6月《木兰故里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旅游区已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实施了道路、基本景点的建设及局部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为办好第五届木兰文化节县里投3000万修建了木兰文化公园,公园占地面积200亩,由上海同济大学设计院负责设计,主要景观包括由中央美院美术大师张大生教授设计制作的木兰文化景墙、木兰辞景观墙、历史文化景墙、木兰大型雕像等建筑。其中,中央看台位于文化广场的中部。木兰文化墙高3.05米位于看台背面,通过16幅木兰从军的浮雕再现木兰从军的故事。历史文化景墙位于文化广场东西向轴线两侧,通过四面景墙展示虞城历史名人和重要文化事件。投资100万元安装完成了60平方米室外彩色大屏幕。投资285多万元完成了木兰大剧院附属设施建设工程。投资200万元对木兰祠进行维修、绿化。投资4000余万元新建了四星级“木兰国际大酒店”。投资8100万元对城区道路和节会期间所经道路进行修整、绿化。
     
    县委、县政府将木兰文化不断做深做活,启动木兰祠修复系列工程,重现木兰祠的历史景观。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县里采取拿一点,号召全县人民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一点的办法,多方筹集资金300多万元,于1992年启动了木兰祠修复工程。在此后的10余年间,又陆续修建了木兰公园、木兰陵园及木兰碑林等。恢复重建后的木兰祠,是河南省人民政府首期挂牌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到此观瞻拜谒的海内外人士络绎不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原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等领导同志都先后亲临拜谒,并欣然命笔题字留念。
      
    近年来,虞城县紧紧抓住这一文化资源上的优势,通过举办“木兰文化节”、经贸洽谈会及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培育和唱响“木兰”文化品牌。2008年,作为加快该县公益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木兰大剧院的落成,进一步提升了该县文化发展水平,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在全县广泛开展了学木兰拳、木兰舞、木兰体操、木兰腰鼓等多种体育活动,组织成立了木兰盘鼓队、木兰秧歌队、木兰武术队等多种群众性体育文化组织。整理出版有关木兰文化的史料、传说、书画等书刊,保护和整理木兰文化。县木兰文化研究学会先后出版了《木兰文献大观》、《木兰节文化资料汇编》、《木兰书画集》等一百多万字的书籍,县老年协会编辑出版了以反映木兰文化为主的刊物《金菊园》,县文联编辑出版有文学刊物《木兰文学》。还在全县的重要场所塑木兰雕像、设形象标语等,使全县处处展现木兰形象,事事洋溢木兰精神。
        
    虞城县将 “木兰”这一文化品牌作为一种“软实力”,提高了虞城经济社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通过多种举措,使文化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让虞城这个农业大县开始有了脱胎换骨的大变化、大发展,“木兰文化”成为虞城区域经济发展的兴奋剂。
    
    “近年来,虞城县通过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加大对文化建设扶持力度,不断提升‘木兰文化’影响力,使得文化产业生机勃勃,文化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实现了县域经济与‘木兰文化’比翼齐飞。”虞城县县长何振岭说。据了解,虞城县已经利用木兰这个响亮的品牌,注册了600多个以“木兰”命名的品种和企业,如木兰纺织集团、木兰食品、木兰牌红富士等等。特色文化品牌增添了招商引资的魅力。不少投资商说:“我们就是看中了‘木兰故里’这个品牌才来虞城投资的,这里不仅区位优势好,而且文化底蕴深厚。”近几年,虞城利用“花木兰故里”、“中国木兰之乡”等文化品牌招商引资100多亿元。今年前9个月,该县共落地3000万元以上项目28个,其中3亿元以上项目2个;直接利用境外资金760万美元。确立了“壮大规模、培育龙头、打造名牌、发展集群”的发展思路,对民营经济放手、放开、放胆发展,形成了虞城县工业集聚区、私营个体经济开发区、稍岗钢卷尺特色工业基地和站集纺织工业带等4个规模较大的工业集聚区,产生了以棉纺织、钢卷尺、速冻食品、肠衣等为主的4个产业集群。如今,以科迪集团、阿姆斯果汁有限公司、木兰食品公司、双洋食品公司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业的迅速崛起,已上升为工业经济的第一支柱,成为领跑全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以“木兰”命名有的600多个,如木兰纺织集团、木兰食品、木兰电器、木兰牌红富士等。“木兰文化”已经成为虞城区域经济发展的兴奋剂。特色的文化品牌大大提高了虞城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树起了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增添了招商引资的巨大魅力,国内外客商纷至沓来。近几年,虞城利用“中国木兰之乡”这个品牌招商引资100多亿元。
         
