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三门峡 >> 历史传说 >> 红色革命故事 >> 浏览三门峡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中流砥柱显峥嵘 ——记豫西二分区、二地委、二专署的抗日活动

2013/5/28 15:23:51 点击数: 【字体:


    1944年春,日军决定发动豫湘桂战役。4月18日,日军纠集其华北方面军97600余人,向河南正面战场发动进攻。至5月9日,日军相继攻陷郑州、许昌、漯河等地,继而新安、渑池、洛宁、陕县、卢氏、灵宝、洛阳等地相继沦陷。
    
    5月1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向河南发展的方针的指示》。7月25日,中共中央向北方局、华中局和山东分局发布了向河南敌后进军的命令。9月初,皮定钧、徐子荣率领太行军区3团、35团共1700人组成豫西抗日先遣支队,进入豫西嵩山地区。11月6日,刘聚奎率领太岳军区18团、59团共1500余人组成豫西抗日第二支队渡过黄河,深入洛阳以西新安至渑池间陇海铁路南北地区发动群众,团结抗日。12月下旬,河南区党委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刘子久,率领干部队和晋绥第六支队一部抵达豫西,与第二支队会合。
    
    1945年1月2日至6日,洛宁李桂吾、贺澍三和渑池上官子平3支地方抗日武装,在陕县观音堂、宫前一带与顽军乔明礼部和张广居部激战。李桂吾、贺澍三、上官子平向八路军求援。刘子久、韩钧、刘聚奎、贺崇升率领二支队18团、59团和六支队,向头峪、宫前一带顽军进击。张广居部被歼,乔明礼部向西南逃窜。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八路军解放了新安、渑池、陕县、洛宁等县大部地区,解放人口100余万,收编地方武装4000余人(枪),打开了洛阳以西的抗日局面。
    
    1月中旬,刘子久在渑池县南南庄主持会议,决定成立豫西二地委、二分区、二专署。刘聚奎任地委书记兼分区政委,韩钧任军分区司令员,贺澍三任专署专员。二分区辖渑池、陕县、新安、宜阳、洛宁、孟津6县,驻渑池西村一带。二分区下辖各县相继建立了县委、县政府和县大队。渑池、陕县、新安、洛宁等县先后建立了一批区级党委,对辖区地方武装进行了统一改编,渑池上官子平部编为分区独7旅,洛宁李桂吾部编为分区独8旅。2月下旬,豫西二地委决定将随营学校改为豫西公学,地点设在渑池杨村、南段村一带。该校培训学员3期,达1 000余人,学员毕业后被分配到地方和部队担任基层领导。
    
    为了广泛发动群众,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渑池和陕县县委、县政府派出一批干部,到各村宣传发动,建立农民协会组织,逐步开展合理负担、减租减息和倒地运动,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根据地内征收出入口税,扩大财源,增加收入。
   
    5月26日,趁二分区主力外出作战之机,上官子平率部在渑池县12处同时叛乱,捕杀共产党员。渑池县委书记王舟平、副县长张君英、独7旅参谋长白云等42位同志壮烈牺牲。28日、29日,陕县警卫中队队长周子涛、陕渑独立大队队长史汉三相继叛乱,陕县党政干部牺牲32人,县、区政权遭破坏。6月26日至7月3日,独8旅旅长郭连杰、团长赵连治也先后叛乱。上述叛乱,史称“豫西事变”。事变发生后,二分区迅速从宜北、洛宁调回部队主力进行平叛。经过洛宁的刀环寨、渑池的李庄寨和陕县的观音堂3次战斗,平息了叛乱,稳定了局势。日军投降后,为了和平解决国内问题,中央决定放弃包括豫西在内的8个解放区。豫西二分区干部战士北渡黄河,撤至太岳军区。
    
    豫西抗日根据地崛起中原,建立了包括二分区在内的6个分区,抗击和牵制了日伪军大批兵力,沟通了陕北、华北与华中的联系,有效地配合了全国抗战,为夺取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三门峡市档案信息网 2012-9-20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马跑泉事件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