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南阳 >> 历史传说 >> 传说赏析 >> 浏览南阳

中华曾氏:一门四相的“曾半朝”传奇

2013/5/30 15:24:27 点击数: 【字体:

  
    中华姓氏中,曾氏可谓显赫一族,其一门四相的“曾半朝”传奇,更是被誉为千古美谈。

  “鄫”字,去“耳”留“曾”,得姓始祖太子巫

  曾姓是个古老的姓氏,它远出于夏禹。

  说它古老,在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专著《世本》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说:曾氏,系出姒姓,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也就是今天的山东苍山县西北。之后,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时的鲁襄公六年,被莒国所灭,其太子巫便逃到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于是他的后裔就以国为氏并去掉邑字,成为曾氏。

  那么,要追溯曾氏,夏禹就应该是不得不说的一个人物。

  那时候,夏禹的儿子启已继承了王位,并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当时,其子太康荒于政事,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便趁机消灭了夏朝,但不久,后羿有个亲信名叫寒浞,寒浞趁机反叛杀了后羿,接着又杀了掉了仲康之子相。

  不过,仲康之子相被杀时,他的妻子已有身孕,后来她生下一子,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少康。

  少康长大后,广施恩泽,得到了同姓部落有穷氏的鼎力支持,灭掉了寒浞,恢复了夏朝统治,史称“少康中兴”。

  少康中兴夏室以后,为了加快民族融合,促进社会化大生产,加强中央集权制统治,于是少康就分封族人到各地治理。少康的小儿子曲烈就被分封到了一个叫鄫的地方,建立鄫国,又作缯。

  当时,鄫国是申国的盟国,而申国就在现在的河南南阳市以北,它北边的方城县有缯关,而这里被专家们认定就是姒姓鄫国的故墟,也就是曲烈的最初封地。

  到了商朝初时,鄫国北迁到现在新郑与新密之间一带。周武王灭商后封为鄫子爵,移封到今山东苍山县西北鄫城。

  由于当时的鄫国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常常被莒、邾和鲁国欺凌。为了改善和扭转这种局面,鄫便和当时较为强大的鲁国建立了姻亲关系。后来,莒、邾又来欺负鄫国,国君时泰就请求鲁国保护,并甘愿当鲁国的附庸国。

  其实在这之前,鲁僖公之女就嫁给鄫君时泰,并生下了公子巫。可是不久,时泰又娶了莒女,并且又生个儿子,生儿子后他们还想把他立为嗣,这就危及到了巫的地位。而且,鄫国靠近鲁国的行为,自然引起了莒国的强烈不满。于是,同年十月,莒国联合邾国攻伐鄫国,而鲁国就派大夫藏纥出兵救鄫,结果吃了败仗。次年,鄫人参加了由包括晋、莒、邾等国在内的抗击楚国的联盟会,才使得鄫国得以暂时的喘息机会。

  但好景不长,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567年,鄫国自恃有鲁国撑腰,而怠慢莒国,莒国就伺机抓住鲁国疏于扶持鄫国的空挡,举兵一举灭掉了鄫国。

  鄫国灭亡后,包括太子巫在内的臣民,逃往鲁国居住下来,为表示背井离乡,不忘先祖的情结,他们遂将鄫国的“鄫”字去掉耳朵旁,以表示离开故土之意,并把“曾”作为自己的姓氏,于是便有了曾姓。从此,太子巫便被认为是曾姓的得姓始祖。

  曾姓远出于夏禹,但在商周时千余年间,一直处于被人统治甚至被人欺凌的状态下,太子巫四传至曾参,曾参为孔子弟子,被后世尊称为“宗圣”,这才算是出人头地。曾氏家族视曾参为荣,所以,几乎所有的曾姓家谱中都把曾参作为自己的一始祖。

 繁衍兴盛龙山曾氏一门出四相

  太子巫传曾参之后,曾氏族人历经多代,一直未出山东,从曾参到第十四代曾琰,其死后均葬于济宁嘉祥县南武山。

  西汉末年时,有一个叫鄫据的,因治朝有功,加封关内侯。后王莽毒死平帝,自称皇帝后,曾据对其所作所为极度不满而“耻事新莽”,于是,就率宗族千余人由山东渡江南迁江西,并在庐陵一带开疆扩土繁衍生息。然后,又以此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播迁,尤其在广东和福建等地,成了他们向外发展的主要目标,这就使得曾姓成了南方各地的巨姓大族。

  到了唐末,黄巢起义,北方开始战火连天,很多中原人南迁,这时候,河南固始的曾延世率族人随王潮、王审知兄弟进入福建,并定居在泉州城西的龙头山一代,成为了曾氏龙山派始祖。

  也就是这一门曾姓族系,到了宋代时,一门出了四个宰相,被誉为“曾半朝”的美誉。

  据《晋江新志》记载:“曾家相业,旧志列传三十一人,占四分之一。”曾延世八世裔孙曾会,为瑞宗二年进士,仁宗时以集贤殿校理知明州;曾会之子曾公亮,为天圣二年进士,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管至枢密使、昭文大学士,封鲁国公;曾公亮长子曾孝宽,吏部尚书,卒后赠右光禄大夫;曾公亮季子曾孝纯,以恩荫仕为殿中丞,太常丞;曾公亮从子曾孝广官至户部尚书。

  后来,曾孝广的弟弟曾孝蕴,任天章阁侍从制;曾孝宽孙曾慥,初为尚书郎,后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曾公亮四世从孙曾从龙,状元及第,官至枢密使、参知政事;曾从龙弟弟曾用虎,在兴化军做官,首创城堤,修建太平废陂,人称“增公陂”……

  那时候的龙山曾氏,真可谓显赫耀眼。

  后来,曾氏播迁中,江西的曾氏继续迁徙广东、湖南。曾晖徙居广州,成为了曾氏入粤始祖。同时,移居福建、广东的曾氏也开始再次迁徙到江苏、四川等地。
  如今,香港的曾氏起源于什么时候已无从知道,但曾氏大围屋却铁一般地证明了曾氏在清代的辉煌。

  那时候,嘉应州长乐县(今广东五华县)有个叫曾贯万的人,自幼家贫,道光三年,16岁的他得知新安沿海一带商业活动频繁,就与兄长辉贤来港谋生。到了贯万的壮年时,正值香港开埠初期,也是采石业的黄金时代,于是他大胆果断,把多年的积蓄投资创办了三利石厂,同时兼营贩卖淡水给船户,获利颇丰,并在沙田建造了大围屋。

  而大围屋也从此就成了香港曾氏的显赫象征。

  再说台湾的曾姓,据记载,早在明朝末年便有曾姓人迁居台湾。那时候,漳州府海澄人曾振旸,于明朝崇祯十五年就到台湾开垦了。清朝时,曾姓人开始大举移居台湾。他们中以福建、广东的居多,主要分布在新竹、南投、台南等地。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多,便出现了以曾姓命名的自然村。如台湾彰化县秀水乡有曾厝村,田尾乡有南曾村、北曾村等。

  18世纪之后,曾姓族人已开始向世界各地播迁,且移居异国他乡的曾姓族人已不在少数。移居的地点大多在南洋,如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泰国、柬埔寨、缅甸、越南等都有增姓族人定居。如今,除上述之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曾新族人的足迹。

    名人先贤肇造曾氏文化

  曾姓的名人灿若群星,曾氏的先贤仁德厚重。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中新网河南新闻 2011-11-25 作者:李朝栋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