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三门峡 >> 新闻资讯 >> 浏览三门峡

“民居活化石”地坑院:豫西仍有数万人住在地下

2016/8/22 10:24:50 点击数: 【字体:


    63岁的李贵良老人注意到,自己住了一辈子的地坑院正迎来越来越多好奇的游客。不在地面盖房子,而是向地下挖坑筑窑洞,当地祖祖辈辈习以为常的居住方式成了外人眼里的奇观。

    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的农村,散落着数以万计的奇特民居——地坑院。初到此地的人往往摸不着头脑,明明听见人言笑语、鸡鸣畜叫,也看见树木葱茏,却看不到村舍房屋,直到走近向下俯瞰,一个藏在地下的鲜活世界才出现在眼前。

    “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陕州区张汴乡曲村的李贵良说,这就是地坑院的真实写照。

    李贵良家的地坑院有90多年历史,经过多次修葺,现在仍完好无损。院子方方正正,中间空地上的一架葡萄和梨树十分繁茂,四面共掏了12孔窑洞,俨然一座地下四合院。

     据官方调查,陕州区现存地坑院1万余座,约一半仍有人居住,年代最久的已在里面生活过七代人。从空中俯瞰,星罗棋布的地坑院像开在地面上的一扇扇窗户,夜晚,灯光隐约从院内透出来,构成一幅美妙的地下风景图。

     “这是人类居住文明的活化石,在世界上绝无仅有。”长期从事相关研究的陕州地坑院管理处办公室主任白良旭介绍说,这种民居可追溯至4000多年前,是人类穴居历史的延续和发展。

    南宋时期一本游记记载了豫西地区的地坑院,称“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窑洞内“系牛马,置碾磨,积粟凿井”。当时,地坑院作为民居在豫西已十分普遍。2005年,三门峡市文物部门还发掘出一座结构独特的汉墓,形制和如今的地坑院一模一样。

    “除了延续古代遗风,村民住地坑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穷。”原陕县(今陕州区)文化馆馆长尚根荣说,在地面盖房子需要大量砖瓦和木材,而修筑地坑院靠出苦力气挖土,用到的建筑材料很少。

    陕州区所在的豫西黄土高原地带,森林资源稀缺,也缺乏烧制砖瓦的煤炭,建造砖瓦结构的房屋成本很高。而当地土质结构紧密、直立性强,特别适合开凿窑洞,靠崖的地方可以直接凿,小平原上的居民只能向下挖坑。

    “地坑院冬暖夏凉,住着安静,还能防震,住得时间长了我都不想上去。”李贵良说,他的儿子嫌地下潮,前几年在地面盖了几间房子,可他一直不愿搬出去。

    白良旭表示,地坑院的构造和科学性超乎外界想象。

    虽然住在坑里,但不用担心排水问题。院子顶部四周筑有1米高的栏马墙,防止地面雨水流下,院内挖有葫芦形的水窖,既能装水又不影响日常生活,雨天储存的水还可以喂牲口。

    丰收季节搬运粮食也不是难事。李贵良家放粮仓的那孔窑洞顶部,凿有一个通向地面的圆洞,平时密封着,当粮食在地面晒干后,直接顺着洞漏进粮仓。他说,比住在地方还方便。

    然而很多年轻人并不这样认为。出入不便、采光不好、电视和手机信号差,都是他们嫌弃地坑院的理由。随着收入提高,年轻人更喜欢在地面盖房,条件好的直接在市区买房,坚守地坑院的大多是老人。即使在地坑院分布集中的几个村庄,也可以看到地面上三五成群的房屋。

    “现存的1万余座地坑院,有四分之一处于废弃状态。”白良旭说,有人居住的地坑院可以留存几百年,而一旦无人居住,地坑院就会迅速坍塌,目前陕州区仍有数万人住在地下,“没有人住就丧失文化价值了。”

    近年来,当地政府逐渐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并提供资金补贴对地坑院进行维修保护,还在其中几个村庄进行旅游开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新华社
0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