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历史传说 >> 传说赏析 >> 浏览平顶山

黄发垂髫信放声——关于童谣的记忆

2013/10/12 9:45:20 点击数: 【字体:

 
    在搜集和整理方言口语的过程中,有许多童年时一些很有童心童趣的语言总会跳跃在笔下,于是便把它们搜集起来,予以整理。这些语言,大抵是儿童没有经过思想的加工,信口说出来的。明杨慎《丹铅总录》有曰“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此说法十分之精辟。它们有儿歌的意蕴,但推敲起来又与儿歌的定义相去甚远。但为了记述之便,姑且还是称之为童谣。

    我国古代称儿歌为童谣或童子谣、孺子歌、小儿语、小瑟等等,《左传》中有“卜偃引童谣”的记载。它原属民间文学,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儿歌才成为儿童文学的重要样式之一。“儿歌”这一名称在我国的正式使用,是“五四”以后歌谣运动大发展时期。儿歌一般比较短小,句式多样,富有变化,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易念易记易传。表现手法有拟人、反复、重叠、对答、排叙、比喻、夸张、联想等。

    还有一种说法,把儿歌分为了两大类,即游戏儿歌和教诲儿歌。但从搜集到的这些来看,完全没有教诲的属性,与游戏的分类也只是有些接近。如果将他们看做以娱乐和生活为主的儿歌,还比较吻合,它们的最大特点是简单易懂,琅琅上口,贴近生活,童趣盎然。

    这些语言大都流传于儿童之间,往往使用在一些发生的情状当中,就是说使用这些语言的时候,往往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之下,离开那个特定的情状便几乎失去了语言的本来意义。这些语言虽然年代已经比较久远,但是时代的印记非常明显,有些语言即使现在也依然能够依稀明白它的意思和意境。

    将归类的问题予以搁置,把它们无序地辑于一起,留给读者,留给社会,也是对一方本土文化的一个传承,因为童谣本身也是值得重视而且应该加以研究的文化遗产,这些语言不但会使许多人回忆起曾经的童年时光,也清晰而生动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民俗文化记忆。

    □  豌豆秧(rāng),绿豆秧(rāng),兔子蹣(mān)蹣我还长。

    儿童生性好动,互相之间多有纠纷甚或打斗,常常因为极小的利益不断调整自己小集团或小派别的范围,也不乏有大年龄孩子对小年龄孩子的恫吓。倘有小的孩子正蹲在那里,大的孩子便会冷不丁地抬起一条腿从小孩子头上绕过去,这在本土有种说法叫做“蹣”,意思是从此那个小孩子的个子就不会再长高了。这时候小孩子便用如上的语言对大孩子予以还击,并且还巧骂大孩子是兔子。

    □  提你名儿了,划你道儿了,老鳖砍(戴上)你帽儿了?

    儿童之间的争执是不断发生的,无休无止,他们之间小集团和小联盟的范围也随着利益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当一方因某件事情怀疑对方是在说自己的时候,便据理力争,甚至反问“你为什么说我?”对方却抛出如上言辞激烈的话给予回击,“我说你了吗,我提你的名字了吗?”无论是真是假都表明不是说另一方,不但有几分蔑视在里面,而且也很有外交语言的味道。

    □  鞋带儿开了,鼻子歪了。

    如果看到谁的鞋带儿开了,便会用如上的语言给予提醒,指向也相当明确,也很有几分趣味和诙谐。

    □  戴歪帽儿,狗材料儿。

    这是看到谁的帽子没有戴正的时候给予的提醒,但是又巧妙地骂了对方。

    □  叮叮咣咣,抹油香香,粗米细米,放屁是你。

    如果小伙伴中有谁放了屁,便被众多伙伴追问到底是谁,于是便用如上的话让对方予以承认。说这段话的时候还往往用手指先指向自己,再指向对方,交替指向,而且还要有节奏感,最后的“你”字一定要落到对方,那他便罪责难逃。如果弄不好先从对方说起,那自己便要倒霉了,等于自己承认了。至于这句话中的前三句到底是什么意思,就是到现在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  啥啥屁麻渣,崩你一嘴稀bīa bīa。

    如果对对方的话没有听清,一个劲儿地问“你说哩啥?”对方往往用如上的话给予回复,不但显得极不耐烦,还被巧骂了一通。

    □  山里猴儿,不敢引头儿。

    这是在儿童之间应用比较广泛的一句话。如果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便有人跟着学或跟着做,对方便会用这句话给予回复。

    □  见挝(zhūa)就挝,屙屎掉牙。  

    这句话的意思和上句大致相同。

    □  见见面儿,披一半儿。

    看到对方拿的东西很想去要,便说出这样的话。意思是“既然我们见面了,你就分给我一半吧。”这句话也成为成年人见面的客套话,很显风趣与幽默。

    □  当一牌儿,不吃不吃打搅掺儿。

    如果见到对方在做游戏或作什么事情,也想加入其中,便说出如上的话。后半句是放的狠话,意思是说如果你不同意,那我就要从中捣乱了(即打搅掺儿)。“吃”在这里有“让参与”的意思。

    □  芝麻芝麻耩地,我吃芝麻你吃屁。

    如果你发现有谁冷不丁地一下子被抱住了腰,你又一时挣不脱,就一边走,一边叫着上面的话,企图甩开他。把两个人一起踢踢踏踏地走路比喻为“耩地”,也很生动,而且还要让对方在身后闻到臭气,以此作为反击。

    □  哟哟咱不管,蛤蟆圪蚪(青蛙)儿咬住眼。

    这是见到对方做错了什么事情,或者有什么事情做不了的时候,幸灾乐祸的一种语言表述。儿童之间没有原则的恩怨,而童心童趣是最主要的,这完全是天性使然。

    □  坷垃儿坷垃儿应,砸住小秃儿不要命。

    在相互之间发生争斗时,一方往往拿起小小的土块儿或其他什么不至于伤着对方的东西砸向对方,砸的同时还有节拍地说着如上的话,以显示自己是否砸得准。

    □  出着日头下着雨,老婆儿打架儿不论理。

    如果在夏天遇到一边出着太阳一边下雨的天气,便成群结伙地在雨中高声呼叫,似乎在让老天给与评判:你出着太阳为什么还要下雨呢,还有什么道理吗?

    □  下大了,麦罢了,谷子蜀黍长大了。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叶县史蕴》 2012-11-06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揭秘昆阳之战 王莽的"人兽联军"(图)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