    虞城县连续举办了5届木兰文化节及经贸洽谈会,木兰文化节已经成为商丘市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更是虞城县的一件大事。通过积极申报,国家邮政局于2000年发行《木兰从军》特种纪念邮票,同年4月份,国家邮政局在商丘市举行了隆重的木兰邮票首发仪式,还在《人民日报》上刊发五六个版的宣传广告。第五届节会期间,我市共签约投资项目102个,签约资金55.7亿元,其中落地虞城项目86个、签约资金46.7亿元。
          
    木兰文化已成为推介商丘的一张靓丽名片,随着她的影响力的不断走向世界,将绽放出更加璀璨耀眼的光彩。
 
    阅读链接
 
    【人物】
      
    据说花木兰是北魏人,北方人喜欢练武。花木兰的父亲以前是一位军人,从小就把木兰当男孩来培养。木兰十来岁时,他就常带木兰到村外小河边练武,骑马、射箭、舞刀、使棒。空余时间,木兰还喜欢看父亲的旧兵书。
        
    北魏经过孝文帝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但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哪能上战场呢?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于是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12年的军队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木兰又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但是花木兰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12年后胜利还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想请她做大官,不过被花木兰拒绝了。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淳朴。1998年,迪斯尼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了动画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

    【年代】
        
    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又作《木兰诗》)(约作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中经隋唐文人润色)的描述,对于花木兰的历史年代问题:
        
    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民间说。
 
    第一种说法是:
       
    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战,木兰多次参与了北魏出击大漠、兵伐柔然的战争,且表现突出,但却无人发现她是女子。战争结束后,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被她婉言拒绝。
 
    第二种说法是:
        
    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多载,屡建功勋。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首北朝民歌的绝唱,这是一篇由宋代郭茂倩编的长篇叙事诗歌,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木兰辞》是公认的北朝民歌,和隋朝缺乏密切的关系,这种隋朝末年的说法却与全文多处有冲突,但是不知道为何会流传这种说法。)
 
    【故里】
       
    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无确载,因此,木兰之争历代有之。最早言及木兰籍贯的是东晋末、南北朝初的何承天,他在《姓苑》一书中言木兰任城人。他认为木兰姓木,乃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子贡)之后。端木氏曾因避仇而改姓木。子贡原籍鲁国,即今曲阜一带,东晋南北朝时,曲阜曾属任城郡,所以何承天称木兰是任城人,不过此说学术界并不认可。当前争议最激烈的有安徽亳州、河南虞城、湖北黄陂、陕西延安四个地方。
       
    虞城县营廓镇是木兰故里,有花木兰祠为证。在京九铁路线上,有个虞城木兰站,不远处即为花木兰祠,是隋朝木兰故居所在地。祠始建于唐代,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各院落,共有百余间。大门过道内,塑有花木兰的高大战马;大殿内,塑有花木兰戎装出征像和两侧侍卫;后楼塑有花木兰少女像、全家合欢像;祠殿内外,有历代官吏、名人赞美花木兰的撰文、题诗、书画等碑刻十余通。如唐代杜牧诗:“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佛云堆上祝明妃”。可惜,原祠毁于1943年一场战火,近年重修,尚有元代、清代祠碑保存完好。2007年5月22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作出决定,命名虞城县为“中国木兰之乡”,并同意虞城县挂牌成立“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这意味着,木兰故乡在虞城已经获得权威机构的最终认可和确定。 (原标题:木兰文化昭天下)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2009年12月23日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0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